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皇帝实在受不了折磨,就让侍卫尝一尝,待确认没事后尽数饮下,没曾想还真消了咳。
  侍卫忙追去找回老道,亮出令牌,恭恭敬敬地请他回去面圣。
  灵虚子便随皇帝一起回京,归途中亦点出了皇帝不少心事与苦闷,远到朝堂涌动,近到身体状况。等到落步京城,皇帝已经完全信任了这个道士。
  “贫道所要议论之事极为重大,还请陛下屏蔽他人!”
  灵虚子长跪不起,待皇帝屏退人后问他话,他才开口:“贫道昨日夜观天象,见紫微暗淡,太白经天,此乃……此乃凶兆。”
  皇帝满命恼恨,忙追问:“所为何事,可有办法消解?”
  灵虚子:“陛下,贫道不敢言。”
  皇帝道:“道长,现在只有你我二人,但说无妨。”
  “凶兆源于东,对应东宫,其中或有人生异心,非社稷之福。”灵虚子垂头道,“此乃陛下之家务,亦系国之政事,攸关我朝之运势与国脉。言之过甚,恐遭天谴。然而贫道心有俗念,不忍目睹社稷动荡,民生凋敝,故不揣冒昧,言尽于此。”
  “你的意思是有人想造反?”皇帝狠狠拍了一下扶手:“他敢!”
  “贫道久居深山,亦听闻太子殿下聪慧孝顺的名声,只恐怕起异心的另有其人,而非殿下本人。又或许,莫不是有谁教唆殿下,使其心性改变?”
  皇帝面色微变,声冷如冰:“此事不必再提。”
  待灵虚子退出殿堂,旋即有宦官来报,称东宫来人传话,说太子殿下悔悟以往,恳请能再次面圣。
  皇帝沉思几许,允了。
  李习璟步入殿堂,跪地请安,未曾起身,仅是挺直腰身,低首不语。
  “说说吧,”皇帝看着他,“这几日你反思出些什么了?”
  “儿臣,罪不容诛。与御前亲卫私通,污皇家声威,此乃不孝之极;私欲退位,弃社稷不顾,则为不忠之至。沈瑛悖逆,法所难容,儿臣虽痛心疾首,亦以为此人不可留。”李习璟泣声道,“只求父亲能成全儿子一个心愿。”
  皇帝问:“是何心愿?”
  李习璟答道:“儿但愿沈瑛的死法,得以由儿亲定。我与他好歹情谊一场,缘尽于此,也望留个体面。”
  狱卒提上来三个精致的食盒,将菜品逐一取出,还将碗筷配好在沈瑛面前,对他说:“沈大人慢用,小的不打扰了,等您吃完喊我们来就行。”
  沈瑛闻到香味,抬起头的第一反应是:下毒了。
  他没有动作,继续瘫在原地的草堆上,过了一会儿肚子发出叫声,他慢悠悠爬起来端起碗——毒药就毒药吧,干嘛跟食物过不去呢。
  他脑袋又昏又涨的,因此肚子虽饿,却并没有什么食欲。只是机械地把肚子填饱,又默默地靠在旁边等死。
  等了好一会儿,发现没死,他忽然意识到:这大概是断头饭。
  于是他拍着栅栏,弄出声响,把狱卒叫了过来。果不其然,一个狱卒收拾起了食盒,另外两个则扶起沈瑛,说要带他出去。
  沈瑛咳了两声,用沙哑的嗓音向他们探消息。
  狱卒一边把水递给他,一边告诉他:“沈大人,皇上要派您去椴河守皇陵,小的现在带您去沐浴,您收拾收拾,晚间出发,明日就到了。”
  守皇陵?
  沈瑛在心里冷笑了一声。他知道那是什么。不过是把活人丢进陪葬的墓室里,封死出口,等着人自己死掉罢了。
  也许是因为要给皇帝陪葬,所以要整理得当些。不仅有专人伺候,浴桶里装着的水甚至还放了草药。这时候洗澡他来说不可谓不痛苦,首先要把连着皮肉的中衣撕下来,再把伤口浸入水中,不过洗完澡后的清爽自然是在牢里不能比拟的。
  侍女为沈瑛梳好发髻,又在他脸上涂涂抹抹些不知什么膏药,有股淡淡的清香。
  沈瑛推开了房门,外面已站着宦官与一众侍者。那宦官他认识,是皇帝手下的刘公公。
  刘公公引他上了马车,晃晃悠悠地启程。没过太久,马车便停了下来。沈瑛掀开帘子,面前是一处私宅。
  刘公公把手上的伞递给沈瑛,告诉他:大人,殿下在里边等您,您自个儿进去吧。
  哪个殿下,翼王还是太子?
  沈瑛跳下车,慢慢走了进去。大门被关上了,宅子里没有其他人,只一个李习璟背对着站在对面屋檐下。
  沈瑛把伞往旁边一丢,一瘸一拐跑了过去。
  李习璟转过身来,看见沈瑛奔来,立马放下手中拿着的东西,张开双臂去迎。
  沈瑛带着风雪的凉意抱住他,他知道沈瑛身上有许多伤口,不敢抱紧。沈瑛却越抱越死,用力得以至于有些发抖。
  沈瑛松开了他,他转身把放在旁边的玉佩拿起,迅速地挂在沈统领的脖子上,又打了个死结。
  李习璟:“你要打我骂我恨我怨我都行,这个不许再解下来。”
  “不解了,不解了。”沈瑛笑道。
  李习璟看着他脸上蔓延至颈部的血痕,伸手掖了掖沈瑛的衣领往里看,那条血痂似乎还蜿蜒到了胸膛。
  李习璟轻轻碰着那伤痕,反复摩挲着他脸上的血痂。
  “你把玉佩还给我,是因为觉得我是太子,所以一定会把你推出去保平安对不对?在你眼里,我就……?”
  “起元……我疼,”沈瑛猜到他的后文,赶紧攥着他的手,打断他的话,“我看你难过,我心特别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