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粗布染色简单,即使一样是红色,但粗布染色后,出来的是多是暗红,这种色儿看起来有些黑,因此卖得便宜。
好料子就不一样,人做的时候是反复上色,又用了旁的手艺,因此,即使也是染的红色,可好料子看起来,是红得鲜艳且夺目,还能泛着柔光。
桂娘把最上头的两包点心拿出来让文娘提着,才又掏了好几件衣裳出来。
都是好料子,啥颜色儿都有。
有人看得眼都亮了,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不得了哦,这啥子料啊!咋的这么软。”
“我摸摸,哎呦,还真是,这颜色也真真是好看,桂娘,这衣裳我抖开看看行不?”
桂娘道:“有啥不行的。”
得了话,那妇人一抖开,周边妇人夫郎是瞬间倒抽一口气。
这是娃儿的衣裳,没啥好诧异的,但让人震惊的,是那上头的花样和款式。
也不知道衣裳上头那鸟儿,人家咋绣的,看着竟然像真的一样,不得了哦,绣得这么好,怕是不便宜。
“漂亮得咧,我就从没见过这般好看的衣裳。”
镇上布庄做的就是镇上百姓和村里人家的生意,大家什么花费水平,人布庄心里自是有杆秤,进的料子或衣裳太贵,谁来买?
就算镇上的人家稍微富贵一些,可能买得起的,也就是一套十来两。
外头人常说,小地方来的没见识、没世面,这话难听,但却又不得不承认,有那么几分道理。
因为小地方穷,知道那里的百姓买不起,寻常好货都不会拿往小地方卖。
先头蒋小一拿白糖来卖、做铁板豆腐用的塑料瓶,大家见着虽是好奇,但未多想,便是这般原因。
沈鸟鸟以前穿的衣裳,那都是好的,一套最低的都是几十两往上走,镇上布庄衣馆谁会进这种衣裳啊!就是进了,那也是专门给那些个富贵人进的,一道货儿就立马的派人前去通知了。
这种几十两乃至上百两的衣裳,人布庄也不会挂店里,因为挂了没用,不是说只卖个几两,要是这般,那挂了,可能还有人因为实在是喜欢,咬咬牙买一套。
但贵得过头了,牙齿咬碎了都买不起,所以挂了也没用,纯粹的占地方。
因此村里人家很少见到这种好衣裳。
糖哥儿一手攥成拳,一手紧紧的揪着文娘的裤子,激动得脸色潮红。
“娘……”
他呼吸声都重了,小心肝一个劲儿的乱跳,但见着手湿着,也不敢伸手去摸,只睁着眼睛一直看。
不说糖哥儿,就是旁边的几个妇人、夫郎都看得眼花了。
“这啥的料啊!比我前两月买的棉花都要软。”
“这花样也好看,大姐,你看看,这绣的是啥啊?这么漂亮,怕是一身下来得好些银子。”
这衣裳一看就知道是穿过,因为上头一股子皂香,再想到方才那汉子说的话,桂娘就晓得了,这估摸是白子慕认得那个大老爷,人家里有哥儿,这些衣裳穿不了了,蒋小一便拿了回来,想给豆哥儿和糖哥儿穿。
这衣裳真真是好,她摸着摸着都有些爱不释手,同着粗布衣裳一点都不一样,不晓得穿起来得舒服成啥子样。
众人挨套看了一番,越看越觉得好,也越发的眼红起文娘两人来。
河边离文娘家近,桂娘让她先背回去,她回家洗好手了再过来一起分。
那一麻袋,一人少说都能分到七/八身。
大家那个羡慕啊。
文娘扛着麻袋回来的时候,黄老婆子和杜大妮还纳闷,怎么出去洗个菜,还背了东西回来?
后头桂娘抱着豆哥儿和她家爹邵老夫郎过来,几人把衣裳倒在床上,见着那一堆衣裳的时候,杜大妮眼都大了。
晓得是蒋小一送来的,她没敢多说啥,但到底是眼红。
这些衣裳,一看颜色和上头花样就晓得是给小哥儿、小姑娘穿的,她两个儿子穿不了,但刚生的闺女可以穿,而且那料子看着似乎很好,她闺女穿了定是不会硌到。
她推了黄大有一把,想让他张嘴要两套,黄大有还没说话呢,豆哥儿先哇起来:“娘,娘。”
他语气很激动,小脸蛋儿都红了:“好多漂亮漂亮的衣裳啊!”
桂娘先摸豆哥儿的头说:“这是你三舅舅和三舅夫送给你和糖表哥的,你喜不喜欢?”
豆哥儿激动得想蹦起来:“喜欢,豆哥儿很喜欢。”
看见孩子这般高兴,桂娘笑道:“这么多衣裳,够穿好几年了,过年去了三舅舅家,你要好好跟三舅舅和三舅夫道谢,懂不懂?”
“豆哥儿知道了。”
桂娘又问糖哥儿喜欢吗?
糖哥儿一个劲的点头,就没哪个孩子是不喜欢‘新’衣裳的,更何况这新衣裳还这么漂亮。
黄、邵两家穷,豆哥儿和糖哥儿现在穿的衣裳都是上头哥哥以前穿过的,颜色偏暗,款式老旧。
村里妇人会的针线活有限,也不会太多的花样,自是不能同那些绣娘般,能在衣裳上绣那么好看的花样。
他们两衣裳上没绣啥子东西,就灰扑扑的,送来的衣裳颜色好,其上不是绣着锦鲤喜鹊,就是祥云脆竹。
糖哥儿和豆哥儿如今虽是年纪还小,尚且年幼,但也知道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了。
黄大有听了她们这么说,哪里还敢张嘴要,人都摆明了是送外甥的,他家闺女又不是人外甥,他怎么好意思张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