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进场

  姜家夫人进宫面见贤妃的事情,孙皇后很快就知道了。
  孙皇后摩挲着手里的纸条,勾起一抹冷笑,&姜家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只是,也不看她答不答应。
  孙皇后招来心腹,仔细叮嘱一番。
  皇宫朝堂的暗潮汹涌谢元秀可不知道,大哥好不容易回来,她得关心关心对方的身体。
  战场上刀剑无眼,哪怕再厉害也免不了受到伤害,常年累月下来,会形成暗伤。
  等人老了就会受罪。
  现在谢承安回来了,她正好给他调理一下。
  等谢元秀收回手,谢承安问道:&如何了?&
  谢元秀点头,说道:&还好,我开几服药给你,吃完了你的暗伤就好了。&
  这几年,谢元秀并没有松懈,仍旧坚持着学习医术。
  遇到不懂的问题,她还会去回春堂请教王大夫。
  王大夫是个仁心仁术的好大夫,见谢元秀真心请教,一点也不藏私。
  三年下来,谢元秀的医术小有成就,就算不用异能,她也能轻松诊出病人的病症并开出对应的药方。
  说完了这事,谢元秀话题一转,就笑道,&大哥此番回去,恐怕娘要操心你的婚事了,不知大哥心里可有中意的人?&
  谢元秀并不全是开玩笑。
  谢承安如今已经十九岁了。
  整个杏花村,像谢承安这般大还没成婚的人根本就没有。
  就算那些上了胳膊腿回去的人,家里也给娶了妻子。
  当然,因为身体残疾的原因,家庭好一些的都不愿意嫁过去。
  所以他们的家人只能高价聘礼从那些家庭贫困且重男轻女的人家中给他们娶妻,跟花钱买也没什么两样。
  其实谢元秀是不赞同这种做法的,但是时下的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根本不可能听得进她的意见的。
  所以她也就没有多管闲事。
  只是经此一事,让她更加清楚了这个时代女子所收到的束缚。
  而王氏见一同出去的那些人都娶妻了,而自己的儿子还远在边关,她就算想要给大儿子相看人家也没办法。
  只能在心里干着急。
  对此,谢元秀也无能为力。
  总不能略过谢承安,直接让人家姑娘嫁过来吧?
  这样的话和守活寡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就算把人娶回来了,谢承安不一定喜欢。
  谢元秀笑道:&若非妹妹我拦着,娘都想直接把人给你娶回来了,大哥你可得好好谢谢我。&
  当然,她这话确实是夸张了。
  王氏再怎么着急儿子的婚事,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谢承安也知道妹妹是在开玩笑,但还是配合着说道:&确实是要好好谢谢,说吧,你想要什么?&
  谢元秀双眼一亮,做出一副财迷的样子,&看来大哥小库房满满啊?&
  谢承安喝了一口茶,澹定地说道:&也没有多少,不过秀儿你想要,就算在艰难大哥也会为你弄来。&
  谢元秀听了,心里十分温暖。
  因为晚上谢承安还要去参加宫宴,所以兄妹俩也没有说话太久,谢元秀就赶着谢承安去休息了。
  晚上,谢承安从宫里回来,面上一片平静,彷佛宫宴上什么也没发生。
  但是谢元秀知道,肯定不是这样,但是她也没有多问。
  第二天,宁元诗一家和盛老爷一家都来了,就是为了给谢元秀送谢礼的。
  而且巧的是两家竟然在差不多的时间到达的。
  虽然昨日谢元秀没有说出自己的住址,但是盛家还是打听出来了。
  至于宁元诗,谢元秀没有瞒着。
  既然人已经上门了,自然没有将客人往外撵的道理。
  谢元秀客气地将人请进屋,并上了好茶。
  昨日谢元秀已经说了不需要黄金,但是盛老爷还是带着黄金来了,整整五箱。
  五个箱子一字排开摆在待客厅里,金闪闪地晃花了客厅里众人的眼。
  哪怕宁元诗是侯府的姑娘,在看到这么多金子的时候还是被晃了眼。
  毕竟她是庶出,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么多金子。
  宁元诗觉得,就算是侯府的当家人宁侯爷,也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金子。
  &虽然这些俗物配不上谢姑娘,但是也只有这些俗物能表示盛某的心意,还请谢姑娘不要嫌弃。&盛老爷这么说道。
  盛明珠黏在谢元秀身边,说道:&谢姐姐,你看这些黄金多可爱呀,我可喜欢了,你都收下吧。&
  谢元秀揉了一把小姑娘的脑袋,笑道:&可是姐姐真的不需要这么多金子,再说姐姐救你们真的只是举手之劳,并不是为了这些东西,就算是别人,姐姐也会救的。&
  同时心里感叹:手感还怪好的,难怪大哥总喜欢揉自己的脑袋。
  小姑娘今天打扮地十分漂亮。
  一身红色绣着金色丝线的锦衣,头上梳着两个小揪揪,带着两根红丝带,还挂着两串铃铛。
  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
  彷佛年画上的童子,还怪喜庆的。
  谢元秀觉得,以后要是她有了女儿,也一定要把女儿打扮地漂漂亮亮的,让她做着世界上最幸福的公主。
  很快,谢元秀就意识到自己思绪飘远了,立刻将其拉了回来。
  盛明珠明媚的小脸瞬间耷拉下来,难过地说道:&姐姐不收下这些金子,是因为不喜欢明珠吗?&
  盛夫人也跟着劝道:&谢姑娘,你就收下吧。&
  谢元秀看向盛老爷夫妻,见对方真心想要给,于是只能答应。
  不过,也没有收下全部,只收了两箱。
  她也清楚,恐怕她要是不收的话,恐怕盛老爷夫妻俩会惦记这事,而且认为他们欠了自己人情。
  而这世上人情债是最难还的。
  为了让两人安心,她也就收下了一部分,也算是安了盛氏夫妇的心。
  此时就算到此结束了。
  盛老爷一家没有多待,很快就离开了。
  至于宁元诗,也只是多待了半个时辰。
  虽然两人之前做了十几年姐妹,但是之前在侯府的时候两人并不熟络,现在更是没了那层身份,谢元秀和宁元诗也没有那么多话题。
  宁元诗很有眼色地提出了告辞。
  送走宁元诗和盛老爷两家的第二天,就到了谢承康要进考场的日子。谢承安和谢元秀两人一起,把谢承康送进了考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