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院墙脚下还种了好几株南瓜。
  剩下的一半地,柳茵茵还是种的红薯。
  姜翠花见状,忍不住跟闺女嘀咕道:“你种这么多红薯干啥,要想吃红薯在我那里拿就是,你青菜就种这么一点菜够吃吗?”
  反正村里其他人自留地都是种的青菜,到时候还得晒菜干留着冬天吃,不然冬天没菜吃。
  “我就一个人,够吃了。”柳茵茵有系统,可不担心没菜吃,种菜也是种给外人看的。
  “而且红薯产量高,我今年也没啥口粮,不得多种点红薯啊。”
  姜翠花闻言感叹道:“你说你......也不能光吃红薯啊。”
  她心里气她闺女可怜,好端端一个姑娘,日子咋就过成这样呢?
  柳茵茵一点都不在意,嘻嘻哈哈道:“是不能光吃红薯,对了娘,我还想养几只小鸡呢。”
  这时候对养鸡管得没那么严,只要求每户人家不得超过五只。
  当然,这也只是说说,村民们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暗地里每家人会多养一两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柳茵茵一个人住,也能够养五六只鸡,这可太划算了,自然不能浪费这个机会。
  要不是她怀孕不方便,今年她还想养一两头猪呢。
  “你说的对,是得养几只鸡。”姜翠花点头附和道,“回头我给你抱几只过来,就放猪圈里养吧,过几天让你爹他们把猪圈也修一下。”
  闺女一个人就能养好几只鸡,相比别的人家实在是好太多了。
  等房子彻底修整好,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知不觉到了六月中旬。
  第10章 搬家
  房子已经修好,柳茵茵就计划着搬家的事情了。
  她现在怀孕四个月,天热穿得又少,肚子已经有点显怀了。
  闺女怀着孩子,姜翠花自然不放心她一个人住在那边,纠结道:“要不等生完孩子再搬过去吧,你一个人大着肚子,万一有个啥事咋办。”
  柳茵茵可不想再在柳家住下去了,不知道为啥,柳二嫂这段时间总是对她摆脸色。
  柳茵茵自然也不给她好脸色看,只是,她真的不想再跟处不来的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了。
  于是,她坚持道:“还是早点搬过去好,那边还有两块地呢,我搬过去也方便照料。”
  说来也怪,柳茵茵记得饥荒年是明年才开始的。
  但是,今年天气就有点异常了,自春耕过后,就下了三两场小雨,地都没有湿透雨就没了。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天却一直不下雨,搞得地里干得都快裂开了。
  最近一段时间,村里的人每天都得挑水浇地,要不然,今年地里的收成肯定会受到影响。
  想来......应该是今年就开始有点荒年的预兆了。
  村尾那边的地也得浇水,她三哥每天下了工还得去那边帮她挑水浇地,实在是折腾。
  柳茵茵可不好意思一直麻烦他,她自己搬过去,也省得他们来回折腾了。
  这天下午,柳茵茵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搬家。
  她的东西不多,就一个大箱子,还有两个包袱,用家里的板车,拉一趟就够了。
  不过除了这些穿的用的,柳茵茵的口粮还没有着落呢。
  姜翠花给她收拾了四十斤玉米面,二十斤玉米碴子,十斤黑面和十斤小米。
  还有三个来月就到秋收,这些粮食就是柳茵茵这段时间的口粮,差不多够吃了。
  傍晚吃完饭的时候,柳来福跟三儿子柳明远,把东西搬上板车,送她过去。
  两人一个拉板车,一个在后面推车。
  柳茵茵则挺着肚子跟在后面。
  “你说你肚子都大了,咋还这么折腾,非得这时候搬家。”柳明远抱怨道,“就你现在这副样子,去那边也干不了什么活,还不如住在家里。”
  妹妹一个人住在那边,洗衣做饭啥的都得自己动手,这不是让人担心吗?
  柳茵茵知道他是嘴硬心软,揶揄道:“三哥,你这话就说得不对了,咱村里怀孕的女人,有哪个是不用干活的?”
  这时候的孕妇可没有什么特殊待遇,该做家务的时候得做家务,该下地的时候就得下地。
  柳茵茵这两个月还算好的,每天最多上半天工,其他时间就上山挖挖野菜。
  不算累,但也不轻松。
  没办法,条件也不允许她在家享福啊。
  不过,等到怀孕后期,她是打算多休息休息的,身子重了她可不敢多干活。
  到了村尾,柳来福父子俩帮她把东西搬进去放好,又把厨房的两个大缸挑满水,这才拉着板车回去了。
  柳茵茵把大门锁好,进厨房烧水洗了个澡。
  虽然今天刚搬进来,但是家里的东西这段时间她已经陆陆续续添置好了。
  厨房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都是她去县城......实际上偷偷从系统买来的。
  厨房除了灶台,还新打了一张桌子,一个小橱柜和几张凳子。
  再有就是两个大水缸,其他就没有了,简单得很。
  卧室摆设也很简单,除了一张新做的木床,就是一个小衣柜,加上她从家里带来的大箱子......
  床柳茵茵已经整理好了,大夏天的,就铺了一张凉席,上面还放了床薄毯子。
  土坯房灰尘大,柳茵茵前几天就在系统买了一沓白纸,糊在四周墙壁上,看着好多了。
  <a href="https:///tags_nan/wenxinwen.html"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温馨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