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帅!”汪威抱着马鞍和辔头上前,“这马好漂亮,没一丝杂毛,要不给他起个名字吧?”
姚远下了马,拿起旁边的水碗大口喝了,才道:“那就叫它‘绝影’吧。”
汪威将马牵过来,道:“确实快得几乎影子都追不上,不愧此名。”
姚远将接过缰绳,命亲兵带去马厮好生养着。
又有人来报,说朝廷钦差的马车终于到了,要宣读圣旨。
这是犒军的常规流程了,一般圣旨里都是些三纸无驴的场面话,夸夸大家这一年里打仗辛苦,于是送来多少物资和奖赏云云。
姚远抬手擦了额上的汗,率领不在巡视任务中的将领们前去迎接。
汪威在旁边小声道:“方才听我帐下传令兵说,之所以人比物资来得慢些,是因为钦差大人体质弱,舟车劳顿的受不住。估计又是什么细皮嫩肉的小太监,到时候捏着细嗓,指不定还要翘兰花指呢。幸亏孙副帅这会儿不在,否则又要恶心大半天了,茅厕都不够他吐的!”
姚远懒得接这种话,只说:“谨言慎行。”
马车在军营前门停下,接受检查。
这是自老侯爷时期就定下的规矩,甭管是哪儿的人,是朝廷钦差还是军将家属,来访者通通需要仔细核对身份和一应文书,搜查是否携带武器和火油之类的危险物品,三道关卡核查无误后才能放行。
一只苍白的手拨开车窗,细瘦的手指搭在窗沿上。
检查的小兵上前与车中人对话,探头去看车内有无异常,然后挥挥手,让马车通过了。
姚远无来由地心跳加重了起来,他看着渐行渐近的马车,车轮碾过地上碎石,发出轻微声响,每一声都仿佛敲打在心尖。
马车缓缓停下,车夫麻利地跳下来,拿出木制台阶放在地上,然后上前掀开车帘,恭敬地迎钦差大人出来。
只见那人锦冠华服,长身玉立,一举一动间尽显贵气。他没有扶车夫递来的小臂,一步一步走下了马车。车内有暖炉,风一吹,热气就散了开来,连带着厚重的狐裘毛领一起,露出一张肤白若雪的脸庞。
姚远整个人都仿佛石化了,僵在原地,不知该作何反应。
没人能想到,所谓前来犒军的钦差,竟是李迟本人。
--------------------
李迟:老公不回我消息,那我就亲自来抓人~
之前练空手道的时候扭伤了手腕,结果好了伤疤忘了疼,昨天又去打球了hhhhhh,现在手腕非常酸爽,坚持码字的我很顽强!
第28章 犒军
姚远心神巨震,但很快回过神来,意识到李迟是以钦差的身份来的,而不是皇帝。
一来他旁边没有帝王对应规格的护卫队,二来他穿的是官服而不是黄袍——这说明他此番前来并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而在这北疆军营中,只有两个人认得李迟这张脸,一个是姚远自己,一个是副帅孙毅,其他人都未曾进京述职过,而如今孙毅又正好轮值在外,所以只要姚远闭嘴,这个幌子就不会被戳破。
李迟站在不远处望向姚远,眼底泛红、面色憔悴,似乎比之前瘦了许多,他冲姚远拱拱手,道:“姚帅,下官身体不好,耽搁了路程,还望勿怪。”
姚远压下心中浪涛,还礼道:“钦差大人言重了,请随我来吧。”
姚远定了定神,将李迟迎进主帐,然后率将领们一齐单膝跪下,听李迟宣读圣旨。
两个月没见,李迟的嗓音和以前不大一样,有些沙哑,而且说话间气息虚浮,时而克制不住掩唇轻咳,完美符合了身后将士们对于京中达官贵人弱不禁风的刻板印象。
最后姚远几乎不记得自己是如何接过圣旨、然后遣散众人,将李迟带到了自己帐中。他只记得那双泛红的眼睛、眼下的青黑,还有消瘦的脸颊。
厚重的门帘掀开又落下,将寒冷朔风阻隔在外。
李迟跟随姚远进入帐内,解下自己身上的狐裘挂到旁边,然后便看见了摆放在角落的武器架——上面那杆雪亮的银枪,枪头上光秃秃的,上头的缨子没了。
李迟的手一顿,仅是看了一眼就仿佛触电般收回目光,垂眸掩饰自己眼中的情绪,又在姚远转过身来看他时牵出一个微笑,说:“姚卿,好久不见。”
姚远看着他憔悴的面容,还有这个勉强的笑,只觉得心中钝痛。
李迟分明没做错什么,他什么也不知道,却在为上一辈人的恩怨受着不明不白的委屈,默默承受了姚远单方面的冷战,如今纡尊降贵来到这苦寒之地,却连一句为什么离开也不敢问出口。
姚远伸手碰了碰李迟的侧脸,涩声道:“陛下来这里做什么?怎的瘦得如此厉害,是生病了吗?”
李迟微微测过脸,在姚远指尖蹭了蹭,最终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眼泪掉了下来,他的脆弱在这人面前总是藏不住,轻轻一碰就如同决了堤,他说:“想见你,相思成疾。”
姚远再也压抑不住,将人扣进怀里抱住,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对不起啊,我的小陛下。”
李迟的眼泪顺着面前冰冷的铠甲往下淌,他哭得无声,却几乎力竭,断断续续地说:“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好不好......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姚远的手覆着李迟的后脑勺,听着耳边断断续续的哭诉,心中酸软一片,溃不成军,道:“不,是我的错,不该不告而别......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