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沈统领:“殿下请讲,臣只要能做到,便不会推脱。”
  “沈大人可否为习慎之师,教其些生存之道?”
  太子盯着沈统领,心里盘算着如何如何磨着他答应。然而沈统领脸上并无半分不满,相反,他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向上扬。
  “殿下放心,微臣最擅长此事。”沈统领爽快答应,又问,“只是臣一介武夫粗人,过程中,恐怕难免逾矩。”
  “这个不必担心,沈大人想怎么管教他,管便是了。”太子向他保证,“我绝不插手。”
  沈统领用力抿着嘴,避免自己笑出声。
  哈哈哈哈哈!这可是他的老本行。
  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的伤受得这么值当。
  当太子拉着不情不愿的李习慎来给他行拱手拜师礼的时候,他承认自己有点洋洋得意。
  李习慎亲手沏茶,再将茶杯双手奉上:“师父,请喝茶。”不可谓不咬牙切齿。
  沈统领缓缓接过杯子。顺便欣赏一番李习慎那副好似受了极大屈辱的模样。
  李习慎怎么可能服气。说到底他沈瑛不过是京城一个守卫,算他懂些拳脚之术罢,可他又没上过战场,没真正打过仗,有什么资格来教他?论个人武功,宫中大把武师要胜于他;论行军战术,他又怎么可能比得上久经沙场的老将?
  太子显然也明白这个理,不过为了给九皇子营造好声势,就算沈统领是个什么也不会的废人,他都得让李习慎拜师。
  虽然沈统领并不是废人,不过他是放心不下把人交给沈统领一人教导的,此外他另请了几位老将军,他其实是把希望寄托于那几位身上的。
  “我以后要喊他师父吗?”李习慎问太子。
  “你若真不想喊,便不喊吧。”太子回答,“只是平日里不许再‘沈瑛沈瑛’地乱叫。”
  李习慎哀叹一声,点头。
  太子明白沈统领这么愿意是存了报复心理的,没想到沈统领还真教了些东西给李习慎。李习慎虽然还是那副瞧不起人的模样,但是似乎没那么抗拒了。
  有一回,李习慎实在忍不住,要来找太子说:“他说的那些战局战术,我从来没在兵书上见过。刚听起来有点天马行空,可是细想却是鬼才之计。”
  太子“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说。
  “哥哥,你可听过’四渡赤水’的故事?”
  太子摇头:“赤水?”
  李习慎:“他说赤水是条河,还是长江支流。”李习慎扭头让福泽去找人办个沙盘上来,又觉得太慢,干脆从一旁抄过纸笔,画给太子看。
  “现在我军是这个处境,哥哥,你说这仗怎么打?我初以为,尽量减少伤亡与损耗,保存精锐主力已经是唯一出路了。”
  太子看着他画的那张图,先是认真看着,越看越提起了兴趣:“光这样看,优势尽让敌军占去,显然是个死局。不过听你这么一说,竟然有破局之法不成?”
  李习慎一拍大腿,把墨笔一搁,又抄起了一只白毛笔蘸了些朱砂墨,“哥哥,你看!”他运笔洒脱而熟练,看样子对这个图已推演多次。
  每顿一下,他便要解释一番,等最后一句说完,他眼里的兴奋之意已满溢而出。
  “确实是……用兵如神。”太子看完,不禁赞叹道,又问,“只是在一块地皮上如此奔波,士兵们难道就不会有怨言?”
  “这个嘛,正与我要说的另一个故事有些异同——岳家军……”
  ……
  “这些都是沈统领教你的?”
  “是他讲给我听的,”李习慎回答,脸上也有惑色,“这些故事有些我能看见历史的影子,有些确完全捉摸不透……我问他是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编成故事唬我的,毕竟我这几天问遍了,都没问到和他嘴里那些相关的事件。”
  “是真的,骗你干什么?我能编出这种战术,还用得着在这里陪你聊天?”沈统领这样回答,他无视了李习慎气急败坏的表情,接着说,“你好好听,若能将这些故事里一两个计谋灵活用上,也算不错了。”
  “既然是真的,为什么这些神奇的战役没有人知道?再说了,你这故事里还有很多不妥之处,比如这边的军队与那边的军队受江河所阻,无法汇合,为什么又能及时互相告知消息?就是飞鸽也没有这么快!”
  电报呗。沈统领好半会儿才笑了笑,“是我听说来的,但是绝对是真的。”
  “是真的的话,那我问你,那个‘四渡赤水’的战役,谁是主帅?”
  沈统领:“一个远超秦皇汉武的伟人。”
  李习慎:“我受够了,你根本就是在骗我对吧!”
  他说完这句便摔门而出,沈统领也没管他,看他走了,干脆自己也爬上床睡觉去。
  这边李习慎却越想越觉回味,花了两个晚上琢磨这个战役,遇上不懂的又不好意思去问沈统领,但自己思考又实在没有头绪,最终还是派人去问了沈统领。
  得到答案后,他心里澎湃不已,急于找人倾诉,于是便来找太子。
  “无论他是编的,还是他真的那么会打听,都不要紧。你能学到东西,就是好的。”太子道。
  “哥哥。”
  太子:“嗯?”
  我要建立一支令番子闻风丧胆的军队,李习慎心里暗自发誓。
  近年来吐蕃多次骚扰边境,虽无要大动干戈的动作,却实在不得不防。皇帝此番派身为九皇子的他前去西北,也有勉励当地士卒之意——这向那些士兵发出一个信号:皇帝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派来了,可见有多重视边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