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外人还在呢自家大儿儿媳就这般,丢脸,实在是丢脸,黄家两老臊得说不出话。
  杜大妮也知道这般丢脸,可这是去府城啊!要是能跟着去做生意,那以后自家两儿子没准也能进私塾读书去。
  杜大妮想到此,哪里还顾得上面子。
  黄老汉和黄老太是臊,一时没说出话来,那传话的小汉子便以为他们也是这般想,这种事儿他没少见,立马道:
  “小一哥儿和白举人说了,家里没地方,小生意,也用不着那么多人,就大姐二姐去,要是二姐还想带人,住不下,就大姐自己去。”
  这话什么意思大家听出来了。
  小本生意,只一家做也是行的。
  大姐二姐都叫,这是不想偏袒。
  可要是二姐想‘拖家带口’,那就算了。
  文娘知道这是蒋小一给她找的由头,想来是早料到杜大妮会闹,因此才这般说。
  她不能拖三弟后腿,立马道:“既然三弟这么说,那我和大力就不去了。”
  黄大力也知道蒋小一啥个意思,配合道:“对,爹娘,我们不去了。”
  不去咋的成啊!不去以后就得在家,一辈子都没出息了,而且去了还能送大黄去读书。
  去,必须得去。
  黄老太严着脸骂起来。
  杜大妮你别闹,你再闹你就滚回你娘家去。
  黄大有不高兴:“娘……”
  “你这管不住媳妇没出息的,你把你媳妇拖屋里去,再让她闹,今儿咱就分家。”
  黄老太和黄老汉一凶起来,杜大妮也不敢再闹了。
  文娘和桂娘带着娃儿和汉子去了府城。
  凉粉和泡爪咋的做,蒋小一都教了。
  卤味这个没有教。
  倒不是不信大姐二姐,而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客栈里头的烤鱼、香油至今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原因就是在香料上——没人能想得到这些是用药材做的。
  要是教大姐二姐做卤味,,大姐二姐还有两个姐夫要是不注意,被人学了去,那那脑子聪慧的,马上就能推断出香油咋的做了。
  蒋小一思来想去,还是没教他们。
  凉粉和泡爪也够他们赚的了。
  教完了大姐二姐,他们才回村里祭祖。
  在村里呆了三天,岁月不饶人,堂奶奶年纪上来了,大伯二伯几个,也都上了岁数,到底是亲戚,白子慕拿了一颗添寿丹出来给了堂奶奶,让她得了空,就撮点粉泡水喝,这东西延年益寿。
  堂奶奶一听,宝贝似的收了起来。
  白子慕又另外给了大伯二伯每人一颗丹药,叮嘱他们家里人身体要是出了啥,就泡水喝。
  “寻常风寒就别喝了,这丹药可贵可贵了,寻常时候别乱吃,只能用来救命救急。”白子慕说。
  大伯扫了赵主君和赵富民一眼,说:“我晓得了。”
  赵主君和赵富民这些年吃了不少,几年过去,两人不见半分老态,似乎还越活越年轻了,大伯就晓得这丹药怕是养身的,也没多放心上,庄稼人天天早睡早起的干活,能吃饱吃好,身体就能好,不用特意去养啥生。
  但他还是小心翼翼收了起来,直到后头张大丫生了老三,血崩了,差点没从鬼门关回来,连着大夫和稳婆都说不行了,让他们准备后世吧!
  大房一家子急得团团转,后来还是大伯想起白子慕那话:‘这丹药可贵可贵了,只能用来救命救急。”
  大伯蹿房里把落了灰的丹药盒子寻了出来,撮了点粉末让柳哥儿给张大丫喂下去。
  产婆和太夫都说没用,他们干这行干了大半辈子,血崩得这么厉害,止也止不住,寻常都是得直接准备后事了,可柳哥儿没一会儿就出来了,手舞足蹈高兴说血止住了,大嫂睁开眼了。
  后头大伯和二伯是捧着丹药看了一晚上。
  蕨菜、泡笋这些咋的做,蒋小一也和大石说了,让他以后在村里收了,搁下头几个客栈里头卖。
  都交代好,蒋小一又抽空和白子慕去裴家看了眼。
  裴阿叔怎么说也是他小时候的玩伴,当年裴婶子生了娃儿,蒋小一回来还和白子慕去看望过,送了个小金锁头。
  如今裴家娃儿已经六岁多了,蒋小一去时他正蹲在院子里洗衣裳,小小的个头,蹲地上就跟个球一样,见了蒋小一,他一副成熟的小大人样,却又掩不住的高兴,跑过去说:“小一哥,哥夫,你们来了,快家里坐。”
  他显然还记得这个每次过年回来,都会给家里送糕点,捏他脸,然后亲自上手教阿爹撮汤圆的哥哥。
  他有点高兴,进了屋又是搬凳子又是倒水,最后还把吊房梁上的篮子拿下来,里头搁着几个柿子饼,不晓得放了多久,颜色都有点变了,可孩子却像献宝一样,跑厨房拿了个碗,仔细把里头的水渍擦了擦,这才把柿子饼放碗里,招呼白子慕和蒋小一吃。
  蒋小一喊裴家汉子一声叔,孩子喊他一声哥倒也没错,就是年纪差得太大,蒋小一感觉怪不好意思的。
  小娃儿乖得很,蒋小一问啥说啥,坐凳子上他两只小手乖乖搭在腿上,是规规矩矩,跟老六小六那皮样子没得比。
  蒋小一视线在屋里飘了一圈。
  裴家泥墙草屋,虽是破烂,但里头干净,座椅啥的摆得整整齐齐,擦得干干净净,上头一点灰都没见着,之前来裴家,裴家是又脏又乱,裴汉子和裴婶子脑子不清醒,屋里的活儿虽然简单,但也指望不上他们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