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可他现在只是个普通农家子。
  柳承很清醒,也摆得清自己的位置。
  制作笔墨的初衷,是想自用省银子的。
  三哥有心思售卖,他也想试试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给家里多谋一个进项。
  经历几个月的折腾,结果不尽人意。
  令柳承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支持他继续做下去。
  这是个耗时且费钱的营生,他们从一无所有走到今天,甚是不易。
  “我还想着,今年要多开荒多种地呢。
  笔墨纸砚不是百姓生存必需,都想放弃了。”
  叶青竹沉吟道:
  “荒地的事儿,我也想过了。
  宁可地少土好,不必弄那么多薄地。
  咱们量力而行就是。
  老三、老四,你们俩还是先照着自己的想法来。”
  菱角盼儿在边上听得昏昏欲睡,这几天锄地挺累的。
  柳承还想在说什么,堂远撒泼耍赖。
  “承哥~你可坚持住啊。
  咱就是说,有什么需要兄弟出力的,你尽管指使!
  我那边下家都找好了,兄弟能不能攀上棵大树就靠你了。”
  菱角打着哈欠道:
  “人家就是给你个机会,也没说就你不可了呀。”
  堂远反手就是一巴掌盖在菱角嘴上:
  “二姐你困了,睡吧睡吧啊~”
  菱角扒拉开堂远的臭爪子,拉上盼儿和小七回自己屋。
  堂远非要跟柳承挤一个被窝,后来柳承烦不胜烦,答应堂远一定会坚持到最后才被放过。
  万成进山几次,除了打猎换银子度日,还有就是帮柳承找找雄鹿脱下来的鹿角。
  活鹿的鹿角是好东西,多被权贵拿去入药,或者医药世家收藏,柳承也用不起。
  但是春夏期间雄鹿会竞争,打架脱落的鹿角遗落在深山,还真被万成捡到过。
  柳承看不出这东西掉下来几年了,只希望能熬得出鹿胶就好。
  用锯子将鹿胶锯成厚片,去皮,以河水浸七日,熬煮一昼夜,滤滓留胶汁入盘。
  静候三五日阴干凝固,干而未透,脱模切块继续阴干。
  等鹿胶干透,置于透气之器物储存。
  鹿胶亦可做滋补之药服用,只是柳承是准备拿鹿胶仿做松烟墨的。
  早晚下地时,柳承和盼儿也跟村里的老人们打听些事。
  今年春夏少雨水,很多人都说今年怕是要干旱。
  大湾村傍水而居,就算真是大旱之年,也不至于把人畜渴死。
  只是地里的粮食可能保不住寻常年的收成。
  村里别人家锄地,叶家也锄地。
  别人家间苗,他们也学着间苗。
  眼睛看会的,手上也能模仿七八成,但是脑子里,心里大多都不懂。
  柳承的鹿胶收好之后,便提出要去趟丰泽镇。
  “大哥,既然毛笔和第一批墨已经做出来,我想去丰泽镇见见柏里正。
  他既然手中有这方面的书籍,一定也是专研过的。
  请他指点一二,没准儿能省下不少功夫。”
  叶青竹手上在编一个大肚小口的鸡笼,手上不停,脑袋里却转开来。
  “应该去一趟的,当初不是答应人家的吗?
  虽然品质差,但是咱们得按照约定送给柏里正笔墨。
  另外我还有个事儿交给你,不知道柏里正那边有没有教人种地的书?
  若是有,你好言请求借阅,回来讲给我们听听。
  若是没有就算了,绕个远去看看六子吧。”
  关于杂记话本,他知道肯定有的买。
  经史子集,柏里正应该也有藏书。
  但是写什么种地的,他还真是不清楚。
  “大哥放心,要是没有别的事交代,我就让盼儿称粮食了。
  明日起早出发,最少要在丰泽镇耽误一天半天的。”
  叶青竹:“嗯,你要是不确定归期,把手头上的活交代清楚再走也不迟。”
  第255章 四国并立
  柳承也怕自己遗忘了什么,回房间检查整理。
  选了两支远山云雾紫毫笔,一块还看的过去的墨锭。
  盼儿准备给他做路上的干粮,问他出门几天。
  柳承:“你按照五日的做吧,我还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对了,把六子的口粮称出来,我要绕到桃李庄去看看他。”
  盼儿手脚利索地做着野菜团子,嘴上也没耽误说话:
  “四哥,你到丰泽镇问问荞麦多少钱。
  要是便宜,再订上二百斤,磨成面能吃得久一点。”
  “好,我等会儿多带上一点铜板。”
  “啊对了,还有六弟。
  我多做一点,四哥你分给六子一些。
  也不知道他在梁家能不能吃饱。
  你要是早点说,我还能跟小七给他赶出一套衣裳。”
  柳承:“下次还去呢,最近多忙啊,哪有空给他做衣裳。”
  盼儿:“不做也行,把三哥你们俩的带去给六弟呗?
  地里的活儿还有两三天就能干完,到时候我给你们做新的好了。”
  柳承:“咱家啥时候能衣裳够穿呐……
  小七?你过来一下。”
  雅儿耐性好,让她选毫最合适。
  柳承将家中的各种毛分别放好,有一个单独的小架子。
  兄妹俩说清楚毛料的事,基本就没什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