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叶青竹大大方方说着:
  “孩子要长牙了,我们没啥经验,就怕喂米汤养不好他。”
  白氏赞成道:
  “可是要小心的,羊奶就很好。
  我跟她爹说了,一定给你抓一只奶水足的。”
  柳承闭紧了嘴巴没敢说话。
  就这事儿,也值当大哥跑一趟?
  找谁送个信儿,他还办不了怎么着?
  他还没成婚,哪里知道这背后的弯弯绕绕?
  叶青竹牵着羊,顺路就去看了菱角。
  照老三说的,菱角生的孩子小一点,也不知现在什么模样了。
  周家现在的热闹都是两个孩子带来的。
  菱角几乎每日都火冒三丈。
  因为这两个崽啊,啥都抢。
  祖宗的,这才几个月大,现在不掰正了,以后不得烦死她?
  偏偏周家上下都宠着惯着。
  “惊雪更像阿清,但是脾气怎么随了菱儿?”
  菱角苦恼道:
  “谁说不是呢,小的这个虽然长得像我,可是这性格不知道像谁。”
  陈氏哪一个都稀罕,笑呵呵道:
  “欸~这才哪到哪,等他们俩会说话了呀,更热闹。”
  菱角揉着脑袋开始发愁。
  叶青竹笑问:
  “伯娘,阿清小时候也跟他姐抢东西啊?”
  提起这个,陈氏可有的说呢。
  “抢!怎么不抢。
  后来还是他姐都十二还是十三了,这才好些。
  现在大概是都有孩子了吧,姐弟俩关系好多了。”
  叶青竹道:
  “要不,我抱回去一个,他们俩是不是分开两天就好了?”
  陈氏和菱角都猛摇头。
  菱角道:
  “早就试过了,不行。
  在一块就打,分开了都哭,止不住那种。
  我真是佩服我自己,生了俩磨人精。”
  陈氏在一边说好话:
  “长大就好了,现在懂啥呀?是不是啊乖孙儿~”
  两个小家伙现在比着翻身呢,一个比一个能叫喊。
  陈氏倒是说了:
  “青竹,你们要是忙,就把孩子送过来,一个两个都是带,不差多一个。”
  叶青竹:
  “怕是不行,我家那小子现在认人呢。
  再说我这不是买了母羊嘛,等他断奶,杜家还把羊收回去呢。”
  菱角发自内心感叹:
  “这么比照,我小日子过得真舒坦啊,娘,你真好。”
  菱角向来是有啥说啥,突然来一句,陈氏还不好意思了。
  叶青竹也就是过来看看。
  除了孩子比他的闹腾,菱角啥都挺好,他也就放心了。
  虽说西边菜园子的麦苗让他非常不痛快,但朝廷免税啊,看着满目欣欣向荣,不由得感慨,还是得多出来走走。
  崔良澈经常来看山上的进度,偶尔空闲了会在叶家稍坐会,说说外边的好消息。
  赤玉做成的东西,品质有好有坏,县衙那边的收入也是参差不齐。
  项世博最近在琢磨,怎么把烂根枯枝给修理掉。
  崔良澈成了掩人耳目的幌子,背地里都是柳承在出谋划策。
  叶青竹管不着人家衙门的事儿。
  春耕结束后,福禄和长久又过回每日套车去听学的生活。
  不过今年搭车的人多了,去镇上的,去县城的都有。
  每日清早他们俩都是那个时辰出发。
  大湾村的人若是有事儿,就会自发早早等在叶家大门口。
  开始还没人想到要给铜板,都是东家割草,西家掺糠的,算是答谢了牲口。
  闫家一家子要去走亲家,总不好几口人都白坐车,闫王氏算计着,给叶家拿了六文钱不算,闫老头把青草也背过来了。
  开始是大湾村的,后来是沿路就捡人上车。
  可以这么说,他们俩若是哪日不去见先生,学问上不算,进项都要损失十来文。
  当然了,这两个小子可以说什么东西都捎带过了。
  大到腌菜的缸,小到针线。
  还充当了联络各家感情的使者。
  麦冬嫂子收拾出来两套薇柔的旧衣裳,家兴媳妇不甘落后,也送过来一身。
  村里人都习惯了,这两家的婆媳发展成互相别苗头,反正都是芝麻谷子大的屁事儿,闹不大的。
  王金枝谁家也没得罪,刚好小姑子家有俩呢,衣裳打乱,给周家送两身,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山上一群汉子闲来无事,每日最关注的就是日落之前,大铁勺和黑豆儿谁的收获多。
  叶青竹也没想到黑豆儿这么能吃苦,现在还成了堂远队伍里的香疙瘩。
  日子若是照常这么过下去,也挺安稳和乐的。
  六月中旬时,姬先生送来远游的第一封信。
  他一路向北,越过边界到了宁州。
  言说那边遇见几种好药材,每一样都画了图送给雅儿。
  还说他在一小城租了农户的院子,但是鬼卿笨,比不上雅儿会移栽花草。
  他采药换了几块好皮子,已经托商队送回白狼县。
  也是巧了,这商队里,也有县衙买的牛。
  每个村子都分一头显然不可能,但衙门也不是养牛的地方啊。
  柳承便举荐了自己的准岳父,他本就是远近闻名的牧户,让他先代管一段时日岂不正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