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是吗?”
  简沐也有点不确定了,毕竟她也记得,上高中时,傅雁鸣身上似乎也从没见穿过羽绒服之类。
  但省一中条件好,教学楼都是中央空调。
  那时傅雁鸣似乎也没怎么住校,像是少数的走读生之一。
  傅雁鸣十分坚持,这秋裤最终还是没穿。
  简沐想了想,也没勉强,个人体质都不一样,也许这人是真的不怕冷。
  “你不穿拿着干什么?”
  见傅雁鸣手里拿着秋裤有点出神,简沐斜他一眼笑问了一声。
  “嗯?”
  傅雁鸣回过神笑了笑。
  他不干什么,只是……拿着简沐特意给他准备的这件秋裤……他心里似乎有一点特别的陌生的暖意一闪而过。
  这时简瑞青喊两人准备吃早饭,傅雁鸣暂时压了下心底那点异常。
  吃过早饭,简沐和傅雁鸣收拾了一下,将行李箱装上了车,简瑞青也打包了不少东西,毕竟她回家是打算再住一段的。
  “小傅啊,你就穿这个?”
  出发前,简瑞青看着傅雁鸣身上的大衣,不由关切道,“这衣服不抗冷,回去还是穿羽绒服吧。”
  “不冷,妈,”
  傅雁鸣笑了笑,“我习惯了。”
  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车子的暖风。
  简沐笑了笑,回头看看后座上的老妈道:“妈,小傅一向美丽动人的。”
  傅雁鸣才将车子开出了车位,听到她这声“小傅”,握着方向盘的手没忍住都轻抖了一下。
  简瑞青想说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咽了回去:知道大城市的人都很讲究什么边界感的,说多了,怕是会让女婿烦。
  简沐察觉到了老妈的欲言又止,不由微微笑了笑,但也没说什么。
  老妈心思细,对她和简锐都是实打实的关切唠叨,能让老妈咽回去,可见老妈对傅雁鸣还是很客气。
  路上车不多,傅雁鸣开的很稳。
  这车是个七座的suv,比她买的那个还大多了。
  不是傅雁鸣常开的,才看到这辆车时简沐还意外怎么开这个大个车回去,直到明白了傅雁鸣想把她的东西都弄回海城。
  车大有车大的好处。
  放行李妥妥有余,怕外公没准备,家里被褥潮,简沐还往车厢后塞了真空袋装的两个被褥。
  往回走的时候,经过的村边还碰上了庙会的集市。
  “明天你们外公后村那边也有个庙会,”
  简瑞青看着公路旁那边热热闹闹的集市,笑眯眯道,“年前庙会不多了,这时候哪有会,人就往哪儿凑。”
  “这几年感觉庙会上人也少了,”
  简沐也看着车窗外,眼神里透出些小小的怀念,“我小时候跟着外公去庙会,每次都可开心了*。”
  “庙会?”
  傅雁鸣显然对这些有点生疏,他视线也扫过那边的集市,“海城周边不是也有地方有庙会?京城也有吧?听说文化活动还很丰富,是地方上彰显文化底蕴的好时机——”
  简瑞青:“……哦哦,活动啊……我们这也有叫戏班子唱戏的。小沐和小锐小时候就爱热闹,还往人家戏班子的后台跑呢。”
  确实有,咿咿呀呀地能唱两三天,戏台子前坐满了各村里来的老年人,热热闹闹的也挺有意思的。
  “你喜欢听戏?”
  傅雁鸣看了一眼简沐问了一声,“没听你说过。”
  “小时候瞎跑的,”
  简沐忙解释道,“懂什么戏啊,就听个热闹。后来学了这专业,涉及到一些古代戏曲的,也就是对文本了解一下,没认真了解过。”
  也不是谦虚,她对于戏曲了解只限于古代文学相关,至于戏曲里的门道,她就知道个皮毛。
  傅雁鸣听了笑了笑,没再继续问。
  这时候路上行人车辆也都渐渐多了,都是附近过来赶庙会的人,老老少少的,遇上认识的都大声招呼,各个脸上都带着笑。
  路旁搭了架子做小买卖的也多了,炸糕的、卖烧饼的各种小吃连着趟,油烟香味隔着车窗都能闻到。
  热火朝天的烟火气,一下子就扑面而来。
  “小心。”
  这时,有小孩子从大人身边跑出去,笑闹着从路上穿过,简沐连忙提醒了一下傅雁鸣。
  傅雁鸣皱了一下眉,嗯了一声,小心驾驶着过了这一段路。
  简沐扫见他这个小动作,知道他不太适应这种散乱的秩序,而且她也留意到,对于外面热火朝天的烟火气,傅雁鸣像是始终都有一种隔离疏冷感。
  不止是他不太习惯这样的环境,而更像是在他秉性里,对于整个世界的热闹……似乎都是一个疏淡的旁观者。
  “顺着这条路往左转,”
  简瑞青在后座提醒道,“有个急转弯,小傅你开慢点,那边路上骑摩托的人多,有小年轻开的特别快,那路口经常有撞车的。”
  傅雁鸣忙嗯了一声,转过弯后降了车速。
  一个多小时后便到了村口。
  “到了到了,”
  简沐有点兴奋,“我外公家从村口进去,往西走,最外面那房子就是。”
  外公家在村外围,好处是安静,不好的地方就是这边稍微偏一点,要是去城里,到村口坐车要多走一截。
  不过村子不大,简沐还是很喜欢外公家这边的环境。
  老妈已经给外公打过电话,老人就在家外面一个石台上坐着等了。一起坐着的,还有村里两位老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