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常平安十年来都不敢忘,生怕将人忘了就再找不着了。
那位统领大人应了,说回去一定帮他查,常平安这才不言不语跟在这些人后头回了观南。
“既已打听到了消息,总有再见面的一天,若那位大人贵人忘事,到年下得了闲,我同你一道去京里寻人。”
阿桃这一番话,叫常平安悬着的心安稳不少。
“这些官差过来所为何事?”风言风语传了一下午,阿桃也有些好奇。
“抄家。”
常平安一句话险些惊掉了阿桃下巴,“抄谁家??”
“永安伯府。”
“为何抄家?”
“说是伯府二老爷在江南做官时草菅人命,贪污巨款。”
阿桃问一句常平安答一句。
找男人打听消息最没劲儿,他是不会全须全尾说一遍的,还不如明天去街里听人家怎么说,只见常平安只是带个路,人并没有什么事儿,阿桃也不多问了。
常平安这一路可悄么说了不少伯府坏话,阿桃先时在那儿遭了不少罪,横竖伯府都要倒霉了,常平安乐得添把火。
“外头那小子是谁?”常平安问的是阿福,他心里有些好奇,那小子年纪不大,看着面生。
阿桃又将他不在时发生的事儿同他说了一遍,阿福正在院里洗猪肠,咧嘴冲常平安笑了笑。
方才二人话他都听见了,心里更是感激阿桃,否则这回抄家,他只怕也要倒霉呢。
离开前说端阳节前回来,正正好好端阳节真回来了。
门口插了艾草菖蒲,又撒了雄黄。粽叶早就备好了,已经煮过洗刷干净,阿桃叫常平安去将山洼里宋妈妈接回来,晚上吃粽子过节。
咸鸭蛋腌了几坛子,剥开取蛋黄,又切了咸肉,两样咸馅儿。甜馅儿也包了,蜜豆磨了沙,另一样是蜜枣馅儿。
她手快,等人接回来,已经一串接一串上锅蒸起来了,今儿粽子包的多,邻里一样口味送了一个,阿桃出去送粽子的功夫也有人送粽子上门,阿福都道过谢接下来,又记下是哪家哪户,等阿桃回来给她说一声。
等邻里之间送来送去送完,趁劲儿打了一锅杂菜汤解腻,汤才盛上,常平安就带着宋妈妈回来了,晚上就吃粽子就杂菜汤。
因阿福如今占了隔间,常平安夜里不好留宿,加上许久没回家,家里事儿也要规整规整,阿桃给他捡了大半粽子叫带回去,够他吃个两天的,饿了就蒸上一串。
将人送到院外,常平安摸了摸她头上的珠钗,“好看……”
阿桃将人推到车边立即背过身,摸了摸发髻上的簪,又摸了摸滚烫的耳朵,转身回院,只留下半句话,
“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南市摊位在杏花街,绕过巷子就到了。
位置确实好,阿福人虽老实,可他肯学,阿桃教了他几日开始试水只搬去一些,这两天习惯了备的就多了些,除了剩些卤干子跟卤蛋回来,其他的尽数都能卖光了。
阿桃也说定,一月,卖出二十贯便给三百文,三十贯便给五百文,阿福于是愈发卯足了劲儿。
永安伯府的白布还没卸下,门口就被贴了封条,风言风语不断,过了三日街上才传出来阿桃认为勉强真实完整的故事版本。
官差本是来抄家,只是因那位巡查大人同老夫人有旧,见老夫人死的蹊跷便命人来查,这一查却查出来老夫人是中了毒,身边大丫鬟一个死了,一个被卖了,连冤屈都没人知道,若非这位大人严谨,这事儿还真天衣无缝。
阿桃听见心里一惊,立即想到秋棠,她性子憨直刚烈,想是跟着老太太去了,至于春香,大夫人看她不惯,自然是卖到外头去了。
想到先前在伯府,秋棠帮过她,叹了口气,夜里对着伯府方向又给老太太和秋棠烧了纸钱。
小人物活着不易,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儿过个耳朵,也不能怎么样,自个儿日子先顾好再说。
两个摊子一齐摆,一月下来对过账,阿桃都有些心惊,上月竟足足赚了四十八贯钱,抛开本钱也有四十贯,这一来俩月就能将五十两银子还给常平安了,到年底说不定就能先盘个小铺面。
第47章 爬虾(修)
其实说起来现在租个铺面未尝不可, 但她摊子上做的都是小本买卖,本钱虽低,看着不打眼儿, 实则一月不少赚。而好的铺面一月下来光租子都得七八两银子, 实在不划算, 且她也不敢保证回头开食肆能客似云来。
故而她想的是待攒够银钱直接盘下一间小铺面, 到时哪怕没那么客人,心里压力也不会太大。
阿桃已经看过, 屋前杏花街靠阿福如今摆摊的那边铺子, 要价多在三百两到五百两之间。不说别的, 就说当初米铺掌柜的将前头铺子卖出去,不带后头院子, 都卖了快三百两银子。
这钱委实不算少。
自伯府被抄,阿桃也不怕叫人认出来了,渐渐洗了脸上涂的药水, 露出一些原本面貌, 竟还有妇人问她是抹了那家脂粉,如今看着比从前可好看不少。
常平安如今进城愈发频繁, 这回来时带了一篮子螺蛳, 都吐过沙了, 阿桃炒了一大锅, 晚上四人围着桌子嗦的直响。
阿桃忽而眼睛一亮,摊上现在会卤些时兴素菜,譬如豆角蘑菇之类, 许久没上新,这螺蛳到是不错,想到螺蛳, 阿桃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