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赵敏苦笑道:“我是心机之工,可身当其境时,却又忘了这些话。却原来铁石心肠这四个字,只说起来容易,但终归人非草木……”
  黄衫女子心中一动,似有所感,道:“木石人心,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做到?便是真做到了,那只怕,却也算不得一个红尘中的人了。”
  赵敏心中萧瑟,不愿再提,问道:“杨姑娘这下还打算讲你家中的故事来听么?”
  黄衫女子笑道:“我还未向你问此番海上的故事听,你倒先问起我家里传下的故事来,算盘倒挺精明。”
  赵敏道:“若是姑娘无意相告,赵某当也不会强求。”偏头望见婢女手中抱着的瑶琴,耳边似乎还听得适才广陵之音,心中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抱拳向黄衫女子道:“杨姑娘,我的那些事,不及惊动姑娘过问,此番多承你收容之情,就此告辞。”
  黄衫女子道:“眼下沿海都是蒙古官兵,甸镇中也有朝廷的人四处巡查,赵公子又远来劳顿,大是辛苦,不妨今晚在敝处歇宿,逗留几日,可避不愿朝相者之余,尚能休养生息。”
  赵敏闻言心想:她怎知道得这般清楚?还知我不愿见谁?看向黄衫女子,道:“杨姑娘从前在西域时分明处处与我作对,眼下怎么忽然与我化敌为友了?”
  黄衫女子微微一笑,道:“我自夸算得足智多谋,从到这江湖上行走以来,潜心料事,言必有中,但赵公子却是头一个令我苦于应对之人,往日想起你来,我总大是头痛,但心中又觉着爱惜,想和你相识入深,结作亦敌亦友之交,岂不有趣?”
  赵敏闻言一怔,不知想起来甚么,叹道:“那你可得要当心了。”
  黄衫女子不解问:“当心?”
  赵敏道:“你要防着自己忘乎所以,莫要到头来失无所失,才知悔之迟矣,就你一个胡涂,别人可比你狠得下心肠。”
  黄衫女子闻言,也凝着她望了一阵,道:“赵公子似乎意有所指?”
  赵敏说不出满腔伤痛,嘴角勉强一咧,道:“见笑了。”
  作者有话说:
  敏若各自找到另一半,恭喜恭喜。
  我知道你们肯定又有疑问了,不要吝啬地请说吧!
  刚才没改昨晚存的旧稿,现在重新发一哈!
  黄衫の婢女:你家郡主上了我家姑娘的船,包管……
  掌门:?怎么忽然心里一凉?
  第67章 人茫茫
  赵敏此番颠簸受难,又要躲避扎牙笃的搜查,幸而有得这么一处地方,可安心休养。自那黄衫女子的庄子里出来,已是三五日后,两人都换了干净衣裳,赵敏更是着得一袭男装,蓝绸玉面,便没拿折扇,也是风采照人。
  方珩睡了这几天,精气神总算得复,却仍自有些恍恍,想来自家郡主手底下高手如云,自己并非一直跟随在其左右,自然不知她是何时识得这黄衣仙子,憋了半晌,还是没忍住问道:“郡主,小人斗胆,那位姓杨的姊姊……”
  赵敏微微一笑,道:“是我一个不怎碰面的故友。”
  方珩闻言心想:既是故友,又怎有不朝相之理?难道她们两地分隔太远么?我看那杨姊姊高深莫测,亦敌亦友,多还是替郡主留几分心,免得她再给人算计了去。
  赵敏看他若有所思,眯起眼来,揶揄道:“你小子,平日里该多跟鹿师父走动走动,这般沉不住气,往后让你出门办事,那可怎么得了。”
  方珩在海上身子损耗极大,这些天在庄,都是由那黄衫女子手下的婢女服侍,这下听赵敏提及鹿杖客,便知其玩笑于何,难得脸上一红,摆手道:“不!小人还是跟着师父得好。”
  这日里,海边巡逻的元兵人手少了许多,想来是连日里一无所获,扎牙笃已将重兵调移别处,赵敏也是得了黄衫女子手下先探过后,方始出得庄来。
  二人径至杭州路府衙,赵敏出示王保保的金牌,此间坐镇的总兵立即匆匆忙忙出来迎接。
  赵敏入得高座,想到自己连日里漂流海上,怀中只保全得这枚金牌,甚么刀剑毒药、柔情蜜意,通是一场空,不禁心中寂寥,道:“刘总兵,我眼下要你替我去办一件要紧之事。”
  那刘姓总兵原是个投身元廷的汉人,见赵敏手中拿的是汝阳王世子令,又一身气度不凡,自当是王保保亲临,听得吩咐,忙躬身道:“但凭世子爷吩咐。”
  赵敏负手而立,道:“这江浙行省统三十路、一府、二十八州、一百四十三县,分浙东道、福建道。是以我想……那灵蛇岛四周……可都是你的辖境?”
  刘总兵观赵敏谈吐不凡,颇具文韬武略之大气,打心底赞赏:不愧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子。恭敬回道:“世子伟才,正是如此。”
  “我要你派船出去,于灵蛇岛方圆百里,约莫再行三日船途,觅一处无名小岛,在岛上找一个人,将她接回中原。”赵敏想了想,又道:“闽粤浙三省海面也出舰搜寻,但见船只漂泊,便盘问接应。”
  刘总兵躬身道:“谨遵世子之命。却不知世子所寻之人姓名相貌?”
  赵敏道:“你只管找一个叫周芷若的年轻姑娘,她身边兴许还有……”低声吩咐了好一阵,那刘总兵不停点头,最后恭恭敬敬去了。
  方珩这才悄声问:“郡主派人去接周掌门,是为了她手中的刀剑?”
  赵敏怔了片刻,道:“我不知道。也许是为着心中的一口气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