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沈老七家,这是短短时间,一下子就跟从前不一样了。
  因为之前和大房、二房立字据的时候就写明了,三百块钱仅仅是买房钱,后续沈绍元家若要起房子,大房二房是要补上建房所需的工日的,所以今天大房二房的几个儿子也都在。
  其实工日也可以折算成钱给的,但是农村人一年能攒几个钱?谁会愿意拿钱来抵工日。
  这些沈茉儿名义上的堂哥,个个脸黑得不行,干活干得相当的不情不愿,心里都不禁暗暗埋怨爹妈,当初立字据的时候怎么就没让把工时给省掉,害得他们要帮着七叔白干活不说,还要被村里人看笑话。
  他们倒是也不想想,按理,他们是沈老七正儿八经的侄子,沈老七家起新房,他们本就应该上门帮忙的。
  大房二房的其他人都没来,没脸来。
  倒是曹梅,带着两个孙子站在村道上看热闹,有人就调侃曹梅:“哟,曹梅,老七家起新房,你家建辉怎么没来帮忙啊,还有,你这个做嫂子的怎么也要一起帮着拾掇饭菜吧?”
  曹梅脸皮厚着呢,能跑人家里抢粮食的主儿,脸皮能不厚吗?她叉着腰瞪着沈老七家的方向,啐了一口,说:“他都没拿点东西上门来请我,我闲的,我家建辉闲的,帮他家干活?”
  其他人:“……”
  就很无语。
  她是真的一点没听出来,别人是在讽刺她啊!
  还怨沈老七没拿东西上门去请她帮忙,沈老七没上门砸她家窗户都算脾气好的了。
  果然这人就是又坏又蠢。
  大家忍不住默默地退后几步,这种人,真是谁都不想沾边。
  其实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村里人对老沈家大房、二房和三房都有了新的认识。
  原先只觉得沈老大精明,沈老二和善,沈老三直爽……现在看精明的有些精明过头了,和善的可能是装的,直爽的就真的就是蠢坏了。
  人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变坏的,这三家人,多半一直是这样。
  不少人回头想想,都觉得难怪沈老七家就两口人,日子却一直过得很拮据,可见之前应该没少被这几家人盘剥。
  这些沈茉儿都不知道,她正和陈大妈一起在灶间忙呢。
  因为吃饭的人多,沈绍元找人临时在灶间门口搭了个简易的灶台,又跟陈大妈家借了铁锅,这样就不怕只有一口锅烧不过来了。
  陈大妈利索地处理着野兔,笑得见牙不见眼,说:“我这可真是占大便宜了,借你一口锅,还带着全家老小一起来蹭这么好的饭食,茉儿啊,这买卖你可亏大发了。”
  沈茉儿在案板上飞快地切着野葱,笑眯眯说:“那您家人不都在我这儿帮忙吗?再说,我把你家锅借了来,你们也没办法做饭呀,总不能让你们喝西北风去吧,再说这时节,也没有西北风呀。”
  陈大妈笑道:“你个促狭鬼!没事,我老婆子脸皮厚,占便宜可高兴着呢。”
  俩人一边说笑着一边干活,这时,在外面淘米做饭的陈家儿媳妇新梅嫂子进来了,抱着一搪瓷缸子刚洗完的大米,犹豫了一下,面露难色说:“茉儿,米饭上要不要再压点洋芋番薯条什么的?我家拿的番薯条还挺甜的,和米饭一起蒸也很好吃的。”
  沈茉儿奇怪问:“新梅嫂子是觉得米放得不够多吗?我点过人数,是按着人头还宽裕了一些量的米呀?要是不够,我再去量一点米好了,第一顿饭想着让大家吃痛快一点,就不放别的了。”
  新梅嫂子看了眼婆婆,犹豫着没吭声,陈大妈就明白她的意思了,这是以为沈茉儿没给他们家几个小的打算进去呢。
  陈大妈和沈茉儿处了这么长时间,知道沈茉儿的脾气,既然说了让他们家全家老小都过来吃饭,就不可能搞这些不上台面的算计。
  于是说:“你支支吾吾什么呢,茉儿大方着呢,要么就是前面人头没数对,你再去数一遍好了,不够就让茉儿再去量米来。”
  新梅嫂子见婆婆这么说,暗暗舒了口气,应了声,正准备照婆婆说的出去再仔细点一遍人头,沈茉儿突然一剁菜刀,说:“啊,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她笑着解释:“新梅嫂子,你可以再去点一遍人头,不过我大伯二伯家的几个堂哥就不要算进去了,他们过来干活是抵欠我家的工时的,没有还要管饭的道理。”
  新梅嫂子惊讶地啊了一声,陈大妈收拾兔子的手一顿,随即也笑了,说:“茉儿说的也有道理,既然是抵工时的,确实可以不管饭。”
  主人家客气的话,也有管饭的,但是陈大妈想想老沈家那些人做的事,觉得沈绍元和沈茉儿心里有气不想管饭,其实也没什么。
  见婆婆也这么说,新梅嫂子虽然觉得这种情况不管饭显得有些绝情,但到底是别人家的事,她也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于是说:“不用点了,如果不算他们的话,这么多米已经大够了。”
  就算大家都放开了肚皮吃应该也够了。
  一时之间,新梅嫂子都不知道该说沈茉儿小气还是大方了。
  给帮忙的人准备这么好的饭食,就因为借了口锅,连她家几个小的的饭食都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