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没办法,便宜啊,饥荒年,只要有口东西吃就行,至于好不好吃,那都不重要。
柳茵茵后面断断续续的也去过几次县城,帮柳家买了一百来斤的玉米面。
加在一起,柳家现在差不多囤了一千六百斤的粮食。
村里食堂不可能一点口粮都没有,所以,这么多粮食,足够柳家支撑一两年了。
囤了这么多粮食,姜翠花彻底安心了,就是这么一来,家里是彻底没钱了。
她就跟柳茵茵说:“以后别再给我带粮食,家里现在连十块钱都掏不出来,没钱买粮食了。”
柳茵茵还想劝她:“娘,多囤一些粮食不是更保险嘛,你要没钱,我可以先借给你。”
其实,柳茵茵后面给姜翠花带的粮食,都是她从系统偷渡的。
因为,李大娘那边的粮食又又又涨价了!
现在都七月份了,就算老天爷马上下雨,地里的庄稼也救不回来了,减产是必然的,秋收要能有往年一半的粮食都是老天爷开了眼了。
李大娘那边,红薯干现在都要两毛钱一斤了。
柳茵茵嫌贵,就直接从系统买粮食了。
反正一次也不买多,花不了多少钱。
姜翠花连忙拒绝:“可别,你家的钱都是女婿赚的,要借给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还上,还是算了吧。”
借钱伤感情,女婿那边也有家人,姜翠花不想因为这个让小两口闹不愉快。
反正家里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到明年秋收了,省着点还能继续撑个一年半载。
况且,姜翠花也不认为明年的天气还会跟今年一样。
要真那样,家里这么多粮食都不够,只能等死了。
柳茵茵是劝不了她了。
给顾炎炎洗了澡,柳茵茵把他放在小推车上坐着。
小家伙现在会到处爬,不能再随意把他放在小床上玩了。
小床上的围栏不高,就怕他会不小心爬出来摔倒。
柳茵茵打了两个鸡蛋蒸鸡蛋羹。
顾炎炎现在能吃很多东西了,水果泥,鸡蛋羹,大米粥,蔬菜肉沫粥,面条啥的都能吃了。
而且,小家伙一点不挑食,给啥都能吃。
现在都是辅食为主,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喝上一回奶就行了。
鸡蛋羹蒸好放凉,柳茵茵在上面淋上几滴核桃油。
拿了小勺子端给顾炎炎吃。
顾炎炎看到柳茵茵端着鸡蛋羹过来,激动地扭了扭小屁股,连“ma......ma”都喊出来了。
柳茵茵哭笑不得,把鸡蛋羹放在推车上,试了试温度,确定不会烫到顾炎炎,才把小勺子给他。
小家伙胖乎乎的小手立马紧紧抓住勺子,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勺子鸡蛋羹往嘴里送......
动作有点笨拙,但小家伙确确实实能自己吃饭了。
咬着小小的勺子,三两口就吃完一口鸡蛋羹,小手握紧勺子继续舀鸡蛋羹......
一勺接一勺,吃得一脸满足。
柳茵茵就在一旁看着他,时不时帮他擦一下糊到脸上的蛋羹。
一碗鸡蛋羹吃了大半个小时,末了,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角,小模样可爱得不行。
晚上,柳茵茵做了一道凉拌秋葵,一道韭菜炒鸡蛋,用砂锅蒸了一锅白米饭。
天热,柳茵茵都不爱做饭了,多是吃的凉拌菜。
要不是在食堂打的饭菜越来越少了,她会做的更简单。
因为干旱,地里庄稼长势不好,食堂的伙食水平一降再降。
最近,柳茵茵每顿的口粮只有一个野菜窝窝头,一碗红薯干煮的粥,连青菜都只有一样,量还不多。
没办法,地里要没收成,菜也得晒干了囤着,留着以后慢慢吃,总得为将来做打算。
不仅如此,野菜窝窝头做的也跟之前不一样了。
以前,野菜窝窝头是三分野菜,七分玉米面。
现在反过来了,三分玉米面,七分野菜。
说真的,味道不怎么好,野菜再怎么好,味道都比家里种的青菜要差些。
而且,这种时候,村民们挖野菜也不挑了, 老的,口感不好的,只要是能吃的,通通都不放过。
第80章 果园
导致野菜窝窝头吃起来微微发苦,还剌嗓子。
中午的野菜窝窝头,柳茵茵都是硬着头皮吃下去的,没办法,再怎么说也是粮食,不能浪费了。
晚上的顾成会吃,这男人吃着没什么反应,跟顾炎炎一样,有啥吃啥,不挑。
顾成今天回来的有点晚,钢铁厂最近有点忙。
柳茵茵明天开始放假,倒是闲下来了。
吃饭的时候,顾成对她说:“明天带你们去隔壁县城摘果子。”
今天是礼拜六,明天礼拜天他刚好休息,能带娘俩出去玩一天。
柳茵茵闻言高兴的不行,连忙问他:“远不远?咱要怎么去啊?”
柳家村隶属于新安县,隔壁县城,叫崇阳县。
听着像是不远,但柳茵茵长这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新安县,隔壁县城听都没听人说过。
不止她,村里其他人,也都没去过。
这时候虽然有汽车,但乡下人哪里舍得花钱坐汽车啊,说实话,村里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没走出过县城。
顾成说:“不远,骑自行车差不多两个小时就能到,咱明天早点出发,七八点钟就能到那。”
<a href="https:///tags_nan/wenxinwen.html"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