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盖完偏房还没来得及整理荒地,熊里正带着人下乡了。
  取之于民的军需即为赋。
  按照每户户籍上的人口,每人需上交粗麻布十五尺,谷子一升,草三担。
  一担草约四十斤,一个月每个人晒够一百二十斤青干草,时间非常紧迫。
  而且这种收法,除了没生出来的和没断气的,不论男女老幼,均摊。
  福禄还要大半个月才能回来,干活的人只有六个。
  菱角:“姑奶奶辛辛苦苦俩月割草晒草,从牙缝里挤出来这么点,到头来还不够交税的!”
  雅儿耷拉着眉眼道:
  “你好歹有点东西,我跟五姐织的布,都在身上了,咋办呐?”
  叶青竹嘴里嚼着一根狗尾巴草,毛茸茸的草穗一晃一抖地。
  “一二三四下地割草,五七在家织布。
  你们俩呆丫头,人家要粗、麻、布~
  菱角也是,喂马的和喂兔子的能一样吗?
  一个个笨的呀……”
  柳承小心翼翼问:
  “大哥,这能行吗?不会被里正借题发挥吧?”
  堂远手抠着脚趾,大眼睛骨碌转个不停。
  第261章 凑草料
  论馊主意,还得是六子,堂远暗自可惜小六弟不在家。
  “哎,大哥,咱家镰刀也不够呀,四个人咋割草?”
  菱角:“那你啥意思?想留在家跟妹妹织布?”
  这嘲笑,有点过于直白。
  “二姐,你可以笑话我力气小,但是不能否认我是男人。”
  说着还比划比划自己的胳膊:
  “看见没,男人!”
  菱角不屑地嗤笑,瞳孔朝天。
  叶青竹:“好了别闹了。
  老三你什么想法?看看有没有搞头。”
  堂远往前伸着脖子道:
  “大哥二姐用镰刀,我跟承哥连根拔呗?
  你们想啊,他们收一担四十斤,根重叶轻。
  那鲜嫩的小叶子晒干了还能有啥?
  只要咱们藏的好,重量这不就上来了?”
  柳承深吸一口气,还没呼出来呢,菱角接话了。
  “老三,咱俩拔去,让大哥带老四用镰刀。”
  那眉飞色舞的样子,一看就没什么好心思。
  “叶凌儿,你最好别闯祸,否则自己擦屁股。”
  菱角撇撇嘴:“嗯嗯,我自己擦,不用你老人家操心。”
  叶青竹指了指菱角,这个死丫头,就是仗着自己存那一棚子干草。
  再着急的事,也不能点灯熬油地干。
  叶青竹硬是抢了油灯,才把盼儿和小七赶回去睡觉。
  傻丫头啊,熬瞎了眼睛也不能一宿就织成三匹布。
  翌日,刚过丑时就有人生火做饭。
  盼儿起的不早不晚,大锅里青菜汤开锅,放上一小撮盐,灶下灭了火。
  天气太热,一口热汤都喝不下去。
  鏊子摆在院里,架上木头升温。
  煎饼水分少,容易存放。
  接下来一个月恐怕要比种地时候还忙,盼儿想来想去,也就是做煎饼能稍微省省力气。
  家里其他几个陆续起来洗脸,锅里的汤温热时,盼儿那边刚好结束。
  兄妹几个站着吃东西,煎饼里卷了小白菜和葱,噎着了喝口汤顺一顺。
  几乎都是嘴里食物还没嚼完,人已经拎着镰刀和扁担出发了。
  收来的麻线早就不剩多少。
  苘麻算是白捡的,做鞋和编麻袋用掉一些。
  留在家的姐妹俩不止一次感叹,顺手弄回来的苘麻,可真是救了她们了。
  盼儿:“咱们家一百零五尺,一匹三丈半正好。”
  两个女孩子还是比不上经年干活的妇人的,绩麻枯燥且无聊。
  感觉手上受不住就得停下来活动活动。
  喂鸡,喂兔子,或者上个茅房。
  织布的事儿,盼儿不算太急。
  只要雅儿能帮她准备好麻线,上了织布机她自己也能在月底前完成。
  现在就怕苘麻不够,所以前期两人把麻线弄得很细。
  后边感觉量够了,才让雅儿放开手脚绩麻,她则是开始织布。
  草料的需求量太大,出门的四兄妹算是抢着下手的。
  村里别的人家也得割草,一个不留神甚至都能跟人家头碰头,屁股撞屁股。
  没用几天,村子周边除了庄稼和树,一眼看去光溜溜的真干净啊。
  侯老爷子坐在大石头边歇着时,跟其他几个老头老太太还说起呢。
  要是年年都能用草料抵税,开荒的速度都能快上几倍。
  叶家那把旧镰刀给了佟丽,她想找福禄的,得知福禄不在,才找的叶青竹。
  说是镰刀能不能不还?她没钱买新的。
  叶家本来也没打算让她还,现在什么节骨眼儿,他们还真不至于把人逼死。
  菱角真的跟堂远俩人连根拔的,虽然速度不快,但是重量上的确很压秤啊。
  开始村里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叶家都是孩子,想也知道镰刀不够用。
  胡美芝那双眼原本是盯着叶家什么时候倒霉的,看见菱角和堂远用手拔也没多想。
  干一天活回家躺在炕上,身上还压着范传德呢,突然就哎呀一声。
  这一嗓子,差点儿把自己男人送走。
  范传德两口子白天没怎么累到,村里像他一样还有力气想点别的事儿的都不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