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张嫔今日着了一袭湖蓝披风,鬓发间也少见钗环珠翠,她生下温儿后,避着风头,在这宫里少现于人前。张嫔聪慧,如今后宫只有她身边抚养的一个皇子,她自知自己的风头不比宓贵嫔少,皇长子,于前朝后宫都是有所不同的。
她见前头少个人,侧过脸,与明裳低声,“我听说,罗常在身边伺候的宫女嬷嬷,都是皇后一手安排的人。”
明裳先是做了那场梦,又忙着与舒美人争宠,对后宫近日的事少有关注。她记得,那死了的小太监是与罗常在身边伺候的宫女有关。罗常在位分低,又怀了皇嗣,理应多安排人照看。皇上并非总顾得上后宫,六宫的事也就交给了皇后与贤妃处理。
只是,张嫔的意思,是疑心皇后要对怀了身子的罗常在做什么?
这话说出来可要小心。
她拧蹙起眉尖儿,手臂又被张嫔轻碰了下,她抬眼,见远远过来一行人,前头小太监领着,一着命妇华服的妇人跟在身后。
那小太监走近,见到两位娘娘,忙躬了身子见礼,“奴才请贵嫔娘娘,张嫔娘娘安。”
那妇人见这小太监如此恭敬,也做了宫礼,“臣妇请两位娘娘安。”
明裳多问了一句,“公公这是要去哪儿?”
小太监垂着脑袋介绍,“奴才奉皇后娘娘吩咐,迎督察员左都御史罗夫人进宫。”
既是罗家的人,就是罗常在的母亲了。
明裳不懂前朝官吏,惊讶于罗常在常在位分就可见到家中亲人,不过念及她怀了皇嗣,也是情理之中。
皇后娘娘待罗常在,确实照顾颇多。
待那罗夫人离开,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意思。
皇后娘娘这是要做什么?
……
不等两人多去猜想,未等走到钟粹宫,宫人急急忙忙地跑出来,“娘娘,小皇子忽然不知为何,浑身起了红疹子,啼哭不止!”
张嫔倏然变色,指尖儿都紧了几分,“嫔妾先回钟粹宫。”
小皇子是张嫔在宫里唯一的寄托,张嫔先行离开,明裳怀着身孕,她拧眉想了想,先过了一遍后宫中人,有谁要对小皇子动手。小皇子是长子,又养在张嫔身边,最有可能出手的人便是皇后。但她总觉得有些奇怪,皇后在宫中一向不露声色,怎会这般突然。
明裳顾不得多想,赶去了钟粹宫。
此时钟粹宫中,张嫔面有急色,步履匆匆,步摇在鬓边摇摆,不见平时端庄沉稳,她跨进殿内,未解下披风,就问小皇子情形。
小皇子在殿里由宫人照看,外殿服侍的乳母战战兢兢跪在地上,见主子进来,大呼饶命。张嫔没心思多想这乳母,先抱起哭闹不止的温儿,见温儿脖颈手臂生出的疹子,张嫔眼眶立时就红了,她摸了把眼泪,柔声轻哄,又问太医何时到。
那伺候的宫人忙回主子话,说是已经去传太医了,马上就赶来为小皇子看诊。
明裳此时也进了钟粹宫,未进殿里,瞧一眼跪地的乳母,听那乳母大呼饶命,知晓张嫔此时没心思审问她,便沉下脸色,厉声,“究竟怎么回事,为何小皇子身上会忽然起了红疹?”
乳母自知此时隐瞒不了,都是她有所疏忽,她浑身抖如筛糠,连连哭求,“贵嫔娘娘饶命!贵嫔娘娘饶命!奴婢近日家中出了事,幼子病重,奴婢日日担心,夜夜难眠,喂小皇子时才有所疏忽,张嫔娘娘叮嘱奴婢们不能给小皇子喂养牛乳,奴婢一时忘了,小皇子喝下不久,就浑身起了疹子!”
小皇子饮不得牛乳?
明裳眼底闪过一抹疑色,如今后宫中,怕是有不少人将眼睛盯在小皇子身上,倘若叫旁人知晓,只怕会对小皇子不利。
她扶着肚子逼近一步,盯着乳母的脸,“本宫可以为你向张嫔求情,也可以为你的幼子请太医看诊,只是你要记住了,倘若再有人知晓小皇子不能饮食牛乳之事,不论是本宫还是张嫔,都不会轻易放过你。”
乳母脖颈一抖,只知自己能活下来,重重磕下脑袋,涕泗横流,“奴婢不会说,奴婢死也不会说,奴婢叩谢贵嫔娘娘,叩谢贵嫔娘娘!”
太医赶来时,圣驾也随之赶到,还有几个过来看望小皇子的嫔妃,明裳将那几人拦在了外面,那几个嫔妃打扮得花枝招展本是要见皇上,谁知内殿都进不去,就被宓贵嫔的人拦在外面,心里有些气,偏生,谁又能敢做那个出头鸟,与宓贵嫔抗衡,怕是刚说两句不满,就要被宓贵嫔一句话打进了冷宫里。
明裳反而若无其事,甚至自然地让宫人给几位嫔妃看茶。
她让月香留下看着几人,转身进了内殿。
到殿里,她才看清小皇子身上生出的红疹,确实骇人至极。张嫔由着太医给小皇子诊治,得知小皇子确实无碍,面色才平静许多。方才是她太过心急,忘了要警告殿外乳母,小皇子不能饮食牛乳,不能让太多人知晓。她本是正要命水琳去将那乳母带去偏厢,就听见了宓贵嫔那番话,不由感激地朝明裳投去一眼,明裳微笑着无声地点了点头。
太医禀明了缘由,张嫔请示皇上对外称小皇子是着了凉才生出的疹子,李怀修知她的意思,颔首准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