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他们觉得时间漫长,其实从事发到现在也没多久。
  盼儿感觉自己在做梦,梦里面好多人在吵。可是家人都不在。
  怎么会把她一个人丢下呢?
  胡美芝的声音好烦啊,她怎么还不住嘴!
  雅儿看见五姐的小拇指指尖动了下,眼泪差点掉出来。
  “五姐?醒醒啊。”
  轻柔又紧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是小七。
  可是她人呢?
  “四哥,你看五姐的脸色,好像没那么吓人了,是不是?”
  柳承看看雅儿的,再去看盼儿,还是苍白的。
  “有吗?我好像看不出来。”
  盼儿的睫毛动了动,四哥也在,真好。
  菱角带着人走遍小村子,打听哪里的郎中比镇上近,问谁家老人见识过这样的事儿。
  最近的郎中就是镇上的,得知已经让家里的小子去请了,都说这事对。
  不过在家的老头太太太们也互相搀扶着出门,听和看是两回事。
  小孩儿能懂啥啊?得过去帮着瞅瞅。
  如果是三伏天,还能说暑气重。
  现在才正月,进个地窖咋就这样了呢?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堂远,菱角几人腿脚快,抄近路又从篱笆墙那儿跳进后院。
  家中已经站了不少人,对躺在地上的盼儿指指点点。
  有的觉着他们可怜倒霉,也有说风凉话的。
  福禄见二姐已经在发火的边缘,只得劝她先去看看五姐。
  半年多相处,村里九成人还是好的。
  一两颗老鼠屎,大不了以后弄出去。
  福禄出面把围观的人请走,既然不能帮忙,少站在院子里添乱。
  “大家请回吧,今天家里乱着呢,没人招待大伙儿,等我五姐好了再来串门儿。”
  福禄语气如常,就是个担心姐姐的小孩儿。
  不过也确实该回家做饭了,三三两两的人离开。
  等年纪大的那批人到叶家,听着喘气声都不对了,可见是着急走两步路累着了。
  对这样的善意,几个孩子是感激的。七手八脚寻了凳子安顿几个老人坐下歇着。
  年纪最大的是侯老爷子,拉着福禄问到底咋回事。
  福禄也不是很清楚,又把妹妹喊过来。
  雅儿眼睛红红的,口齿清晰说了经过。
  他们叶家自己挖地窖,侯老爷子还真知道,他家侯腾还带叶福禄跟万长久去看过呢。
  早前没听说大湾这地方地下埋啥啊?别人家都好好的,咋就孩子们出事了呢?
  雅儿:“……我要是第一遍过来看出不对就好了。
  地窖的盖板盖着呢,我也不知道五姐被憋在里头了呀。”
  小丫头无意说的话,小年轻可能注意不到,但老人们经历的多呀。
  侯老爷子问:“你家地窖一直盖着?”
  雅儿忍着哭意道:
  “不是防着耗子跑进去吗?再说敞口菜就冻坏了呀?”
  徐婶子哎呦一声:
  “这一家傻孩子!也怪我,住这么近咋不知道过来看一眼呐!这可咋整啊?”
  福禄紧张地问:
  “侯爷爷,人下窖,不能盖盖子吗?”
  侯老爷子悠悠叹道:
  “孩儿啊,死人才盖板埋土坑~
  地窖为啥留口?那是给活人喘气用的。
  老一辈传下来就这样,下地窖送东西也好,拿菜也罢,地窖口不能盖呀!”
  村里年轻人出去一批服役的,还有一批进城找短工的,留村里的都是走不开的。
  听侯家老爷子这么一说,年轻的几个还真恍然大悟。光知道这么干活,为啥这样?
  问自家老子老娘,不耐烦了就说不知道,这么干就完了。
  侯老爷子道:“小丫头可能是在里边憋狠了,放外边儿躺一会儿,可能就缓过来了。
  老头子不是郎中,看不出来你家孩子轻重,等郎中吧。”
  太阳西沉,寒气上涌。
  堂远带着郎中回来时,有几家烟囱都开始冒烟了。
  人还躺在后院,前后门都开着。
  郎中上前蹲地把脉,一番查验下来,确认孩子没大事。
  “躺两天,好好睡觉,别让她干活,少生气。”
  柳承见郎中药箱都没开,一下子着急了。
  “你不给我妹妹开药吗?”
  郎中语气不急不缓:
  “开什么药?大户人家用各种名贵药材调养身子,庄户人家,我开了你们也拿不出药钱。
  给她吃点儿好的就了不得了。
  是药三分毒,可别啥都吃。”
  还真是。
  “行啦,把孩子背进去吧,养两天就行。
  我说你们家地窖是谁给挖的?是不是通风口堵住了?”
  菱角连人带被子把盼儿抱在怀里,此时站在原地跟剩下几人面面相觑。
  福禄疑惑道:“啥是通风口?地窖是我们自己挖的。”
  郎中哪儿还不明白,应该舍不得钱吧,胡闹又有些无奈。
  第212章 脱离危险
  “现在才出事儿,还真是你们命大!
  闷了一冬的菜,下地窖还不敞开盖板,里面尽是浊气,七尺壮汉都得倒在里边。
  密闭的深坑都没有阳气儿,能不出事吗?”
  菱角的手紧了下,差一点儿盼儿就死在里头了。
  郎中越说越来气,这家人得心多大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