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福禄拜了师们,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有些老人自然要打听打听,梁半仙儿是怎么了?
  梁愚耐心的回答,不管人家买不买。
  梁半仙儿在家给叶堂远传授经验呢。
  县城这一片儿的人家,他多年来也摸出点门道儿。
  得知叶堂远跟周地主家的小子合伙卖酒,便说了些要注意的小事。
  他愿意说给堂远听,是担心孩子年少,犯了谁家忌讳。
  堂远没想到梁师父愿意教他这些。
  谁家的主子爱喝什么酒,谁家的主子一滴不能沾。
  又不是血亲,这可算是大恩情了。
  临走时,堂远是真真正正把梁启同当作至亲长辈拜别。
  这纷乱的一年,临近结尾的时候,又发生了件大事。
  蜀王带着人打上门了。
  于亮跟何兆笙合力,查到的所有线索都指向蜀王。
  有人越界,手也太长了!
  马宗纬刚清点兵马,蜀王先坐不住了。
  大年底的时候发生战争,从上到下都别想好好过年。
  第 368章 军中订单
  一间酒家是在最乱的时候挂牌的。
  门口两句话,让人津津乐道。
  愿天下长治久安
  求闲时杯酒盏茶
  周清潭站在自家大变模样的铺子门口,搓着下巴左看右看。
  叶堂远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阿清哥,咋样?是不是看着气派多了?”
  周清潭点头又摇头。
  “气派有啥用?咱得赚银子。
  现在这么乱,咱的酒确定能卖?”
  叶堂远拍着胸脯道:
  “有我在呢,你怕啥?
  再说了,就算酒卖的不好,你家庄子里那么多产出,怎么也不算浪费铺面啊,你说是不是?”
  周清潭不想理他:
  “嘁~话都让你说了。
  咱们讲点实际的,来来来……”
  俩人钻进铺子里,忙活着裁红纸,写酒名。
  堂远见过很多地方的酒楼茶肆,谁家想要长远做买卖,都得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东西做招牌。
  要么是个啥祖传手艺,要么是特定买下谁家的东西。
  有这些经验,轮到堂远自己做招牌,肯定早早就规划到这一步的。
  俩人猫腰撅屁股的忙到八九成,本以为头一位上门的,得是周大地主的老友这种。
  咋也没想到,会是军中的人找上门来。
  “喂,小兄弟,你们东家呢?”
  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身前站着个精明的男人。
  个头儿不高,脑门儿挺亮堂。
  周清潭端着手笑道:
  “两位是想沽酒吗?我就是东家。”
  堂远继续忙着贴纸签。
  看着不像什么大单子,阿清一个人足矣。
  那个小个子的男人打眼这么一扫,搭在左手上的指头无规律动弹几下。
  “你有酒坊?”
  周清潭道:
  “酒坊倒是还没有,但是酒都是好酒,自家酿造的,没掺水。
  不信两位大哥随便开一坛尝尝。”
  那人一勾手,最初问话的人随手摘了一坛的塞子。
  用酒吊子舀了满满一下。
  周清潭为了个开门红,忍了。
  那人一大口下去,末了咂咂嘴道:
  “凑合事儿,就这吧。”
  堂远从一堆酒坛子里冒出头问道:
  “两位大哥,要多少?
  多买多惠的。”
  那俩人吓一跳。
  叶堂远个头儿还没那么高,藏酒坛子后边又好久没出声,还把客人吓一跳。
  “怎么个惠法儿?”
  大脑门儿的男人掀着眼皮看过去,那人还不是双眼皮,人家双眼起码有三层,够特别的。
  堂远从后边走出来,笑着一一介绍。
  盼儿去过一趟锦峦县,也发动她的脑袋瓜,琢磨了不同味道的酒。
  但毕竟那时候已经不算好季节,能选用的东西也太少。
  目前一间酒家能出售的,除了最基本的黍米酒,还有一个枸杞菊花酒最多。
  剩下零星几小坛,是盼儿和雅儿一起弄出来的。
  毫无疑问,里面自然是泡了药材呗。
  “客官看上了哪个,尽管先尝后买。
  小店童叟无欺,足斤足两!”
  那个大脑门儿的人奇怪的看一眼周清潭。
  “我说少东家啊,你家这个伙计,嘴皮子还不错。
  小子,有没有兴趣跟着我干?”
  周清潭和叶堂远对视一眼,都是好笑。
  周清潭道:
  “这是我兄弟,我们合伙弄起来的一间酒家。”
  “得,我多余问。
  这样,你店里有多少,给我算个数出来。
  哎,那个小圆脸,你直接算最后的价格。”
  俩少年直接愣在当场。
  堂远最先反应过来,但也懊恼于自己刚刚没出息的样子。
  不就是包场嘛,真是……太他娘的得劲啊!
  周清潭拿出以前买的茶叶,泡了一大壶给他们。
  堂远掏出磨的光亮的小算盘,噼里啪啦一顿吧啦。
  其实这店里有多少酒,叶堂远和周清潭心里门儿清。
  特意再算一遍,也是为了给人家看的。
  “两位大哥,我得多问上一句,店里的酒,您二位确定都用得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