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后头蒋爷爷娶了蒋奶奶,蒋奶奶也是孤苦伶仃一个人,也没旁的亲戚,蒋父又和黄秀莲合离了,因此这会村里真有亲戚关系的,也就大房一家,还有叔公那边。
这些人凑起来,不过四五桌人。
要是没银子,那办个两三桌的,请些亲戚简单吃一顿,也还说得过去。
但这会兜里有银子,且这种事儿,一辈子也就一次,若还办得寒碜,蒋父只觉委屈了他家哥儿。
堂奶奶是隔壁村嫁过来的,大伯娘也是,上次蒋大牛娶张大丫那会儿,一共摆了十七桌,光是外家亲戚就来了七桌人。
可谓是热热闹闹。
张大丫彩礼已经要的少了,若是喜事再办得寒碜,那多少是对不住人,大房请了十七桌,也就是大房穷得太狠了,不然若是换了王家、刘家、村长家这种在村里还算殷实的人家,那都是二十桌往上走。
上次孙老婆子家,就请了二十二桌人。
没办法,祖祖辈辈都扎根在这里,亲戚实在是多。
第78章
蒋父同着白子慕道:“咱要在村里过,那还是得和村里人打好关系的,我原想着到时就请些平日处得好的人家来,像村长、叔公和钱家这些,一起吃顿饭,热闹热闹就行了,不过这会儿若是手头宽裕,那咋就多请些,你看行不?”
这事儿森*晚*整*理白子慕哪里懂:“父亲你看着来就好。”
“你以前家乡那边什么情况又有那些习俗规矩,我不知道,但我们这边,这上门的哥婿,同外嫁的姑娘是一样的,两家若是挨得近,到时迎亲小一去到你家接你回来就行了,可这会儿……”蒋父顿了顿,言简意赅。
白子慕的家早没了,即使是有,那也是隔得千远万远,按照规矩,迎亲那天,白子慕定是不能呆家里。
蒋父想问他去哪家呆着‘出嫁’。
村里人白子慕哪里熟啊,都没打过什么交道,平日也就说过几句话罢了,他无所谓的摆摆手:
“只要不是呆猪圈里,什么地方都可以,能嫁人就行。”他说得急吼吼,蒋父都不由笑了。
隔天一早他便带着几个小家伙去了大伯家,寻了堂奶奶。
这种事儿,老人家有经验。
住医馆里实在是废银钱,住了五天大伯就咋的都不肯再住,闹着回来了。
如今还不能下地。
大房一家因着大伯的事儿愁云惨淡,这会儿终于是有件喜事儿让他们高兴高兴了。
蒋父原还想着大伯刚出事儿,他家里就办喜事儿,多是不好,怕大房一家心有芥蒂,白子慕没想到这事儿,蒋父也是,就刚说出口时,才突然想到这回事儿。
见着堂奶奶几人高兴,没芥蒂,他才松了口气。
“白小子如今是没了家了,成亲那天定是不能呆家里。”堂奶奶说:
“让他去村长家,周老弟之前跟你爹关系不错,那是从小玩到大的关系,这些年也没少帮衬你,若是让白小子从他家里出来,他定是高兴,之前你周婶子还上家里来寻我唠嗑,聊了白小子两句,我是看得出来,你周婶子挺喜欢白小子的,说的时候总夸他。”
周婶子也不是瞎夸。
就像刘虎子,只一跑堂的,可人平日在村里,那是见了人都从不打招呼,有时人同他问好,要不是亲戚,他是应都不应一声,端着呢!
白子慕却是不一样,即使是刚来那会儿,路上见了人,人同他搭讪,他都是笑眯眯,主动得很。
一点都没架子,也丝毫没瞧不起人,同谁都能聊两句,周氏自是觉得他好的。
自古岳丈就少有看女婿看得顺眼的,不说旁人如何,就是蒋父对白子慕,那也是颇为满意的。
白子慕模样好,有出息,那真是没得挑。
硬要挑毛病,那便是偶尔不靠谱、爱驴人这两毛病了。
蒋父嗯了声:“我也是这么想的。”
堂奶奶缝着鞋垫,道:“那你明儿就过去寻你周叔,同他说说这事儿,别空着手去,割个半斤肉啥的,这婚事咋的办,他都懂,如今都月底了,时间有些赶,叫他给你找些人,让他们办事那天过来帮帮忙,白小子可说了,对这婚事有啥子要求没?”
“没有,说让我看着来。”蒋父道。
“那你是想大办吗?”堂奶奶问。
“嗯!”
“想请多少桌人啊?”
蒋父昨儿就想好了:“二十来桌左右吧!”
堂奶奶怔了会:“那可得去不少银子呢,大牛成亲那会儿,十八桌,就花了三两多银子。”
大伯娘在旁边补了句:“就这差点都没够。白小子上次发工钱,不是拿去买了棉花了?如今银子能够吗?”
办喜事,多是废银子,虽说菜都是自家种的,不用买,粗粮也不算得贵,但肉和酒就贵了。
肉一斤十来文,酒一斤也是差不多这个价,这两样,若是买得少了,不行,会被人指着脊梁骨说抠门。
所以若是银子少,家里不宽裕,大家是宁可少请些人。不然请多了,菜少酒少不够吃,那就要被人传闲话了。
白子慕工钱一个月多少,大房是不知道的,但村里人都说,起码的四两往上走,最多便是五六两。
上次蒋小一送了那么多棉花来,少说得都得去好几银子了。
因此上次缺钱,大伯娘才没想着去同蒋小一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