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当然那个时候的孩子们也想不到这些,菱角在前边拉耧车,柳承在后边扶正。
  北边的小麦耕种稍微深一点,但是为了好出苗,也不会太过向下。
  点臂,如它的名字,适合点播种子。燕北目前只有平地豆类、高粱,山地的小麦等禾类作物适合使用。
  另外四副点臂如何分配的,叶家没有参与。只见卢家的老大就在使用着。
  堂远和盼儿在另一侧用锄头铁镐这样的工具开浅沟,福禄手撒麦种,雅儿和长久走在垄沟里,后边拖着滚木。
  福禄走在堂远和盼儿中间靠后,正好一把种子左右两下用光。
  他们这样的方式最原始,开沟的人经常累到抬不起胳膊。堂远和盼儿走一截就得歇一会儿。
  今日是大哥最后一天出工,所以堂远等临近未时还要出发去县城方向接人。
  本来菱角是想用车把大哥拉回来的,遭到全家人的反对才作罢。
  大哥也是要脸面的,这一路回来被人看在眼里,以后还怎么在野鸡岭混?
  如果是驴车牛车,他们绝对不拦着,可是当妹妹的去,不太合适啊。
  算了,走就走着吧,村里人结伴同行,还有堂远去迎接,应该没什么大事。
  大哥到家该是半夜,二十四到二十六三天禁火,肯定不能吃大油大肉的。
  盼儿只来得及提前做菜团子,顺便煮了六个鸡蛋。
  一天下来,小麦种下去一大半,但是同样的,卢家五亩地,不到一天就种完了。
  几人差不多是蹭到家的,累到抬不起脚。
  冷锅冷灶,腹内空空,还有力气的就洗手帮忙摆碗筷。
  长久陪着福禄收拾农具,把麦种抬到通风干爽的地方。
  “哎,你弄那个木筒子,真有那么好用?”
  福禄道:“我做的那种自然没有这么轻便好用,但是燕王府的大人们做了改进,想来是不错的。”
  长久意动道:“咱家啥时候种黄豆?我也想试试。”
  福禄摇摇头:“不确定,看大哥回家有没有别的安排吧。”
  长久:“你说,我家那一亩地种黄豆咋样?小麦种子换给开荒地呗?”
  第232章 留宿
  福禄翻白眼都嫌费力气:
  “随你,找二姐去,不打你才怪。”
  长久缩了下肩膀,暗自摇头,可不敢,二姐那一巴掌,会缓解他对爹爹的想念。
  洗脸洗脚,吃饭刷碗。
  虽然这几天很累,可一个月没见大哥,他们都在强撑着等待。
  堂远一直走出去三十里才接到人,远远的一大群,看着没一个人样。
  回家的路有远有近,实在太远的,有选择住在大通铺熬一宿的,也有找了人家借宿的。
  明日清明,一般人都不会在外留宿。就算不扫墓上坟,也都是在家不出的。
  邵怀筠就带着陆炎和陆风厚着脸皮跟叶青竹回家,叶青竹不疑有他。
  “家里没啥好东西,不嫌弃就多住两天。”
  陆炎笑道:“好你个叶青竹,咱兄弟住到你家是觉得情分还凑合,你跟我们扯什么吃的喝的?
  寒食节谁家不都差不多?你就只管带路。”
  叶家收留路远之人,同村的也有半道跟别人走的。
  总之一场徭役过后,多少都能交到外面的朋友。
  堂远迎到大哥时,真想把人背上就走,太瘦,太黑,只一双眼睛看着很有神。
  叶青竹背着变了色的包袱,跟身边的陌生年轻人相谈甚欢。
  “大哥,我来接你回家。”
  叶青竹三步并作两步,照着堂远的肩轻轻两拳。
  “这么晚你还出来干啥,我这有人结伴呢。”
  虽是轻责,但脸上笑意又实在明显。
  叶青竹介绍邵怀筠三人给弟弟,并叮嘱他先一步回家,让妹妹们多准备三人的吃食。
  本来盼儿做的煮鸡蛋,一下子三个外人,肯定不能给他们吃这个呀!
  不能生火,还能吃啥?还是赶紧回家让盼儿想办法去吧。
  堂远又扔下大哥,抢了他的包袱快步回返。
  气喘吁吁到家大门口,堂远就喊盼儿起来准备吃的。
  本来还以为大哥回来了呢,一窝蜂挤出不少人,连瞌睡都醒透了。
  结果堂远送了这么个消息,菱角都纳闷,大哥不是随便往家捡人的性子啊,啥情况?
  原本叶青竹也不知道的,不过睡醒一觉就明白过来,人家是打算学大户人家玩联姻那一套,还挺豁得出去呢……
  堂远比他们也快不了多少。留给她们准备吃食的时间不多了。
  下地窖拿萝卜的,用小碟子准备酱的,忙得脚不沾地不说,还打算去人家借被褥。
  他们家可丁可卯的几套,人家长久都是自带铺盖卷。来三个,怎么住啊?
  盼儿切菜,雅儿清洗,柳承和堂远重新安排一下家里的兄弟姐妹。
  柳承:“这样,福禄长久一个被窝,三哥咱俩挤挤。
  西屋你们谁一起睡啊?匀出来一套不就够用了嘛。”
  这边刚准备妥当,村口已经传来隐约说话声。
  门外在互相道别,好像不止自家要招待外人。
  等叶青竹领着人进院,门口站着七个孩子。
  要不是有外人在,这几个还不一定怎么心酸落泪呢。
  就算是现在控制情绪,那眼,那表情,心疼都快溢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