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叶堂远叹了口气道:“好,三哥答应你,一定会想办法将你做的东西卖掉,换了铜板回来,你要请三哥吃什么?”
福禄将小篮子塞进叶堂远手中,转身平平道:“三哥还答应帮我捉一只大乌龟呢,以后再说吧。”
“嘿~你这小子!”
两人并未在家空闲多久,孙二喜来找他们去海边。离年关越来越近,置办东西的,做新衣的,打扫房屋的多。
像孙二喜这样半大不小的孩子,一年得不到几天闲散,孙大强跑外边的事儿,赶海收拾海货就是他的事。
三人结伴出发,路上还碰见几个村里人。叶堂远不常来海边,如果是临照县城,家里没人比他熟。
叶家兄弟俩还挺奇怪的,老三只捡自己认识的,老六专找不认识过来问他。孙二喜想,若是他也有这么小的兄弟,应该也会像叶小六一样,不用起早贪黑干活不说,对外面的东西充满好奇吧。
福禄还是会捡奇奇怪怪的东西,在孙二喜看来,这出门一趟,叶小六就是个凑数的,有用的东西没几样。
堂远看出一点门道,六子想要找个别的出路,那就随他好了。家中生计有他们撑着,想要吃饱饭的目标已经初步达成,用几年积攒,他们也可以买一艘船出海。
县城齐善堂,雅儿将洗干净晾晒的海螵蛸和自己烤制过的都摆出来。
这东西越大,越完整,品相越好。炮制过的那些,看着处理的也还行。掌柜的拿起来对着光观看,用指关节敲敲,又用指甲刮一点粉末放在舌尖。
“嗯,还不错。小姑娘,这手法谁教的?”
雅儿只能推说是兄长教的。哥哥曾说,手中的那个小册子,除了自家人,谁也不要告诉。
“药材我收下了,这些简单晾晒的,算你五文钱一两,炮制过的,八文。”
“谢谢掌柜的,我相信齐善堂,直接算好价钱就是。”
姐妹俩都高兴的很,原来准备扔掉的东西,现在能换钱了,当然高兴。
第70章 骨头值钱
比较小的墨鱼骨她留家中准备自用的,既然现在手头稍微宽裕,以后还是得留些品质好的。钱是赚不完的,但是好药材可遇不可求。
雅儿把家里大一些的墨鱼骨全都带来了,晒好的有四斤八两,烤制的都是比较小的,也有三斤多。没想到这样的也值钱,雅儿有点犹豫,要不要把家里的都拿来卖掉。
掌柜的正在算账,小姐俩在角落咬耳朵。
“五姐,要不回家再拿一趟?”
“别着急,这东西差不多每天都有,家里那些你磨好的,万一有什么直接就能用。
现在家里暂时不缺钱,还是别卖了吧。”
“那好吧,我听你的。”
收了四百八十文,两个小姑娘高高兴兴拐去米粮铺子。这一趟不止将米缸填满,还买了惦记许久的铁锨和锄头。
药铺的伙计还纳闷呢,最近掌柜的怎么收了许多止血和退热的药呢?
回家路上碰见菱角,姐妹三个一起回家。听说墨鱼的骨头真值钱,菱角信誓旦旦保证,以后再杀鱼一定小心再小心。
雅儿烤制的鱼骨里,有很多个头不小,但是菱角下刀太狠,长长一道沟,卖相不好。
等海边的兄弟四个也陆续回来,都夸赞小七也能为家中赚大钱了。
只有沉默的福禄,心中更不是滋味。哥哥姐姐也就算了,等他长大可以追。现在比他还小的丫头竟然也长本事,只有他还什么也帮不上。
习惯了福禄的沉默寡言,大家也就没注意小男孩儿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叶堂远重新在北街摆摊那天,小买卖迎来一个意外的小火爆。自从同心圆子赚到钱,周边的摊位也有眼红的。
尤其是那个邋遢的胖大婶,眼红的厉害。第一日见里边没出摊,拐弯抹角的不知道说了多少风凉话。
第二日还不见人,胖大婶就有了别的心思。不就是鱼肉嘛,不就是丸子嘛,当谁没吃过肉怎的?临照县这地界,还真没少过鱼吃。
第三日的时候,胖大婶就吆喝开了,说是自己也加了新吃食。你有新东西卖不稀奇,讨生活的谁不想多赚钱呢?
但是你学人家孩子做鱼丸,那就太不合适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万一叶三哪天回来,见着了还不得两家干仗啊?
鼎香楼喝酒的爷才不管这个,吃惯了的,隔几顿就想啊。叶三要是一直不来,爷们不可能只等着他。
第一天,胖大婶笑的合不拢嘴,要不是她腰不行,真得多准备一些。这姓叶的小子,不知道截了她多少财运。
第二天就没那么好运气了,整整一天,胖大婶一个鱼丸都没卖出去。周边有跟叶家交好的,嘴上敷衍宽慰着,心里可在看笑话。
真以为叶家那几个孩子是简单的?在北街,没两手早就撤摊子不干了!
叶堂远重新支起摊子的时候,鼎香楼那边早有人盯着呢。忙过一波,就有人小声跟叶堂远讲了这几天的笑话。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当初五妹做这个的时候,他就说了配方的问题。只要他们手里的方子不漏出去,这世上想要蒙对所有材料,哼哼,可能性有,恐怕要很久吧。
那时候他们早长大了,干点什么不行?圆子这事儿,不可能让他们一生无忧的。否则三溪镇的楼子,他不是白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