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几十个朝臣跪在地上,朝我拱手道:“楚国大乱,臣等恭请令尹大人重回郢都,以解国难!”
  齐声说着,齐声拜着,我却只有一句话:“有没有大王的王令,若是没有,我不能走。”
  我和朝臣僵持了将近三天,终于收到了郢都的急令。
  熊玦的愤怒从那封急信中力透而出:“难道还要本王亲自去尹水请你!”
  我合上信,跳上来接我的马车,对朝臣道:“走,回郢都。”
  身后看热闹的数万囚徒纷纷静默,估计他们也没想到位高权重的楚国令尹竟然和他们做囚友做了将近三年,一起挖河道,挑沙土,筑堤坝,见证尹水这项大工程的一点点成功,和旁人并无二样……人群中的两万六眼眶发红,对我拱手拜别。
  第133章 “活着回来,我等你。……
  郢都大殿,故地重回。
  我穿着离开时的那身麻衣步入殿中,大殿之中众臣云集,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我看,面上各种表情开花。
  这里面有少部分知道我是被流放去尹水的,绝大部分至今还认为我是去百越治病的。
  但当他们看见我这刚刚齐颈的短发时,都已恍然大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削短不得,更何况是在崇尚留长发的楚国,只有囚徒才会削这么短的头发。
  我于众人目光中一步步走到熊玦面前,朝他拱手一礼:“禀大王,微臣养病回来了,你交代给我的任务也办完了。”
  尹水通了,良田万顷,这些话我只能通过目光传递给他。
  熊玦看上去疲惫的很,神色紧绷难以舒展,三年不见好像衰老了一些,不复当年的少年君主样。
  这三年他在华容和子玉的夹缝中,一定过得很辛苦。
  “你回来便好。”他对我说,“你过来坐下,今日殿议由你全权负责,本王要和莫汐大夫商议出征之事,先行一步,你行完殿议便随内侍来见本王。”
  我拜了拜,走过去坐在他边上的令尹专座上,熊玦从袖中取出令尹令,放到我手里,看了我一眼,便离开了。
  只在一眼间,我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做不了的事,只能由我做。
  众臣拜别楚王后,又齐齐朝我行礼,以华容和郁邢为首的外臣集团如今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熊玦想借他们之力对抗氏族,却没想到他们聚沙成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哪怕分布在封地的那些同党逃的逃,死的死,但郢都的这些却宛如根系深厚的大树,一个个就像任凭八风狂吹也吹不到他们脚下的模样。
  华容对我道:“令尹大人既然回来了,眼下局势混乱,还请大人作出指示。”
  “什么指示?”
  “自然是控制饥民,募集粮草,逮捕林地暴徒,再安抚若敖氏族长,请其出兵抗晋。”
  “安抚?”我笑了笑,“挺有意思的话,难道若敖氏族长如今是这般难管的人物,竟还需要安抚他,才能让其出兵。”
  “哼,你离开三年了,自然不知道朝中变动,如今他若敖氏都快成楚国的国中之国了,就连昭氏也跟他沆瀣一气,如今要他出兵都得求着他,看他脸色。”郁邢不屑地说。
  “你在景地练的新军呢?”我问华容道。
  他的军功制实行这么久了,不知效果如何。
  “哼。”氏族那边一朝臣冷笑道,“多亏了华容大夫的军功制,所以景地的饥民才那么难管,他为了推行军功制,在景地大开练武场,让所有平民子弟闲暇时都可自由练武,为了取代我们氏族子弟可谓不择手段。如今倒好,那些饥民中有不少男子能打会战,都比得上常规守备军了,要怎么抓,还请华容大夫出个主意,别一出事就把责任推脱到令尹大人身上。”
  “何止于此啊!”另一个氏族朝臣愤愤骂道,“从你改制至今已有数载,景地年年丰收,怎么一出事连应急粮草也没了,而薳氏封地原本土地肥沃,易于耕作,就因为你那个遭瘟的军功制,许多薳氏农人跑去了景地,薳氏土地荒芜了一大片,如今到处缺粮,我就问你,这些粮呢,都被你那些猪狗不如的同修运到哪里去偷卖了?”
  “还有林地,本来令尹大人经营的好好的,却被你们这群人搞得乌烟瘴气,这会儿还有脸说林地的人是暴徒,就连我们氏族管理时,都不干这些与民争利赶尽杀绝的事,偏偏你们就下得了手。”
  两边人越骂越凶,眼看着就要有互相扔鞋的趋势,我豁然站起身,扫了众人一眼。
  两边瞬间息声,齐刷刷看着我。
  “本尹听明白了,现在一是缺粮,二是饥民作乱,对么?”
  没人回答,但表情了然,确实是这两个问题,但也是哪个都不好解决的问题。
  “在处理这两件事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先行处理。”
  我看向华容那边的外臣集团,对他们道:“楚国如今的动乱,说到底还是诸位那些不切实际的改制引起的,三年多的时间已经证实了你们的失败,本尹给过你们机会,这三年间没有半点干涉,既然已经失败了,如今我重归朝位自然不喜欢和我离心背德之人,诸位就请当庭脱下楚国朝服,于今日之内离开楚国吧。”
  我如今讲话很客气,三年的尹水生涯已经让我平和了很多,可这些人仿佛将我当成了恶鬼看,一个个面面相觑,怒意上翻,却没人敢对我呵斥半个不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