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可寻常是不得回户籍所在地任职。
  这意味着白子慕不是呆京城,也得去旁的地,平洲是‘回不来了’。
  蒋小一几个自是要跟着去了。
  赵富民和赵主君没了儿子,如今在外头人眼里,他们得靠赵云澜给他们养老送终,赵云澜去哪他们自是得跟着。
  周老板又来了,酸溜溜的看着赵富民,说老兄,还是你能。
  能啥?
  举人他外公了,而且赵家如今生意蒸蒸日上,别说整个府城了,现在整个镇上,谁不知道福来客栈的赵富民?
  当初头个捐粮的老板。
  周老板可是都问过赵富民,知道当初筹粮这事儿是白子慕出的招,然后第一好处,就让赵富民占了。
  为啥?
  自家人啊!
  他要是有这么个孙婿,他现在估计也名扬平洲了。
  酸,真他娘的酸。
  赵富民啥也没说,被几个老友围着,那鼻孔是差点朝天开。
  赵主君摇头失笑,同赵云澜道:“看你父亲那嘚瑟劲,我是差点没眼看。”
  赵云澜也笑,指着一旁:“父亲还算好,蒋哥和小一才是没眼看。”
  要是赵富民是鼻孔差点朝天开,那么蒋父和蒋小一已经朝天开了。
  白天吃席大房一家是高高兴兴,晚上蒋小一同他们说了进京的事儿,大房也高兴,可就是笑不出来。
  “这是好事儿。”堂奶奶说着却掉起眼泪:“就是离家太远了。”
  府城离家也就一天半的路程,可京城……两个多来月的路。
  “在府城寻常扫墓过年你们回来,阿奶还能见着你们,去了京城,太远了,过年你们想回来也是回不来,这一去,阿奶怕是走了都见不到你们了。”
  蒋小一心里不好受:“阿奶,您别这么说,您长命百岁,以后我们有空,肯定会经常回来。”
  说是这么说,可大家都知道,难。
  要是真搁京城里当了官,哪里还有空跑回来?寻常最久的年假也就八/九天,即使想回来都回不来。
  可总不能不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得去。”大伯说:“白小子有能力走京城去,那就去,旁人想去都去不了,当官好,能护着家里。”
  二伯也点点头。
  这些年,镇上乡绅、老板到了年总给家里送礼,在镇上见了他们,还客客气气,半点不敢轻瞧了他娘,为啥?
  还不是白小子出息了。
  这次人乡绅老板来,对着白子慕是点头哈腰一个劲儿的奉承,村里人看得羡慕,说蒋家是真真正正的起来了。
  村里人看得明白,大伯几人更是懂。
  蒋小二搂着堂奶奶,默默的给她抹眼泪,蒋小三和赵鸟鸟也在一旁哄着她,看她一头刺眼的白头发,几人心里不好受。
  堂奶奶年纪老了,不知道下次回来时,阿奶是否还健在,或者这一走,再见可能就是天人永隔了,但不走……
  他们就见不着大哥和哥夫了。
  堂奶奶一直拉着他们的手,又看了眼正和蒋国强蒋晓晓玩的老六和小六,不舍极了,真真是像割她心头肉一样。
  特别是蒋小二,这孩子从小可以说是搁她身边长大的,几个孙子,蒋小二呆她身边最是久。
  赵主君道:“大姐,别哭,这人常说,天下就没有不散的一桌饭,可这没啥,只要各自过的好好的,那总有再聚的一天。”
  蒋小一凑过去:“就是啊阿奶,您别哭,我夫君不是当官的料,没准过几年我们就得扛着包袱回来了……哎呦,父亲你打我干啥?”
  蒋父没好气瞪他:“你就不能说句好?”
  蒋小一后背被打得生疼:“我也想啊!可这是大实话,我不说,现在阿奶哭得厉害,以为我们一去不回,以后都见不到我们了,结果没几年我们又回来,那阿奶岂不是白哭了?”
  白子慕一本正经:“小一这话没毛病,父亲,现在说一声,堂奶奶他们有心理准备,到时候我要是真的得卷铺盖回来,也不至于那么尴尬。”
  蒋父:“……”
  赵云澜:“……”
  大房一家子:“……”
  本来心里难受得不行,现在却又感觉难受不起来了。
  蒋小一拿了十两银子出来给堂奶奶,他们这一去,清明过年是回不来了,家的坟,还有阿爷阿奶的墓,只能让大房帮忙扫了。
  每次清明买肉和纸钱还有香啥的,其实也用不了一两,但还有赵家的,而且这一去不晓得啥时候回来,蒋小一干脆多给些。
  赵富民和赵主君跟着一起去,家里爹娘和儿子的牌位他们是要带着的,可墓带不了,也只能托大房清明时帮忙去打扫一下。
  其实赵家的墓都用砖头围了起来,也不长啥草,但清明怎么的都得去上炷香,不然大过节的,别人都有的吃,就他们赵家的没香火,那怎么行?
  而且这墓,也得时常看看,要是塌了啥的,也得及时修整。
  大伯慎重道:“赵叔,你们放心,都是一家人,这事儿我记下了。”
  “劳累你们了。”赵富民说。他没啥不放心的,也不怕大房拿了银子不干事,大房什么人,他都清楚,也晓得即使他不说,大房都会自个帮他们扫。
  大房一家子不是爱占便宜的,都是实诚的。
  二伯娘摆摆手:“都是一家人,咋的还说这种话,你们进了京,就安安心心,家里有我们看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