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找个刮风天背风而站,用小簸箕颠上几下就干净了。
  平整土地的事儿没用上堂远柳承,两人依言去远一点的村子收麻线,顺便打听谁家有余粮。
  虽然普通人家剩下陈粮的可能性不高,不过问上一嘴的事儿,就是求那么个万一罢了。
  九月二十一,霜降。
  早晚越发的冷了,如果不是烧着热炕,就他们带过来的几个薄被,压上几层都不够御寒的。
  东屋大炕上,万长久盖的是皮子。他家别的不多,但是皮子骨头什么的还真不少。他是见兄弟受冻的人吗?
  本来一铺一盖,匀出来盖的分给叶青竹三兄弟,他跟福禄盖了原本的褥子。原来的薄被就匀出一套给西屋姐妹几个。
  白天还是有一阵热乎时候,若不是树叶随风哗啦啦地掉,跟开春的暖阳似的。
  盼儿几个在园子拔葱时,听见远处有锣声。没多久村里人声鼎沸,都不用出门就能听见嚷嚷着收粮交税的。
  菱角撂开手就上山去找大哥,家里的黄豆还在那儿立着呢,也不知大哥要交什么上去。
  等叶青竹回家,村里早已经摆开架势。
  熊里正坐在一边盯着粮食过斗,还有一个拨算盘记录的书手。
  左手边是厚厚一摞册子,上边是整个野鸡岭镇各户人丁田亩情况。
  正在书写的是各户应交秋税数量,叫到谁家,户主上前确认无误。
  粮食过斗,布匹抽检。一切没问题再由户主按下手印。
  野鸡岭镇住户分散,有些好地方早早有人聚成村落的还好走一些,像是大湾这样的地方距离近也行。
  有些甚至七拐八绕住在山里,这样的也得里正带人去收了粮布后统一押送县衙户房。
  过斗的是两个壮汉,刚忙活开就脱了外衣只着短褂。
  运粮的板车民夫都是各村临时征调,从村里到镇上,再从镇上到县城。
  走过一趟,能抵免一份人丁税。
  每隔几年就要轮到自家,相对来说公平的很,是以大湾没人会在这方面争抢。
  点了谁家出壮丁,户主来决定是老子去还是儿子去。
  叶家排在末尾,前边的人家连年开荒,地头东一条西一块的核对起来稍微久一些。
  叶青竹回家一趟,让菱角几个帮忙装上谷子扛到村中。
  再出门时不得不带上万长久,没办法,万猎户走的时候留了银子的。
  此时人赶不回,叶青竹便告知万长久一声。
  交银子交粮对于万家来说早就不用商量,他们无粮可交。
  但是万家的男丁需在场,万、熊两家有旧,过场还是要走一下的。
  先排到的自然是万家,交过税的人家还守在一边,等着今年点户运送呢。
  这么一看,万长久一个孩子,加上八竿子打不着的叶青竹半大孩子,这不是胡闹嘛?
  熊里正应该是知道万家的情况,对登记造册之人点头示意。
  程序照常,只不过该户主按手印的地方,换成了里正、叶青竹代交、万家子长久联保确认。
  周边围着一群人议论纷纷,万猎户怎么回事儿?也不知道算着日子进山,扔下这么重要的事儿就不管了?
  叶家有精怪附身是怎么?万猎户把儿子家财都托付给他,怎么一个村住了这许多年,还不如来了几个月的毛孩子可信?
  熊里正怎么不管呢?就不怕担了什么责任?
  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万家的税以银抵粮布,叫到下一家。
  最后到叶家时,家中地少,且今年无麻。
  书手也不是第一年被里正叫来干这个,噼里啪啦拨动算盘,嘴里也没停。
  “叶家薄田三亩,大湾村北山下行序二十九号,今交税粟一十二升。”
  叶青竹:“无误,请过斗。”
  菱角帮忙将袋子提过去,那两人称出对应数量报数示意。书手继续下一项。
  “人丁杂税今年暂免。无壮丁,税布减半,落户晚于春播,再半,需三丈,交布交银?”
  “交银。”
  “时价一匹三百六十文,叶家税银两百七十文抵税布。”
  叶青竹掏出铜板,数处两百七十个递给旁边负责收银子的。
  等书手落笔吹干墨迹,自觉按上手印。
  卢换在人堆里阴阳怪气:“一大家子人,就交这么点税,哼~”
  卢家祖孙三代才比叶家多两人,但是青壮多,田地多,要交不少东西。
  没什么结余的人呐,就怕对比。
  干活的时候叶家几个孩子跟人家一样汗流浃背,交税的时候再看就一点点。
  心里不舒坦的又何止一个卢换?不善的目光若有似无落在叶家兄妹身上。
  按规矩,叶家结束,里正就该点名征车调人离开。
  这么一句话出来,场面有很微妙,熊初默没急着挪屁股。
  菱角嗤笑道:“有些人的俩眼珠子就是瘸的,偏的。
  只看见我们交的少心里不是滋味,咋就没算算,我们一家子年纪加起来一共不到耄耋。
  三亩薄田六月才下种,最小的七岁,干着跟大人一样的活儿。
  呵~不比有些人光长岁数不长脑子,天天盯着我们一家没爹没娘的,有那闲工夫不如去山上抓兔子。”
  叶青竹没有阻拦菱角,他们家再闷声干活儿,下次就不一定惦记他们什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