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沈桎之任由他玩,很认真地听,哪怕中间有时候池煜停顿下来,不知道怎么讲下去的时候,他也静静地等,一分钟,或者三分钟,总之沈桎之最擅长也是等待。
“你还记得吗,你大二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回学校帮林老师做项目,大概有一个多月都陆陆续续回学校。”池煜自己都没想到回忆往事会从这里切入,毕竟他一开始设想是先坦白自己其实也是从分离那个暑假喜欢上的沈桎之,可坐在这张长椅下的时候,池煜却只能想到那一段时间了。
沈桎之大学在国外念,顺便也去收整国外散落的资源,联系之前一些固定的海外合作方,成绩当然算不上翘楚,毕竟很多时候都要请假去工作,不过毕业时候也拿到优秀生的名誉。
池煜说:“我上周出了一趟国,去你曾经念书的校园周末也还去了一趟香港,看了你的小学。你知道吗昨天我烤蛋糕的时候走神,觉得好神奇,你真是一个太了不起的人,居然每一个念过书的学校都要张贴你的大头照。”
从小到大的,无一例外。
这是理所应当的,沈桎之出色得让人嫉妒,从包揽奖杯的少年天才到争夺沈氏的商界新贵,每一个身份的转换都值得在新闻报纸首页加粗标题,洋洋洒洒写满一页。
沈桎之听过那么多数不胜数的夸赞,却还是要在池煜说他了不起的时候晃神。
他很不愿意打断池煜的讲述,却不得不开口补充:“但其实第一次有外人我是说我妈妈除外的人夸赞我,其实就是你。”
当初还在童稚时期的两个小孩子,那个夏天池煜充满崇拜地对沈桎之说你真厉害,从此沈桎之开始拥有走下去的勇气。
“我知道。”池煜还在玩沈桎之的手指缓解紧张,干脆慢慢让沈桎之把手掌摊开,自己在对方掌心里画了一个爱心。“你向我坦白你对我的爱,我也才有勇气对你全盘托出。有时候觉得我们兜兜转转像一个圆。”
年轮一圈一圈地绕过,他们的感情却始终打着死结,任由秋去春来,明日复明日的时候都会像早就扎根的树一样继续疯长,砍完都还会再生。
好在两个人最后都有勇气回到打结的地方,亲口问对方要不要一起解开。
池煜去到香港,顺着地址找到沈桎之的小学,地方不大,但是很豪华。穿过跑道去找教室的楼栋时感慨居然跑道是绿色的,踏上的时候仿佛踩上一片春天。
这里对学生的资料进行了一定的保密,池煜很厚着脸皮去讲自己是沈桎之的家属,对方考虑到沈桎之的身份,讲:“那我把之前可以向媒体公告但他们未发出的讲给你听。”
沈桎之的小学不算很丰富,据说喜爱独来独往,因此被港媒笑称“豪门资助自闭儿童上学”。他大概不是非常在意,有一次真的被狗仔堵得不耐烦,正色地对镜头宣布:“我一直有好朋友,不用大家担心,而且也请不要过多关注我。我很讨厌你们这些狗仔。不要再跟踪我了。”
“我只是一个二年班的学生,没什么好拍的。”
镜头里沈桎之穿着校服,校徽还是金刺绣的,眼神很平静,但是肩上背了一个大书包,又显得幼稚。
池煜盯着屏幕上这个只是二年班的沈桎之,感觉浑身的血液都一瞬间暂停流动,然后又不知道那一秒忽然被摁下启动键,飞快地又开始在身体里横冲直撞。
“后来他成名,媒体回来查信息,我们当然不给,不过我们自己也蛮好奇,就在档案往前翻。”那个老师已经上了年纪,在这里教书太多年,都快退休了,回忆起这些事情的时候眼睛不由自主眯起来,很轻地叹气。
他说:“沈桎之也是迫不得已来香港的,当初被赶来的。我们也不知道什么事情,不过他应该很不情愿,我们后来翻到一些作业的日记,他讲他在大陆有好朋友。每个月都在写信寄回去。”
不过从来没有收到过回信。
“大概也是二年班之后,他就不寄信了。那个时候他母亲逝世了,他回了大陆好几趟。这个采访就是在他母亲去世之后,被狗仔逼得真的走投无路,才那样讲......”老师不忍地别过头,“他那个时候还那样小......没有任何一个家人在身边。我们去家访,那个屋子只有他和一只小狗。”
池煜再三恳求之后老师软下来心,于是让池煜留下邮箱。
他只在香港待了一天,傍晚的时候直接飞向国外,上飞机之前他收到一封邮件,里面是零碎的一些童年沈桎之。
在比赛上捧着比自己头还大的奖杯,终于露出了一些笑容,眼神亮亮的,盯着镜头的时候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坚毅这个词。
还有几张生活照,大概是参加什么比赛需要提交的简历上附加的,池煜在那里看见记忆里的沈桎之,幼稚但是英俊的脸,蹲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旁边是一只正襟危坐的小土狗,也盯着镜头,耳朵立起来,端坐在草地上跟旁边蹲着的沈桎之一模一样高。
万米高空上池煜没有办法控制地想起第一次坐飞机其实也是同沈桎之一起。
人生到底怎么能这样。
明明只是几乎一万天里的三百多天,可是翻起回忆里时对方却无处不在。
池煜很轻地用手指隔着屏幕抚摸沈桎之的脸,心里酸酸胀胀的,不知道是该难过那个时候的他孤独得过份,还是该庆幸还好他有旺财和一份太过美满的记忆进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