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那些商人被分去六国建立基本盘,他还得实时看着那群人,还得要密探实时掩护,免得出现大问题,真的是忙得要命。
结果本就忙的要死了,秦国朝中的大人们各个都忙得脚不沾地了。
快到年末的时候,匈奴又南下打秋风,打算抢人又抢粮,但因为羊毛换金计划已经卓有成效了,今年匈奴就因马匹瘦得劲力不够,又被秦军直接全歼了一波。
为防他们把马给养回去,阿政直接下令蒙武带十万兵从赵国雁门出发,王翦带十万兵去秦国打匈奴的前线。
双线出击,见到匈奴人无论男女老少,皆杀不误。
他们仗着自己马跑得快,只要粮不够了,就要来我国境,抢粮屠村甚至直接抢我孩子剥活烹吃的好日子到头了。
秦弩射程已经被琇莹和墨家试研的弹簧给大大加强了,他们的马也跑不了了,敌弱我强,趁他病,要他命。
秦人的生命在秦弩的射程之内,秦人的鲜血,王累累放在眼中。
阿政现在就想把年年趁他进攻其他国时就来肆意屠杀他秦的百姓的匈奴人给摁死,他们马都废了,不给他们打得亡国灭族,他就是浪费了琇莹砸的金。
他一基建的狂热爱好者,却是连秦赵修的长城都不愿意连在一起,琇莹倒是曾提过要不要用水泥补一下长城。
他当时很疑惑,这样与琇莹说,“不用修,赶着力修咸阳到邯郸的路就行。”
琇莹点头,划去了一项预计支出,但实在是好奇极了,他哥,曾经几年前不是还说需要修长城的吗?现在怎么不修了。
阿政当时从奏书中抬眼,刀锋直射而出,在灯火的映照下,美的华光四射。
锋利炽热,烈日青锋,皆不及他一眼的瞬间锁定,如被灼伤,如被脖子上直接被人用冰凉的刀贴着脖子,划开血痕。
但琇莹没在怕的,直接上前坐在他身边,扯他衣角,他也笑,“阿兄快说,长城怎么不建了?阿兄莫非是知道省钱了?”
阿政笑容越扩越大,他直接倚在琇莹身上,嗤笑了一声,“有机会把敌人都被灭了,还防他作甚?”
他要打出去,打到秦兵打不动的地方去,只要他的军队驻扎在那里,秦国的百姓在他打下的土地生活,那么那块土地便是姓了嬴了。
只要琇莹的学宫还在,那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便是他嬴政的附庸者,对大秦拥有无尽的归属感。他们会去为我治理这偌大的土地,让更多的人归心。
况且只有千日作贼,哪里有千日防贼的。他就要打出去,征服所有大秦铁骑踏过的土地。
他不需要修筑防御的工事,他只要进攻,就像对赵国一样,把所有的土地吞入他腹,皆化为秦之国祚。
秦军的锋刃所到之处,万里尽是王土。
他不必防御,他便是这世间最强的国的最有力的王。
琇莹轻笑,替他阿兄顺了一下乌黑的发丝,“秦军打到哪里,学宫的人便会去治理那里,兄长便会统治那里。”
他柔和又笃定,“天穹之下,皆为秦土。”
阿政笑意盈盈,若是他人,必是表面附和他一声,然后说一句自大狂妄,痴心妄想。
只有琇莹从不会质疑,他笃定他所行皆可,天地十方,他想要什么都可以。
他只会说阿兄又有了新的志向,我又有了新的方向,很好很好。
我们会一起去实现兄长的野望的,我跟你去。阿兄与我说这些,我很欢喜。
琇莹啊,你才是阿兄见过最可爱,最好看的幼子。
我一生本该亲缘淡薄,但是四海万里再找不到琇莹这般好的幼弟了。
得吾弟,幸甚至哉。
朱阳最近要带队去打马蹄铁,直接将自己少府的工作交给了琇莹。这倒是无所谓,本来这些事他就要做了。
结果由于最近要开战,琇莹又得帮着大司农算粮,加上一群其他的杂事,忙得要命。
上次收的八成冬麦,被阿政划了六成给更远的地方做种,又加上邯郸那边也拿了半成,几乎所剩无已。地方粮库是救灾时用的,几乎不能动。
不过还好国库之中还有阿政主张留下的历年的存粮,和赵国的国库中琇莹屯的贵族存粮,琇莹划了六成新粮给秦朝两波大军,剩下的四成中的二成屯了太久的粮被他扣了下来,直接被送到军队工匠接管的酒精厂那边去了。
羊毛厂今年三千辆织机没停下,倒是又供了二十万衣,还有盈余五万件。
琇莹留了四万件衣,发给了学宫的孩子们和又离咸阳稍偏远地区的一些百姓。
今年阿政给了赵国刚分了新地的百姓降了下年的二成粮税,告示已经贴了出去。
由于上次抢了匈奴人的三千只羊,所以琇恵主张为原秦国的四百个村落,各送了一只年节吃的羊,他又分了一批羊给现在还在铺路和修渠的百姓。
阿政同意了,反正他们今年还会抢回来,不如分下去让秦人归属感更强一些。都给赵人降税了,不能厚此薄彼,而且秦人还是他的手心肉。
秦人今年也可以吃肉过个好年了,据说不少村民剃了毛的羊到手时,都哭得稀里哗啦,称赞王的恩赐。
这些都是后话,倒是学宫里的孩子们最近迎来期末纪,老师们已经忙得不能上课了,所以大家直接自习准备考试,等考完,就放假了,该去上战场的上战场,该回家的回家,大家都别耽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