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俩人对视之时,隐约听见几只乌鸦飞过。
  福禄过来喊两人洗手准备用饭,到了近前发现三哥还在里正怀里。
  嘴一哆嗦,来了句:“你们吃呱不?”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僵局,两人齐声问什么瓜?
  “呱呱叫的蛙,快好了,吃吗?”
  熊初默:不吃我等啥呢?
  叶堂远:这小子是根木头精不成?
  “里正叔,咱们洗洗手这就上桌吧?我跟您说呀,这种地的事儿我现在才明白,深不得浅不得,急不得慢不得,天时地利人和呀……”
  熊初默眼睛向福禄斜了斜:怎么还说?
  叶堂远:“我就纯粹说说种地的事儿,反正我也不懂,胡说八道呢。”
  熊初默:我想给你两脚!
  饭菜上桌,色香齐备。叶青竹作为老大以水代酒,谢了里正的照拂。
  能落户大湾的人家,都是筛选过了。别看白狐狸总是抢他的,但是什么人能抢什么人不能抢,那个老小子比狐狸还精明。
  叶家这几个虽然底细难查,但是品行都经过考验。
  “青竹啊,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你家兄弟新做的这个农具,一时半会儿不能卖。”
  桌子上静悄悄的,福禄渐渐低下头,掩住双目中的情绪。
  “听我说完,咱们在燕王封地,遵的就得是燕王的规矩。吃了这顿饭我就上路。”
  “啥?!”
  “叶凌儿,安静听着!”
  被菱角的惊呼打断,熊初默也反应过来这话不太对味。
  “我是说,我连夜出发去燕南!
  我回来之前,不管家中有几个,搭进去多少银钱,不能用也不能卖。
  叶青竹,我信你人品,所以这段时间我不安排人看守。
  但是你记着,活动说话如常,唯独忘了那个东西。”
  叶青竹向里正保证家中不会泄漏,虽然不知道一个种地用的东西有什么可紧张的,但是听一方政令还是懂的。
  正事谈完,熊初默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又恢复到平易近人,甚至招呼桌上几人尽快吃肉。
  他一个人吃得酣畅淋漓,叶家七个味同嚼蜡。
  吃饱喝足,熊初默揉着胀起的肚子,夸赞盼儿做菜的确很有特色。
  送走熊里正,一家子坐在还没收拾的饭桌上沉默不语。福禄不太确定地问大哥:
  “是不是,我又闯祸了?大哥,要不然,你把我这双手砍了吧?”
  “胡说!”
  叶青竹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碗里剩的汤都震洒出来。
  随后又软了语气:“六子,你看着大哥,这不是你的错。”
  福禄:“可是,我这双手,总是给家里添麻烦。”
  柳承抓住福禄一只满是伤痕的手看着:“六子,这双手做了许多兄长做不到的事。
  它是你的天赋,将来就是你安身立命的本事。”
  菱角也走过来,用两指提着福禄另一只袖子:
  “六子啊,咱就是生来弱小,不懂这个世道的规矩罢了。
  就算有错,也不止你我,这整个人世都是错的。”
  堂远:“别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这不见得是坏事,等熊里正回来才有定论。
  这几日该做什么照常就是,别忘了咱们是谁!”
  第135章 挖地窖
  叶青竹几人若是悲观,恐怕活不到现在。他们骨子里的顽强,就如开荒地的野草一样。
  七人将剩菜填进肚子,屋里留人洗碗,院里喂兔子铲屎浇园子的。
  兄弟几个商量着入冬之前也想挖一个地窖,村里家家都有,要储存过冬的食物。
  家中还想做个小石磨,燕北的面再便宜也是要花钱的,不如买了粮食自己磨。
  还有三亩地的庄稼没收回来,家中连存粮的地方都没有。
  总要早早准备出来,否则下雨阴天的,难道让粮食在外边放着发霉?
  粗粗一算,好多事都是迫在眉睫的,安排好先后顺序,便顾不上什么里正什么农具的。
  手上的活计干不完,每天忙得只剩吃喝拉撒睡。
  家中的兔子笼从两个增加到一排,那两只母兔子又开始跟公兔子打架,要不了多久又得生出来两窝。
  那六个很有默契地不断给福禄找事做,别人眼中的傻小子,心里什么都明白的。
  叶青竹带着福禄看了几家地窖,看着没什么难度的样子,就不舍得花钱请人挖。
  粮食少的人家,差不多就是长宽各一丈。若是地多人多,那就可以挖大一点。
  侯家还提点了叶青竹几点,最好找那种黄泥土地往下挖,既省力气又相对稳固。
  卢家的大哥也说,找那种向阳背风的地方。
  村里谁家都忙,能愿意告诉他们这些已经很好了。
  回了家,兄弟几人就在院子里找地方,西边有水井,按道理来说肯定不合适,别挖着挖着把自己泡了,还得毁了井。
  东边是住人的地方,不能离房子太近,否则住上几年地基容易下沉。选来选去,只能定在后院。
  后院不比前院宽敞,原定是在后边搭一个柴房的。
  盖房子时临时住的木棚子现在又装柴又装农具板车,存不下的东西都在院中扔着。
  也难怪熊里正来时看到那么多木头堆着,这要是有个柴房,好歹能收在避人视线的地方。
  选定了位置,叶青竹带着人手,先挖出一个三尺多的竖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