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也不知道小六子在桃李庄还是在家呢。”
  堂远将双手背在脑后,眼睛看着天上还不太圆的银盘。
  菱角抱着胳膊,两条腿健步如飞。
  “刚去他师父那儿才几天?不可能回来的。”
  “二姐咱俩打赌呗?我有直觉,六子一定在家。”
  菱角很有兴趣的样子,笑道:
  “来就来,你说赌什么的?
  我可跟你说,赌注小了我不陪你玩。”
  堂远眨着亮闪闪的眼睛,思索一会儿道:
  “赌你手中那副双钺咋样?”
  菱角停下脚步,目光带着足足的嫌弃。
  “还惦记我的宝贝?
  就你这个身手,给你你都玩不明白。”
  堂远不服道:
  “你别瞧不起人,就是两个开刃的铁架子罢了,有啥了不起的?”
  菱角哈哈笑着说:
  “姐姐建议你啊,还是换一个吧。
  不就是钺嘛,回去借你耍。”
  “叶菱儿,别以为我打不过你,等我长大的……”
  “呵呵哈~你就是长八百年,天赋面前也还是要低头。”
  姐弟俩借着明亮的月色,穿行在山路上。
  说再多废话,也不过是路上无聊解闷儿的而已。
  再说菱角何尝不知,六子就算跟着他师父走进大山深处,也会想办法回家的。
  十六开始,柳承也会离开家,去走他的未来路。
  堂远抢先机,那就抢了呗,哄着他玩罢了。
  回程总要比去时更轻松,毕竟得到的还算好消息。
  况且八月十五这样的日子,对他们兄妹七个来说,要比过年还有意义。
  虽说隆重程度比不上,但那时候的记忆才更难忘。
  七个人整齐的很,过年的时候生活安定,有吃有喝。
  可就是忘不了,那年秋天,七个人捧着粥碗看月亮。
  十五这天晌午,福禄果然风尘仆仆地回来。
  这孩子跟雅儿站在一块,显得个头儿又瘦又小。
  盼儿见他的裤子上都是奇怪的针脚,心中更是疼的不行。
  “先回屋换身衣裳,你这套我给补补,这孩子,咋弄的这是……”
  福禄向上弯起嘴角,任由姐姐弄衣服拆头发絮絮叨叨。
  回家真好啊。
  收回来的麦穗干透之后,他们是选了没有露水的时候,用连枷敲打的。
  家里没有来得及做碾子,家家都急着用,粮食也不好等。
  福禄找了根合适的粗木,准备做一个先对付用。
  大哥这个办法太过费力。
  但是前院后院转了一圈,没找到二姐。
  “小七,二姐和三哥不在家?”
  雅儿回道:
  “他们啊,去锦峦县还没回来呢。”
  福禄正了脸色问:
  “去那么远干啥?出事了?”
  雅儿摇头,将最后一点干菜收到袋子里。
  “是何县令的事,听说穆先生他们俩都受伤了。
  大哥说,何县令当初帮过咱们,就让二姐他们去看看。”
  “哦,走了几天了?”
  “十一就出发了,算算脚程,也该往回走了吧?”
  福禄自己的话,今天肯定赶不回。
  唉……本来还想找二姐帮忙锯木头,算了,还是用笨方法陪大哥吧。
  第318章 回家过节
  盼儿补好了衣裳,就看见福禄站在尘烟里,用木叉子翻着麦杆。
  “六子~你刚换的衣裳。
  暴土扬长的不是白换了嘛!”
  福禄张不开嘴,摇着手示意姐姐他没事。
  三亩地的麦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总之每天带着弄一点,现在所剩无几。
  东边的偏房隔出来一间,就用来放粮食。
  自从秋收开始运粮回家,晚上听见的耗子磨牙声都多了。
  盼儿想要去找找哪里有卖猫的。
  那些好东西进了耗子的嘴,只会让它们越来越猖狂的祸害人。
  但是喂猫嘛,她反而很愿意。
  村子里没有人家养猫狗,镇上赶上运气好,或许有人卖自家的猫崽子。
  明月东升,菱角拖着堂远赶回家。
  看见自家开着的大门,和堂屋一点昏黄的灯光,堂远累到上气不接下气,但此刻觉得值。
  “大哥,我们回来了,有没有吃的,我能吃下一头野猪!”
  说话的当然是叶二姑娘啦,毕竟老三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房檐下的小木墩子上,坐着一溜的人。
  偶尔有眼神儿不好的蝙蝠,还要冲过来再打个转才飞走。
  这姐弟俩明显是紧赶慢赶回来过节的。
  盼儿连忙起身张罗道:
  “有,在锅里温着呢,足够你们吃到撑的。”
  鞋子不小心踢翻了木墩,也没赶上菱角冲向灶台的速度。
  雅儿和福禄紧挨着嘿嘿乐。
  堂远定睛一看,哎呦呵!咋这么多人?!
  他一进院就找了个干净的空地坐下,双腿自然叉开,手倒撑着地面。
  累,实在累死他了。
  要不是后半程二姐又拉又推的,他都要停在路上了。
  本以为只有自己人,黑灯瞎火的没注意。
  缓过劲一看,万成、长久、熊家兄弟俩、还有后院的徐娇娇、新搬来三家的孩子,以及佟丽姐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