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他稍微跟敖朔解释了一下,基地目前不太明朗,称不上什么官不官方,光是作战部有很多个部长,同时基地也有很多主事人,目前还是个多足鼎立的局势。
所以作战部内也称不上什么军不军队,或是编不编制,能打的都被吸收进来了。
敖朔从进来坐在板凳上,腰杆就挺得板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听见齐涣说话,十年训练养成的习惯让他朗声道是。
齐涣弯了一下唇角,“年轻人出任务的时候注意安全,你很有潜力。”
说完他就在键盘上开始打字,敲敲打打了十几分钟,一边打,打印机也一边工作,打印了十来份资料。
齐涣在其中三份上盖了章,把所有的材料都递给他,跟高崛道,“带他去做体检,然后去找李旭、王国江和张建签字,把我这份也拿过去,今天之内办完。”
高崛起身去开门,敖朔拉着秋南亭站起来。
“别带着他走了,就在这儿等吧,今天秦将军在楼里。”齐涣指指秋南亭。
秋南亭点点头,让敖朔先去处理他的手续。
两人走后,齐涣没再跟秋南亭搭话,一直在电脑面前处理事务,他看上去怎么都有五十岁了,但是打字打得很快,而且很用力。
病毒爆发前,约莫是个当兵的。
秋南亭只得在办公室里坐着,目光四处搜寻有没有可用信息,从他醒来到现在,对整个世界还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他需要知道这个丧尸事件具体是怎么回事。
部长的办公室里很明显,资料只多不少,但是办公桌上的肯定不能碰,但是办公桌旁边有个放报纸的铁架子,上面有两本宣传册和几张看起来皱巴巴的日报,都能看见“病毒”、“变异”等字眼。
“您好,请问我可以看一下这个吗?”秋南亭指指那个宣传册。
齐涣抬起头来,“可以,看了记得放回原处,到时候住处门口都会放的。”
秋南亭道谢,起身把宣传册拿过来,坐回原位。
封面是《zom-1病毒灾难须知》几个大字,配图是一个地球。
他翻开看目录,很完整,包括病毒形态,传播渠道,预防措施,发展进程还有应急手段等各种板块。
别说虽然现在国家系统瘫痪了,但是大家搭伙弄出来的东西还算有模有样。
秋南亭把关于病毒的信息快速浏览了一遍,上面写得很清楚,病毒最开始是在一个月前,一个沿河城市发现的病例。离京城不算太远,但是也谈不上近。
最开始是类似于狂犬病一样症状,包括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等,1-5日后出现发作性肌痉挛、呼吸困难及多汗、流涎,再过1-2日左右会完全进入狂躁兴奋状态,伴随攻击行为。
传播渠道为唾液和血液,目前有被抓伤但是没被感染的案例,很幸运,丧尸很新鲜,指甲里还没有血液和唾液。
本来因病毒承载体是丧尸,按理来说传染速度并不快,但是不仅是沿江沿海城市,紧接着大多数内陆城市也开始大面积出现病毒携带体,甚至还因为恐慌,开始盲目使用跨市跨国交通工具的情况。
从第一例病例发现到今天,已经过了三十四天,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在基层基本陷入瘫痪。
在西南、东南和京城民间分别建立了三大幸存者基地,预计共能收容九亿人左右,基地还在不断继续扩建。
在容纳自已前来的幸存者同时,作战部也在不断派出作战小队在临近省市进行搜救。
国家机器的错乱导致武力队伍的地位显著提高,或者准确来说是作用更加明显,曾经当过兵的人从幕后走到台前,和其他能打的普通人重新组建成作战部,现在基本可以分为四种职务,一是负责基地内的治安和管理问题,二是负责保护基地,三是搜集聚拢物资,四是进行搜救工作。
秋南亭暂时还没看见手册上有说要主动进攻丧尸,还呼吁民众不要贸然攻击丧尸。
基地内部现在还好,生活方式上基本跟病毒爆发前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经济发展暂时倒退了几十年,有点像秋南亭之前在农村里经历过的那种分配制度,但是基本上是必需品和工资共同发放,基地内也存在被管控的市场交易,秋南亭猜测这些能卖东西的商家估计都背靠着这些大领导们。
门被敲响,齐涣按了一下电脑旁边的一个按钮,门锁自动打开,高崛推门进来。
秋南亭合上手册看过去。
敖朔走进来刚好跟他的目光对上,走到他旁边。
“齐部长,手续都办好了,但是体检结果要明天出。”高崛自觉把那一沓材料找了个牛皮纸袋装着,在上面写上了敖朔的名字。
“又搞这么慢,”齐涣把纸袋放到电脑旁,“你带他们先去住处吧,给医疗部发个信息,结果出来直接发给我,他的芯片还没给是吧?明天去领,今天你先带着他们。”
高崛应下,出门前问齐涣要不要叫饭来,齐涣摆摆手,说已经吃过了。
三人这才离开负十八楼。
高崛带他俩吃了顿地下大楼的食堂,在负四楼,去的时候虽然都快九点了,里面的人也不少,吃饭的时候又快又安静。
吃饭的时候用的就是每个人代表着身份的芯片,如果做的是包餐食的工作,在任何一个食堂刷都是不用掏钱的。
秋南亭从高崛手里接过餐盘,在窗口前探头看里面的菜,一排六个窗口的四个菜都是一样的,三个素菜一个荤菜,汤在旁边是一个大铁桶装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