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赵月儿扶着太后慢慢走下台阶,“太后有要事,月儿现在就去坤宁宫传话。”
  “不急。”
  明年春选,还有几个月准备着,太后在想宫里添怎样的女子,才能让皇帝在宓妃身上的心神往旁人身上放放。
  再者,太后不禁忧心,先帝不曾处理了齐王,皇帝却私下早有准备,皇帝这样重的心思,玩弄权势的手段,她也怕牵连自己的母族,皇帝是她的儿子,可她也想保住自己的母家,二者平衡才是安稳的。
  ……
  翌日赵月儿去了坤宁宫请皇后,圣驾回宫,六宫原是要去寿康宫和坤宁宫向六宫主位问安,太后精神不济,勉了这些虚礼。皇后见是赵月儿亲自过来,猜想姑母要见她是所为何事。
  到了寿康宫,皇后明白了太后的意思,这后宫里是该添些新鲜的面孔。
  皇后回去后,依照太后的话,吩咐宫人取来上京世家的名册,一一择选后整理出来,待下回去寿康宫后交给姑母挑选。太后翻了翻皇后择出的人,出身确实不错,在前朝也算得上得力,就是不知相貌如何。
  太后点点头,“送去御前给皇上看看。”
  她这个母后先做了主,总要过问儿子的意思。
  ……
  选秀的名册很快由宫人送去了乾坤宫,从圣驾回宫,整整不过三日。
  乾坤宫伺候的宫人在殿外候着,全福海边念名册上的世家贵女,边抹额头上出来的冷汗。
  他明显看出,皇上心情不好,可也没让他停。
  其实从东山行宫回来,皇上脸色就没好看过,朝堂上大臣各执一词,各站一派,吵得喷出吐沫星子,放在以前,皇上顶多皱皱眉,从不理会。这几日但凡有人敢把皇上吵得头疼,都被拎去了外面吹风,再有甚至直接被皇上撤了官职,难得满朝胆战心惊,禀事都不敢大声。
  全福海念了半个时辰,念到最后一人,嗓子差点冒烟。
  “皇上,就是这些了。”
  李怀修靠着龙椅,凉凉掀眸,深邃沉冷的眼神吓得全福海头皮发麻。
  他推着扳指,沉沉一笑,“朕在东山伏诛齐王一党,刚回宫几日,母后就这么着急,是怕朕一时兴起,把皇室宗亲杀光了,再去处置她萧家么?”
  全福海哪敢回应这句,慌慌张张地跪下身子,“皇上息怒!”
  其实即便没有太后娘娘提起,到了明年开春,也该是新一轮的选秀了。历代皆是如此,先帝之时,满足不了三年一选秀,甚至隔上小半年就要采选一回,搜罗各地貌美女子,不分年纪,不论是否婚嫁,皆要纳入宫中。先时大臣奉劝先帝爷洁身自好,清心寡欲,不可贪恋女色,到皇上这儿则是反过来了。
  即便皇上不急,待再过一段日子,前朝也会有心急的大臣奏疏婉言劝谏。
  李怀修没再理会选秀的事,这时正好有敬事房的小太监过来请他点寝,回宫后忙着收拾一堆烂摊子,还没得空去后宫。
  放在前头的是皇后的描金凤帖,往后是镶银嵌玉的宓贤二妃,李怀修扫一眼,指骨轻敲着御案,想起回宫那日马车里情晕潮动的情形,眯了眯眸子。
  “这几日永和宫可来过人?”
  全福海愣了下,忙回话,“昨儿宓妃娘娘过来送过一回羹汤,只不过……”
  只不过皇上分明歇着,却也没见宓妃娘娘,头一回出现这样的事儿。
  他斟酌回话,“只不过皇上累了,宓妃娘娘叮嘱奴才提醒皇上用膳,注意歇息,就回去了。”
  李怀修神思慢慢回忆起来,那时候确实心绪不畅,那女子跟个兔子似的,怕失言说出什么吓到她,自己回头想想再是后悔,届时又来不及收回说出去的话。
  当真让他头疼。
  李怀修起了身,拂袖让敬事房的小太监下去,抬步往殿外走,“传令摆驾永和宫。”
  ……
  圣驾到永和宫,明裳已经带着宫人出殿迎驾了,她面容如常,柔白的手解了李怀修的披风交给宫人,乖乖顺顺,“臣妾昨日去乾坤宫,全公公说皇上忙着,皇上忙于朝政,也要注意身子。”
  难得见她这么懂事,李怀修轻啧一声,掀起衣摆坐到窄榻里,见那道身影走来走去,又是添茶又是奉糕,伸手把人捞到怀里,宫人低头自觉地退出内殿。
  李怀修掐一把明裳的脸蛋,不咸不淡道:“别忙活了,朕是来看看绥儿安儿,又不缺你这点茶水果子。”
  他沉着眼,见明裳闷闷的不说话,一手探去她衣裙腰间的带子,呼出的热气喷薄到明裳耳蜗,面上仍是随意,一本正经,“孩子呢?朕看完就回去了。”
  第102章
  明裳羞得脸闷热, 她埋在李怀修胸口,大腿被一只宽厚有力的手掌抬了起来,跨坐到腰间, 她两只柔荑下意识去推拒男人的胸膛, 却软弱无力,不时轻抖两下, 颇有些欲拒还迎的意味。
  “皇上不是要看孩子吗?”
  她红着脸,咬唇反问。
  李怀修低笑一声,声线闷沉, “朕先和孩子他娘做这种事,不是理所当然么?”边说,手掌扣紧了女子的腰身,另一只手拨开自己腰带的暗扣,将金线绣着龙纹的大袴一把扯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