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下药

  刘氏从未想过,自己的女儿会做出这样狠毒的事情来。
  她抚着自己的胸口,看着自己的女儿,彷佛从未认识过一般。
  &君儿,你刚才说什么?你再跟母亲说一遍。&
  一开始,宁元君发现自己说漏嘴的时候还不肯承认,但是在刘氏的逼迫下,宁元君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把自己对严玉堂做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反正是自己的母亲,她就不信母亲不帮她这个女儿反而要帮严玉堂。
  但是现在看着刘氏这不可置信的模样,宁元君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想法是不是错了。
  然而当刘氏再次问时候,她还是说了:&我的意思是,我给严玉堂下了药,他这辈子都只有浩哥儿一个孩子了。&
  刘氏这次是真的被吓到了。
  她直接站起身,指着宁元君,气道:&你……你……&
  她来回走动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把后面的话说了出来,&你怎么能如此胆大包天!要是被镇国公府的人知道了,就算你有浩哥儿傍身,他们也不会放过你的!&
  说完,她又问道:&不行,不能让别人知道,君儿,此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宁元君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她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嗓子提着的那口气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宁元君现在十分镇定,她说:&母亲,您放心吧,这事除了我和你,就没有别的人知道了。&
  刘氏还要确认,&那这事你交给谁去办的?那人不能留,否则总会有走漏消息的一天。&
  宁元君却是自信地一笑,说道:&母亲,这样的事女儿怎么敢交给旁人去做?当然是女儿亲手下的,就连药材,也是女儿自己去买的。&
  这是她前世就知道的一个方子。
  而她之所以会知道这么一个阴毒的方子,是前世她救下的一个身受重伤的老婆婆,那老婆婆告诉她的。
  只可惜,就算她给老婆婆买了伤药,那老婆婆也没挺过去。
  但是她也只知道这个方子。
  所以在她得知自己有孩子的时候,就偷偷地买了药材回来。
  为了不引人怀疑,她还是把方子上面的药材分开来,到不同的药铺买的。
  她原本的打算是,若是第一胎若是女儿的话,她就再怀一个,直到自己生下儿子为止。
  只要自己一生下儿子,他就让严玉堂再也生不出来。
  至于这期间严玉堂后院那些女人会不会怀上这个问题,她都考虑到了。
  这也是她为什么要那些女人都要给她请安的原因。
  因为在那些茶水中,她亲自动手,让那些女人没了生育的能力。
  没想到连老天爷都站在她这边,让她第一胎就生下了儿子。
  所以现在,除了她生下的浩哥儿,严玉堂别想再有第二个孩子。
  听到女儿的话,刘氏总算放心了些,不过仍旧叮嘱她,&这件事你一定要守口如瓶,谁都不能说,除了我们母女二人,不能再有第三个人知道了。&
  想到刚才女儿的口不择言,刘氏又道:&好在刚才这里都是自己人,否则,你今日就闯了大祸了。&
  宁元君也想到刚才的情况,有些着急,&啊?母亲,那刚才那些人怎么办?要不要都灭口?&
  刘氏一口气堵在胸口,&你就不能再想想别的办法?&
  一开口就是杀人灭口。
  也不想想,刚才屋里这么多丫鬟,一下子都把人灭口了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就算真的想要动手,那也得找准时机,慢慢地来。
  刘氏说道:&此事交给母亲,母亲会让她们守口如瓶的。&
  见刘氏把事情揽过去了,宁元君也放心,没有再说什么。
  &行,那就麻烦母亲了。&宁元君说道。
  刘氏觉得,女儿太过胆大妄为,于是苦口婆心地说道:&你以后可不能再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了,你婆婆还掌管着国公府的大权,你这样很容易被她抓住把柄的,反正现在你有浩哥儿,国公府也不能休了你,所以你就安安分分地当你的世子夫人不好吗?&
  刘氏觉得很疲惫,她就想不明白了,女儿分明已经把严玉堂的路给堵死了,这种情况下,女儿就老老实实地当她的世子夫人好了。
  有儿子傍身,又有乐安侯府做后盾,女儿根本就不需要这么折腾。
  可是女儿成婚到现在,这都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因为和严玉堂吵架而回娘家了。
  刘氏不知道严玉堂是什么感想,但是作为亲娘的她都觉得有些不耐烦了。
  满京城的贵女,就没有哪个像她女儿这般动不动就回娘家的。
  每次去参加宴会的时候,总有那与她不对付的夫人用这个话题挤兑她。
  被挤兑的次数多了,刘氏心里对于女儿动不动回娘家这事是不悦的。
  只是每当她想要开口说女儿几句,话到嘴边就又说不出了。
  这个女儿到底不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她自觉对她亏欠许多,不忍心责骂她。
  面对刘氏苦口婆心的劝导,宁元君不甚在意地说道:&好了母亲,女儿知道了,我自有分寸。&
  看到她这态度,刘氏非但没有放心,反而更加担心了。
  事实证明,刘氏的担心是对的。
  宁元君不主动回去,严玉堂也没有来接她。
  严玉堂早就在两人一次次的争吵中,对宁元君不耐烦了。
  若不是休妻太过麻烦,而又影响他们镇国公府的名声,恐怕他早就休妻了。
  现在好了,宁元君不回来,整个镇国公府都宁静多了。
  自觉没有了束缚的严玉堂压根没想过去接宁元君母子回来。
  不但严玉堂没有去接人,就是镇国公府也没人去,彷佛镇国公府就没有宁元君这个世子夫人一般。
  看到这样的结果,刘氏慌了,开始催促宁元君回去。
  然而宁元君根本不为所动,不管刘氏怎么劝,都不肯回去。
  最后,还惊动了乐安侯府的老太太。
  当然,此为后话。
  谢元秀带着燕王一起到了书院,就遇到了王氏。
  看到燕王,王氏也很惊讶,&王爷今日怎么也过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