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鱼市那边,菱角自己去的。将家里简单收拾后,雅儿跟福禄两个小的掐着时辰,带上工具去海边。
  他们俩还小了点,县城的事他们几个刚好忙的过来,让最小的看家,好像是南北一样不成文的规矩。
  海水冰凉,两人能不上手就借助工具,都是福禄自己弄出来的小玩意儿。福禄还是喜欢到处找海鳗海参这种值钱的东西,大哥他们不在旁边,翻找那些在别人看来用不上的东西更肆无忌惮了。
  雅儿能怎么办呢?见六哥是个不省心的,只能自己勤劳一点,多找些章鱼和海虾回去。撬海蛎子太费手,现在还不肥。遇见颜色形状好看的贝壳,雅儿也会拿起来瞧瞧,也只是瞧瞧。
  如果捡贝壳能赚银子,她肯定比六哥还要积极。
  大半个时辰后,两人背着网兜,提着木桶艰难跋涉回家。鳗鱼总是扭动着想要逃出去,还好福禄在桶上放了个草编的盖子。
  雅儿收拾海货,福禄又躲到屋后鼓捣他的小宝库。还不到晌午,也不知道圆子好不好卖。
  北街的三人没心思琢磨家里人挂念与否。堂远是个脸皮厚的,面对面的两排小吃摊子,说起来也不长,但是前头各个摊子或热气蒸腾裹挟着香气,或是嗓音各异的特色叫卖,确实没人注意最里头多了个新摊子。
  堂远让盼儿做了一份干拌圆子,掐了把小签子就往鼎香楼那边走。
  柳承将人扯住问道:“你干什么去?”
  堂远挣脱开道:“哼~干什么?小爷抢生意去,你们俩看好摊子,别的不用操心。”
  然后像只彩毛大公鸡似的,左右三晃着走远了。
  柳承双手抹了把脸,忧愁道:“盼儿,你说,三哥这副样子能不能挨揍?我瞧着牙根儿痒痒。”
  盼儿抱着胳膊,没生意就没有生火,不生火就有点冷飕飕的。
  “不能吧,也不一定,临照的男人女人说话都像在吵架,万一谁看三哥不顺眼……咋办?”
  “哎呦娘哎!三哥怎么进鼎香楼了?!”
  “啊?我怎么没看见?”
  “一闪身,人就没影了。早知道应该带二姐过来,二姐打架厉害。”
  “啊这……”
  盼儿不知道这话怎么接,她们好像是来做小生意的,怎么四哥总想着打架的事儿?
  过了差不多一炷香,一个破衣烂衫但是头脸干净的少年从鼎香楼大门飞奔出来。柳承和盼儿一下子就看见了堂远咧到耳根儿的嘴角。
  “盼儿,五份拌圆子,两份骨汤圆子,一份海带圆子,快快快,承哥别发呆啊,赶紧的生火生火呀!
  哎呦~我的五妹妹,你倒是动手啊!鼎香楼的食客们等着吃呢!”
  叶堂远在自家摊子对面急的跳脚,里边儿俩人还在发愣。这才多久?三哥怎么做到的?难道拿着吃食进去走一圈就有生意了?
  在叶堂远的催促下,柳承生火热着锅,盼儿熟练的数出八份圆子下锅煮熟。烫过的鱼丸虾丸只要几息就得,捞出来的圆子放进大木盆里,小瓦罐是提前煮好的汤底,都是不怕煮的食材。
  手编的小筐子精致且大小合适,撒了调料粉的圆子放入其中刚好装满。大贝壳有天然的花边和深度,海贝装海味,又保持了其鲜味。
  八份圆子堂远一个人拿不完,又跑了一趟鼎香楼借个木托盘,后边跟着柳承,两人送了吃食进去,不多久又面带笑意的带着铜板回来。
  鼎香楼主要是卖酒的,如今不置办席面,只零星几个下酒菜。就这还在临照县声名不错,也是奇怪。
  回了摊位,盼儿和柳承将三哥夹在中间,问他到底怎么卖掉圆子的。
  堂远得意的样子,头发丝都在飞舞。
  “这边的小吃摊位啊,都进去过鼎香楼卖自家吃食,所以我进去人家伙计都不拦着,看我面生还问是不是新来摆摊的。
  说话听音儿,明显人家不拒绝嘛。我给了他一颗圆子尝鲜。那小哥也是个会做人的,啧啧~当场就惊叹啊,夸赞啊,哎呦那词儿连起来都能唱曲子了。
  旁边喝酒的老爷们来了兴致,自然会询问……”
  叶堂远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是靠着感觉尝试的。
  鼎香楼最便宜的酒,二十文一两,一两哪里够喝?再说还有下酒菜呢。
  堂远端进去的吃食闻着鲜香,看着喜人,有人想尝尝,就问他怎么卖的。
  叶堂远多机灵的人啊,上前未语先笑,道了一句老爷有福气,木签一扎,一颗圆子递到人手上。
  别管买不买,这颗请您尝了再说。就这么一圈下来,周边几桌都有人得了试吃的圆子。
  叶堂远观察众人试吃后的表情,有人眼皮微微一颤,腮帮子左右鼓动,明显是舌头在打扫牙花子,这样的就是喜欢吃。
  有的闻闻味,左右瞄一眼才下嘴咬半下,嚼吧几下吞了赶紧喝酒的,就是接受不了这个味道。
  看时机差不多,叶堂远才道:“各位老爷,圆子用的是新鲜的鱼虾肉和鸡蛋,家中姐妹一点点剁成肉泥又挤成圆子。一碗九颗,保证用料十足。
  定价十文赚您一文,保本九文不是今日的价格,开张头一天,八文一碗,亏本赚个声响。
  有不爱这个口味的,我家妹子带了海带汤,鱼骨高汤,热乎的鲜汤圆子一碗下肚,保证浑身通畅。
  哪位老爷要吃,我这就跑着回去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