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妈妈上回怎的将自个儿留得银子全塞给我了……”
  宋妈妈看着阿桃,将她拉到后面巷子,知道她不像旁人爱打扮,还要抹药草遮脸,没想到如今出去了怕叫人家认出来,还是要遮脸,好颜色生生藏住了。
  宋妈妈搓了搓阿桃的脸,搓下来几道泥条,二人笑着又抱到一起。
  “如今我在中大街做些小买卖,生意还算可观,妈妈且等着我接你出去。”阿桃将手里包袱递给宋妈妈,里头是她新做的两身衣裳。
  多的话也没有,阿桃只叫宋妈妈好生保重身子,只等她攒下银钱来接她出去,宋妈妈只连番点头,原本死寂的心活络起来,有阿桃在外面,她也算是多了个盼头。
  从宋妈妈那儿出来就去街道司了,此处管着观南县所有的大街小巷摊位铺面事宜,因她同梁文梁武弟兄二人混了脸熟,卤食常多给些叫带回来同人分分,这些人尝了觉得好也会问了地方要去买,这弟兄二人的同差多也认得她。
  第22章 夜深(修)
  街道司一众衙差同她都有几分面子情在,她为人客气,知道是当差的都要说一声辛苦,然后大方的多给一两块,或是豆干或是卤肉,这些衙差具都承她的情,本来味道也好,除了自己常去,也肯帮着同人家宣扬宣扬。
  阿桃说要来租固定的摊位,当即便有人将她领到主事的大人那儿去了。
  “街口有个摊子已经退了租了,价儿要高些,得五贯钱一月,靠中间也有个空缺,位置上佳,也得两贯钱一个月,再靠后些摊位就多了,都是流动摊位交钱就能划成固定的摊子,不过地段不怎么好,三五百文一月即可,娘子是怎么想的?”
  越靠前头自然位置越好,靠街口更是人来人往,即便不逢年过节,街口的摊子铺子日日都不愁生意,不过价儿也更高些。听到五贯钱一月,靠中间些的也要两贯钱,阿桃已经开始咋舌了。如今她摊子支起来不过二十来天,还不知晓往后能不能长久,且她在原来的地方摆的久了,熟客已经知道位置,靠中间一些还是往后头靠一些倒没什么差别。
  想了想,阿桃还是确定是要靠后些的摊子,录文书的大人用朱笔圈了摊子又问阿桃是否可行,说来也巧,正是阿桃这十几日都没抢到的摊位,还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这些不固定的摊子,若有人要租,都是可以直接租下来的,要是有人付了租金,这流动的摊子就能转换成固定摊位。
  阿桃倒也不怕那卖茶叶蛋的两人来找茬,毕竟街道司不是摆设,况且每日交给那个什么黑虎会的两文钱也不是白交的,等明天街道司去给她圈了摊位,往后那摊位就是她的了,若卖茶叶蛋的二人想占,告到街道司这二人就要被抓去打板子。
  一桩心事了了,阿桃出门同那些衙差打了招呼,只说往后再去她给他们低价儿,一群人笑着应了。
  事情办的顺利,阿桃去豆腐坊拿了豆干豆结天也还早,于是又将绣棚搬出来了。
  今儿太阳大,开春以后天也渐渐暖和起来,因日日都要进灶间,她手已生出薄薄的茧,加上一些微不可察已经结痂的小口子,一个不慎便容易刮花线。
  这段时间她谨慎再谨慎,夜里点灯抢着绣,这副彩屏方才绣了大半,等卖掉又是一个进项,这副彩屏绣完,家中锦缎也就用光了,到时她便只专心摊子上生意,也没空拈针引线的了。
  因到春日的缘故,她绣的是百花图,五颜六色瞧着就喜庆,待正绣着的牡丹完工,再添上几只蝴蝶就算成了,一大副花样得六尺高,称的上一个花团锦簇百花争春。
  夜里再熬一熬,再一两天大概就能全部绣完了,思及此阿桃也是松了口气。
  这活计算是赶了个巧儿,外面绣娘绣活再好,绣出来的花儿瞧着也不灵动,只因见得少,多是看个花样子,但她在伯府时见识过的名贵花可不少,年年春日赏花宴都要邀城内显贵人家赏花吃酒,除了园子里本来就种着的花草树木,还要在四处摆上几十种名贵花草,为的就是脸面。
  阿桃见得多,因此绣出来这花也灵动,又赶个春日的意头,这副彩屏自然也是不愁卖的,只怕比那松鹤延年价儿能要的再高些。
  天擦黑,阿桃就将门刃上了,上回新又买了两块料子,给宋妈妈做了两身衣裳,还剩不少,想着再添件春衣,于是将绣棚搬回屋里,又点了油灯准备裁衣裳,不知道为什么,今儿总觉得眼皮跳的慌,本还想着裁完衣裳再绣两针,连着被扎了两回指头,索性就把针线放下了。
  晚上还没吃,这年月多数百姓只吃早晚两顿,但阿桃可顶不住,除了早中晚三顿饭,屋里还常备着糕点饼子,饿了便要先垫垫肚子。
  天黑了也懒得动火,索性舀了半碗五谷粉,又拌点红糖,烫了五谷粉糊糊美滋滋吃下肚。
  这是用花生黄豆芝麻大米核桃炒熟以后磨的粉,因她一头头发总是发黄,要洗过披下来更是明显,故而买了炒熟以后托人磨成粉,一来养养头发,二来肚子饿时也能顶一餐。加上要是放的好能存很久了,吃起来也便利,开水一冲就是。
  将就着吃过晚饭,阿桃才准备洗漱躺下。
  翻来覆去直到黑天也睡不着,日日要早起,明儿街道司去帮她圈了摊位过后她以后就有固定的摊子了,心里有些激动,想想明儿还得早起,又不得不强迫自己睡一会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