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柳承镇定的重整衣襟,没事儿人似的找未来老丈人说话去了。
  杜筱宁猫儿似的钻进灶房,看姐姐盛汤还在偷笑,不得不为那只鸡抱不平:
  “姐,这鸡是你亲手喂的,你喝它的汤,吃它的肉,还笑这么开心?”
  杜筱和指挥妹妹热菜,好笑道:
  “都不下蛋了,我为何不能吃?
  难道鸡汤不香吗?”
  杜筱宁吸了吸鼻子,点头评论:
  “闻起来还是香的,不愧是姐姐养的鸡。”
  饭桌上,杜乡印干巴巴叮嘱几句没用的,而后与女婿说起衙门的牛。
  叶柳承的人品不错,凭借杜乡印自己的能耐,他能给闺女撑多久的腰呢?
  事是人做出来的,不是他此时耳提面命就能避免什么的。
  这日过后,杜筱和好吃好睡,脸蛋儿肉眼可见的又润起来。
  二十六这日,叶堂远带着一众兄弟过来抬嫁妆。
  杜家没儿子,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儿。
  不过叶青竹安排得当,更何况叶老三出了名的八面玲珑,巧嘴甜言,所以场面很热闹。
  那明面上的炕屏、挂屏、箱子、匣子、梳妆台;顶柜、绣墩、灯架、坛子、漱口盂;碗碟、被褥、羊皮、盆架、鸳鸯枕……
  看不见的私物更是塞了成对的几只大箱子。
  杜乡印给女儿准备的都是实用东西,也知道他们成婚的物件怕是得留在大湾村老房子里。
  但他作为父亲,与娘子二人还是给她备足了后半生可能用到的一切。
  不说别的,单他那羊皮,攒了三年,每年硝制出来最好的舍不得卖。
  福禄长久自不必说,还找了村里未成亲的小少年凑了十个人。
  人不够,又去找了费崖借人,还有几个衙门当差的自愿帮忙。
  如此,浩浩荡荡一行人,抬着捧着系了红布的嫁妆往大湾村而去。
  叶家没有婆婆在世,只能是王金枝这个长嫂取了钥匙开箱。
  内里头油脂粉、梳篦铜镜、鞋袜布料等更是样数齐全。
  二十七这日,远客已至。
  万成余四娘,还有熊初墨两口子都过来帮忙。
  家中女子们为表示喜庆,挽发的,簪花的。
  只衣裳还得穿旧的,里里外外的活计放不得手。
  锦峦县来了个穆先生,桃李庄赶来个梁半仙儿。
  菱角一家子能提前一日住过来,三个孩子凑一块,加上大人们的说笑,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
  柳承请了崔良澈陪同接亲,就算看见他往盼儿身边凑,也睁一眼闭一眼不管。
  所谓浑水好摸鱼,家中杂事已经尽数交代给帮忙的婶子嫂嫂们。
  盼儿忙里偷闲,不过是靠在果树下躲个清净,一道影子把她整个人笼罩着 。
  “盼儿,怎么在这儿站着?”
  四月底的天,小姑娘脸蛋儿白里透红,鼻尖还有一层细汗。
  崔良澈看她不够,每次相见,都能让他发现小姑娘成长的痕迹。
  盼儿揉着胳膊感慨:
  “家里人太多了,没有下脚地方。
  你不在四哥那记迎亲路线,跑出来干啥?”
  崔良澈微微俯身,双手撑着膝盖,笑着道:
  “明日我们都是陪衬,最重要的是新人两位。
  其实,我主要是为了见你才答应四哥的。
  往返县城一趟那么远,鞋底都要磨薄好几层。”
  盼儿惊愕地瞪着眼睛,露着兔牙呆呆的。
  “啊?你这话被四哥听见,他不会给你好脸色的。”
  崔良澈歪头傻笑。
  “无妨,你给我好脸色就行。
  后半辈子我跟你过,又不是他。”
  许是因为三哥四哥都达成所愿,盼儿心绪放松,对崔良澈也大胆许多。
  “哟,民女可不敢给崔大人甩脸色。”
  那副姿态,崔良澈看得甚是眼熟。
  “哈~你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再扭一个我看看。”
  盼儿剜了他一眼道:
  “跟范大嫂子学的呗。
  要看你去找她,我忙着呢。”
  说罢盼儿就要走,崔良澈抬脚跟上,他腿长,盼儿走上三四步,他才两步远。
  “欸,去哪儿啊?我陪你好不好?”
  “我说不好有用吗崔大人?
  你都已经跟来了。”
  “不是叫崔大哥的吗?为啥变‘大人’了?”
  盼儿呲牙一笑:
  “现在看着像大人模样了吧~”
  “不行,你改回来。
  明日万一被我娘听见,他肯定要拧我耳朵。”
  “哎呀呀,崔大人还怕娘 呢?”
  崔良澈左右看看没人,开始在衣袖里摸索。
  盼儿像只警觉的小兽,直接跑到几步开外。
  “你摸啥呢?我告诉你,村子里人多,我喊一声,都是帮我的信不信?”
  崔良澈失笑道:
  “小脑袋瓜一天天想啥呢?
  过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盼儿猛摇头,冬天的时候就有那么一次,崔良澈来山上监察赤玉开采情况。
  大哥大嫂让她送送,她就听话地去了。
  结果这人,这人在衣襟里掏了半晌,在她手心打了一下。
  还美其名曰:这是我一片热忱,满载而来,满足而去!
  为防止再次被忽悠,盼儿把双手背在身后不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