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他又不是小孩子了,至于连吃喝拉撒都叮嘱这么详细?
  桃李庄是个大庄子,两百多户人家分布在桃林之中。
  接近桃李庄时,远远就能看见成片的果树。
  这个季节,杏花和桃花还剩下零星几枝开着。
  花也有懒惰的,踩了春天的尾巴,粉白嫩禄相映。
  进了村子还有不少李子树,小白花开的很热闹,挤擦擦挨在一块。
  堂远不自觉地吞口水,这么多果树,桃李庄的人真是好口福。
  福禄微微侧目道:“三哥,注意脸面。”
  堂远不在意道:“又没人认识咱,我闻闻花儿香咋了?”
  福禄戳穿他:“不是吧?不馋果子吗?
  再说了,以后我要是留在这学艺,你不是丢了我的人?”
  堂远那对眉毛像两条虫似的动:
  “六子,待会儿见了人你得好好表现。
  你过不了梁半仙儿的关,丢你三哥的人。”
  福禄嘴角微微撇了下道:
  “那我要是过了呢?”
  堂远露出两排牙笑道:
  “哎呦呵呵,那还用说?
  三哥一准儿月月来,每个月三五趟也不嫌累的。”
  福禄眼神斜斜地飘向一边:
  “你看我,还是看果子熟没熟?
  摸摸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兄弟俩穿梭在果林之中,桃李庄简直不像人间村庄。
  林径,落英,双少年。
  桃李庄主要是两大姓,李姓居多,梁姓略少。
  梁半仙儿家居住在桃林深处,两个面生的俊俏少年走在村子里,都在打听这是谁家的亲戚?
  等到了梁半仙儿家门前,青砖碧瓦,已显出陈旧之感。
  青苔石阶两三层,木门上有两个磨光滑的铜环。
  堂远先帮福禄整理一下衣领和头发,用袖子给他擦擦额头的薄汗。
  左右看了看,六子的衣裳磨损不大,这套还没什么补丁。
  然后自己又把挽起的袖子放好扯平,抬胳膊蹭了蹭脸,这才提气上前叩响木门。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开门的是梁愚,梁半仙儿的儿子。
  堂远笑着打招呼:“梁大哥,好久不见了。”
  梁愚自然难掩惊讶,又很快反应过来侧身请人进院。
  “我记得你,卖熏兔的,你是哥哥还是弟弟来着?”
  “梁大哥叫我叶三儿就是,这是我六弟福禄。”
  福禄伸出手行了个不太标准的同辈礼。
  “梁大哥好。”
  梁愚虽然天资愚钝了些,但是眼力还是够的。
  福禄双手上的茧和疤,都在他熟悉的位置。
  “叶三弟今日登门是?”
  堂远将礼物放在院中的石桌之上,笑道:
  “来拜见梁先生的,不知他老人家是否方便?”
  先生?这称呼不该在他们家出现呀。
  梁愚向正房看了眼才低声道:
  “那可能不凑巧了,祖父身子不好,父亲已经守了四日。”
  堂远的表情连一丝波澜都未起:
  “这样啊,那我们更应该探望一下梁爷爷了。
  梁大哥放心,我们不会打扰梁爷爷的,就进去看一眼。
  再说上门一趟,本来也应该见过长辈。”
  梁愚犹豫了一会儿才道:
  “那好吧,不过你们得在这等我一下,我要进去跟父亲知会一声儿。”
  “劳烦梁大哥了。”
  福禄凑到三哥身边问道:
  “怎么没看到其他人?不是说梁愚都有儿子了吗?”
  堂远道:“消息不能错,可能刚好不在家呗。”
  几句话的功夫,梁愚出来招手请他们入内。
  梁家的小院跟大湾村的不同,一看就是请人专门建造的。
  院中有石桌廊亭,房子构造也不像他们的泥坯草房似的大开大合。
  进门拐进梁老爷子的卧房,一道屏风,隔开小暖炕和雕花床。
  这风格,有点融合南北的意思。
  此时梁老爷子依靠在床边坐着,身上搭着薄被。
  梁半仙儿搬了个方凳坐在床边,以便随时照顾老爷子。
  堂远带着福禄进门,梁老爷子和梁半仙儿的视线都看过来。
  梁愚刚才进门说了叶堂远带着礼物上门之事,在梁半仙儿看来,应该是小孩子有什么事求他。
  等两个孩子见礼寒暄后,梁半仙儿问道:
  “你们有事直说就行,外边桌子上的东西拿去退掉吧。
  你们兄弟出来摆摊儿,家里应该也不宽裕。”
  堂远不慌不忙道:
  “梁伯伯,小侄带着弟弟上门,确实有事相求。
  您不妨先听完,再决定那礼收不收。”
  梁半仙儿道:“你说就是。”
  堂远顾虑道:
  “梁爷爷是否要歇息?需要我们去外边说吗?”
  梁老爷子摇摇头,稀疏的白胡子颤了颤。
  堂远道:“梁伯伯,今日登门确实冒昧。
  但是我们带着十足的诚意而来。
  我这个弟弟,是个喜欢刻木头的呆子。
  过年买回去的桃符,他闲来无事就盯着看到出神。
  我也知道您这是家传的手艺,肯定不会外传。
  弟弟央求我好些日子,就想见见您。
  我也是没办法,这才……”
  福禄在心里撇撇嘴,三哥的确能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