第147章
嘴太碎,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柳茵茵不是很在意那些闲言碎语,只要不当着她的面讲,她就无所谓。
姜翠花看闺女一脸淡定的样子,忍不住问:“顾成没跟你说啥时候回来啊?”
她不认为女婿会是那种胡来的人。
但......闲话听多了,姜翠花心里不免有些不安。
柳茵茵正牵着顾炎炎走路,小家伙都已经会自己走路了,只是有些不稳。
跌跌撞撞的,一不小心就会一屁股摔坐在地上。
柳茵茵扶了一把顾炎炎,只说:“娘,您就放心吧,他会回来的。”
“也是。”老婆儿子都在这里呢,姜翠花也觉得顾成不大可能舍得丢下他们,感叹道,“等他回来,炎炎都能走路了。”
不止如此,小家伙连爸爸妈妈都会喊了。
小孩子长得快,一个月不见,变化是很大的。
“娘,黄家那边怎么样了,松口了没有?”柳茵茵转移话题道。
这半个月,因为柳明远的事情,姜翠花忙得跟陀螺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黄癞子家并没有应下给闺女相看人家的事情。
黄癞子说,闺女还小,暂时不着急嫁人。
在乡下,十八岁其实不小了,做父母的不可能不着急。
但,婚姻大事肯定不能过于草率。
要一开始就点头答应,那才真的奇怪呢。
怎么滴,也得先打听打听男方的家庭情况再说。
而且,作为女方,肯定得矜持一点。
姜翠花也不是第一次给儿子相看媳妇了。
故而,第一次拒绝后,姜翠花并没有放弃,时隔几天,又麻烦李春芳走了一趟。
第二次,黄癞子稍稍松了口,没说答应,但也没拒绝,只说要看看闺女的意思。
李春芳立马就懂了,虽然没有挑明,但黄癞子肯定是打听过柳家情况的,并且,对柳家不是不中意。
事实证明,李春芳料想的没错。
这小半个月里,李春芳往双溪村跑了两三趟,黄家终于点头了。
既然两家都看对眼了,两人的婚事就提上了日程。
速度如此之快,柳茵茵惊讶之余,也明白这个年代的民俗就这样,不结婚就是耍流氓。
谈久了反而会招人说闲话。
小儿子的婚事有着落了,这一阵子,姜翠花心情好得很。
“婚期就定在十二月初六。”姜翠花笑眯眯道。
第128章 婚事
“这么快?”柳茵茵微微愣了下。
从认识到婚期,前后也不过就一个月的时间。
姜翠花可不觉得有啥问题:“快啥,这个时候农闲,正好有时间操办结婚的事情。”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了,新年之前,把新媳妇娶进门,多喜庆啊。
姜翠花想想就高兴:“对了,托你买的东西,你买了没有。”
两家的聘礼都已经谈好了,黄癞子要了八十八块钱彩礼,两斤肉,两斤喜糖,还有一套新衣服。
至于嫁妆,乡下人家嫁闺女,一般都会做一床新被子,打几件家具,当作闺女的嫁妆。
不过,也有些心狠的父母,什么嫁妆都不给的也有。
姜翠花倒不是很在意这个,对方给多少嫁妆,都算女方的东西,她一个当婆婆的,不至于会贪图儿媳妇的东西。
按照乡下的规矩,这样的聘礼,算是高的了。
主要是新衣服比较难得,买布料要票。
但姜翠花想到闺女家有瑕疵布,就应下了这个要求。
除了衣服,还有肉跟喜糖。
家里有咸肉,只是,昨天柳来福夫妇俩去黄家谈论婚事的时候,已经送了两斤咸肉跟五斤白面。
结婚是大喜事,还是买新鲜的猪肉给女方更好。
一辈子就结一次婚,该花的钱还是得花。
柳茵茵莞尔,这段时间,她不是在家带孩子,就是上山挖野菜,根本没时间去县城。
不过,买肉买喜糖的事不着急,还有半个月呢。
柳茵茵想了下,说:“明天我就去一趟县城,买喜糖。”
好久没去县城了,说起来,职工大院那边的房子也得过去瞅一瞅,里边还有上千斤粮食呢。
猪肉暂时不用买。
而且。
“顾成要是回来,我就把家里的那头猪杀了,省得买猪肉了。”柳茵茵说。
家里的两头猪,有一头前几天已经上交给集体了。
另外一头,还在猪圈养着。
快过年了,也该杀年猪了。
柳茵茵养的两头猪,每头都很肥,有两百多将近三百斤呢。
上交给集体的那头要小一点,上回称量的时候,都有两百七十四斤。
猪圈养着的另一头猪还要大点,再养半个月,估计能长到三百斤,一时间,惊呆了众人。
那两天,村里不少人都上门来问柳茵茵,问她是怎么养猪的,怎么就能把猪养得这么肥。
寻常人家,能把猪养到两百斤就算不错了。
柳茵茵养的猪,每一只都膘肥体壮的,比别人家的猪胖了将近一百斤!这一百斤猪肉得多卖多少钱啊!
柳茵茵汗颜,她哪里知道怎么养猪啊,也就平时隔三差五给两只猪开开小灶,猪吃饱了,自然会长肉。
偶尔还会煮些粮食,像豆子,红薯藤,还有玉米之类的粗粮。
<a href="https:///tags_nan/wenxinwen.html"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