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九月四号晚上十点二十三分, 研讨会来了这一领域的半壁大佬。
  站在对医疗科学的严谨和人道主义底线的角度,他们不赞同使用这次的基因治疗;但是有人等不了了。
  易允早就知道这次治疗风险极大,可现在没办法。
  手心里浸出密密匝匝的薄汗,最后他一锤定音道:“立即投入治疗。”
  *
  九月五日深夜两点半,蓝嘉全麻被推进治疗室。
  这是针对蓝嘉病情, 专门建立的特殊一体化医疗室。包括疾病诊断、选择治疗基因、挑选基因载体、导入人体, 以及最后的检测和评估。
  初步治疗疗程预计三周内完成。
  在这期间, 蓝家人包括易允都见不到她,但每隔两天会有人将详细情况汇报给他们。
  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半,负责这次基因治疗的医疗专家顺利完成手术, 更换防护服后立马去了会议室。
  易允坐在会议桌前,双腿交叠, 手指点着桌面, 听对面的人汇总。
  “基因治疗分为ex vivo(体外)和in vivo(体内),在医治期间, 我们发现直接采用in vivo的方式疗效持续过短, 所以更加倾向体外,将载体导入易太的异体细胞,通过细胞扩增——”
  男人皱眉敲了敲桌面, 直入主题:“受试者接受基因治疗后预期随访时间是多久?”
  对面的人面面相觑,半分钟内给出一个合理的观察数字:“五年。”
  五年……
  目前乃至全球,基因治疗的长期安全性仍是未知数,更别提像蓝嘉这种罕见情况。
  “所以现在的导向是好的,对吗?”
  “是的。”
  原以为旧方案的失败率会大大提高,没想到最后居然有意外之喜。
  “如果后续的每一次检测和评估都是正向的,是不是意味着这次的基因治疗是对的,其风险性也会逐渐降低?”
  “常理来说是这样。”
  易允点点头,又问了几个问题,便让他们出去了。
  会议室骤然空下来,男人捞起桌上的烟盒,低头咬着烟嘴,拢烟点火。
  他沉默地抽着烟。
  何扬拿着东西站在外面敲了敲门,易允掀起眼皮看过去,对方将办好的证件放在桌上。
  “允哥,您和夫——蓝小姐的离婚手续已经办好了。”
  这件事交到何扬手上时,他还有些不可置信。在他看来,允哥对蓝嘉的执着已经趋于偏执,费尽心思得来的人,又是花钱又是结扎,做了这么多,怎么可能会轻易放手?
  然而,现实偏偏如此。
  易允抽着烟,垂眸,眼神冷淡地看着桌上的离婚证。
  当初领完证,他没收了蓝嘉那份,锁进保险柜时还反复看了很多眼。
  红色的背景,他和蓝嘉凑在一块多般配。
  那时,哪怕她再不愿意,再不开心,他逼她笑,她也是乖乖配合了。
  看起来就像心甘情愿、两情相悦。
  一支烟快抽完了,易允也没有打开一眼,这时蓝堂海走进来,问他什么事?
  这大半年来蓝堂海对易允的感官很复杂。
  “这是我和蓝嘉的离婚证。”
  易允撇开视线,看了眼何扬。何扬心领神会,将蓝嘉那份递给她的父亲。蓝堂海一怔,看了眼写着‘离婚证’大字的红本。
  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施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结婚证和离婚证的封面统一为大红色。
  “这次的基因治疗是成功的,但有五年的随访期,后续的每一次检测和评估均为正向,其风险性会逐渐降低。研究所那边会继续投入研究,做好b方案以备不时之需,直到蓝嘉恢复健康。财产分割方面,我后续会安排律师跟进,该给她的,一分都不会少。”
  易允掐灭烟蒂,起身,看着眼前的中年男人,深邃的眸光趋于死寂:“我不会再纠缠她了。”
  五百五十七个日夜,人财两空。
  *
  易允这人拿得起,放得下。
  他说了不纠缠,就再也没有出现。
  治疗室内是每天做检测和评估的专家。
  治疗室外是一直等候蓝嘉的亲人。
  十一月十三日这天,蓝嘉在接受治疗后首次苏醒。
  征得同意后,蓝堂海三人做好消菌、换上探视服走进这间医疗室。
  蓝嘉很瘦很瘦了,形销骨立,与年初时的模样相差很远,但她的状态肉眼看见比两个月前要好,至少听得清,看得见,思绪不再混沌。
  比这更值得高兴的是——
  “我们通过血液测试、影像学检查、pcr检查等综合方式评估治疗效果,蓝小姐的症状有明显改善,每日指标均合格。”
  医生翻阅病情记录册,上面详细记载了蓝嘉每天的身体状况,最后还交给蓝堂海查阅。
  每页最下面的框有医生的诊断说明。
  蓝堂海高兴地翻看,手都在发抖,蓝毓和阿糖一左一右守在蓝嘉床边,喜形于色,叽叽喳喳。
  “阿嘉,你听到了吗?这次的基因治疗很成功!”
  “就是就是,咱再观察一段时间,说不定就能转病房啦。”
  蓝嘉艰难地撑起微笑,声音很轻:“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