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其次,纪行是不会让艺人出面找工作的。
  谢姝和纪行认识有些年头了,对于她最初对纪行的猜测,谢姝还没有答案,但她能肯定纪行是个保护欲和控制欲都很强烈的人,尤其是对待她的艺人。
  遑论越衡这么个完美贴合她偏好的演员,当初谢姝把越衡塞到纪行手下就是靠着对她的这点了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谢姝不信纪行突然性情大变了。
  再次,眼前越衡提出的请求根本不符合常理。
  越衡的发展路线毫无疑问是以电影为主的,电影下映后纪行的举动也印证了她的观点只接受采访和杂志拍摄,综艺是想都不想立刻拒绝,给艺人报了许多培训班,据谢姝所知纪行还在活跃地寻找一个新电影剧本种种迹象都表明她想要把越衡培养成演技出众的优秀电影演员。
  接电视剧剧本与成为好演员不冲突,却与成为电影演员相冲突。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鄙视链未必人人都承认,但两者之间存在的障壁却无法忽视,演员从大银幕转战小银幕就很难回去了。
  我是在筹划一部电视剧,纪行消息很灵通哦,这都打听出来了。谢姝拖延着节奏。
  越衡摊摊手,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是啊,电视剧。谢姝装傻:怎么呢?你想演吗?
  为什么不来找我呢?我想演好角色。
  谢姝含蓄地劝退她:你眼下不太适合出演电视剧吧,有了一部还不错的电影作品就转型电视剧,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发展路线。
  这样啊,你说的也对,我也更想演电影角色,电视剧角色总是没有太多发挥空间。
  越衡轻易被说服了,谢姝不费多少力气就让越衡回心转意,她重新热络地向谢姝介绍她点的菜式,几秒钟前那股含着怨怼的语气又好像挥之不去。
  异常的反应,怪异的态度。谢姝藏下疑惑,和善地跟越衡应酬着。
  私房菜的味道跟谢姝习惯的不太一样,却不难吃。她评价一家餐厅水平的标准是蔬菜做得如何,这家店的荠菜和莴苣做得很好,谢姝在心里悄悄把它列为值得一去的餐厅,下次何温洺回来他们可以一起光顾这家店。
  以前这家店是一家特别小的小店,我以前当群演的时候来这里经常只点一道炒河粉吃,有时候有了外快会多点两个菜,我就想这家店这么好怎么就开不起来。越衡盛了两碗羹汤,推一碗给谢姝,调羹在汤里搅动着,她继续说:后来我拿到第一笔片酬,拿了一部分来找这家店的老板,说我想投资。我猜那个老板的反应跟我知道自己被选作女主角的反应一样,一点都不敢相信自己走了狗屎运。
  谢姝尝了一口汤,弯唇笑着说:有实力的人获得了名副其实的成绩,怎么会是走狗屎运呢?
  越衡抬眼,她顿感的五官不施粉黛时时常会显露出一种娇憨的气质,好像不管这个人的真实年龄是多大,她都永远停留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年纪。她得意地笑起来,像是自夸:原来我有这么厉害。
  有那么一刻谢姝无疑被她击中了,心底不由自主涌出对越衡的怜惜,仿佛这个人是她亲爱的小妹妹。爱惜出现了两秒,随后谢姝瞬间意识到,越衡在影响她。
  这是萧绥喜欢用的招数,以童年经历过的创伤来吸引她,利用袒露创伤的行动获得她的怜悯疼惜。就像人类会对受伤的鸟雀猫狗产生愧疚一样,哪怕这个伤口不是自己造成的,人类依旧会不由自主地承担罪责,然后释放出善意。
  这种招数对大多数人都有用,对谢姝反而比平常人更有用。
  她在潜意识里认为天生的好家庭和好生活是从天而降的馈赠,得到了馈赠就需要付出代价,谢姝偶尔会出现某种赎罪心理,似乎只要她散发更多的善意就能抵消天生收获的馈赠。
  但她不会被这种心理控制,她在被爱怜的心理影响时会分出一部分来警告自己,比如现在谢姝就在告诫自己保持警惕,警惕接下来越衡要说的内容。
  磨磨蹭蹭地吃完了饭,谢姝终于听到越衡说:纪行说,你把电影选送奥斯卡了?
  手指捏紧擦嘴唇的纸巾,身上汗毛竖起,谢姝知道越衡之前的抱怨和整个晚上都是前菜,接下来她们要讨论的才是正餐。
  非好莱坞制作的华语电影选送奥斯卡要的无非是最佳国际影片的提名,如果运气不错加上公关得力,拿下这个奖项也并非毫无可能。
  但熟悉谢姝的人都知道,她不是守成的人,相反只有一件事的收益足够大,谢姝才会去放手一搏。
  这样的制作人角逐奥斯卡想要的仅仅是一个最佳国际影片吗?
  纪行不信,于是她花了点时间去打听。
  果不其然,她打听到了谢姝不止报名了最佳国际影片,还报名了最佳女主角、最佳配乐、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等等技术类奖项。
  这些还不足为奇,奇怪的是最佳女主角报名的人选谢姝选择的不是纪行,而是温言乐。
  纪行确认了好几次,才相信这就是真相。
  她百思不得其解,《第一炉香》的女主角是饰演葛薇龙的越衡,这没什么可质疑的,谢姝也无时不在强调这点。
  既然承认,又为什么要把女主角的提名机会给温言乐?温言乐饰演的姑妈在电影中的戏份是不少,可还不至于能取代女主角的位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