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秋南亭心中一暖,悄悄对他露出笑容来。
  到了集市,只见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周围几个村出来摆摊的小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吸引着赶集的村民驻足围观。这边,老农正摆卖着自家种的黄瓜和茄子,色泽鲜艳,特别是黄瓜,那老农自已就拿了个削了皮蹲摊边上生啃,看着就水头足;另一边水果摊上摆满了西瓜、桃子、李子等水果,光是靠近都能闻到一股酸甜香味。
  除了农产品,集市上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和日用品出售。什么自已编织的竹篮、草帽、草席等手工制品,还有针线、纽扣等日用杂货,除了那些非要票才能买到的,在集市上的东西基本能满足生活的各种需求。
  秋南亭先守在他们村本来就定好的一个摆摊范围里,把各种菌菇还有整整半个人高一箩筐的红薯都倒在铺好的编制口袋布上,要在上午把东西先给卖完了。
  程木深则先跟同行的五个知青去采购,有四个知青没位置了,拜托了他们带东西,所以要采买的东西还不少。
  红薯这种东西还挺好卖的,各个村里的都不是顿顿吃米面的生活条件,如果自留地用来种一些用来卖的水果蔬菜,那就势必要卖一些口粮,红薯易储存也不贵,摆在那儿没多会儿就有人买走。
  但是秋南亭低估了这个世界原主的身份因素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也许是来这个镇上赶集的村民信息都灵通,原主有个地主外公的事几乎人人皆知,在这些地里刨食的农民眼中,要是给地主的子女好脸色,那不就等于背叛了人民大众,对不起辛辛苦苦改变了他们曾经不堪遭遇的先进人土,所以很少有人愿意靠近他。
  818跟秋南亭说,每次原主赶集,都是一坐坐一天,到快走的时候,才有人看他年纪小又可怜,勉强把他手里的东西便宜要了。
  秋南亭尝试着学旁边的人一道,叫卖两声,有人闻声看过来,看见是他,面色复杂地往另一边走了两步。
  “可是外公是地主,又不代表原主也是剥削别人的一员。”秋南亭悄悄在脑子里跟818讨论。
  【但是原主小时候优渥的生活确实来自外公,也许旁人是这样看待的所以没办法把他当成大家中的一员。】
  “他即便接受过地主的生活,但——”秋南亭想说,连政府都没有判他是坏分子,这些村民有什么资格把他排除在普通大众外。
  可上一个世界已经让他对“人”有了更深刻的意识。
  从前他读书,读的是事理,是怎么做好自已,做好事。
  但是越往前走,往上走,能看见的就越多。
  虽然许多东西他仍还未懂,但他很清楚,大众是由无数个有私心的人组成的。
  在这个世界里,反派遭受的苦与痛来自人,却又不完全来自人。他其实并没有办法真切地去责怪谁。
  他之所以被称为反派,也许只是他非要将自已对这一生命运虚无缥缈的恨实质化到某个人的身上。
  秋南亭低着头想事情,好几个人经过他的摊,蹲下来掂了两个红薯,正要跟他说话,看见他的面容,第一反应是往左右看了看,最后还是放下走了。
  “八一八,我要是去人少的巷子里,会不会比较好卖啊?”
  【我的建议是不要,因为这个时期人少的巷子被大家称为黑市,都是高价卖一些管制的东西。】
  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秋南亭默了默自已一共有的钱,打算把东西给收起来,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先去把需要的东西买了,他虽然要攒钱,但是时间成本也是他的财产之一。
  现在去找程木深明显是有点儿无头苍蝇摸不着道了,秋南亭打算先去给自已买身衣服,818说有的衣服是可以不用布票的。
  刚到一个服装店,便发现熊元圆和另外一个一直跟她走一起的女生也在里头,老板娘直围着二人转,手上挂了好几件衣服了。
  秋南亭看得清楚,那俩女生手里都是拿着一把五尺的布票,更别说那些贵一些的,不用布票就能买的人造棉,消费起来不要太轻松。
  眼看着这会儿肯定是没人接待的,秋南亭就把背篓放在店门口,在另一边自已看衣服,顺便让818给他讲讲每种衣服大概怎么卖。
  从布料上来说,“人造棉”布料可以不收布票;的确良布料则按照其中含棉的比例凭布票供应;零碎料子会减收一点布票,相对来说比较合算。
  不过一人一年就一丈二尺的布票,他一个大小伙子一套衣服就能去一丈,还要做鞋,前些年刚剩下来的布做了套冬被,现在秋南亭身上是一寸布票都拿不出来。
  像呢绒、羊毛、尼龙这种料子的,且不说这个季节穿不了了,那也是需要凭工业品票买的,农村压根没有这种东西,那都是在厂里干活的人工资里头的。
  不过这些票私底下也能拿钱买,就是贵肯定是会贵不少了。
  秋南亭看中了一套军蓝色的短袖短裤,不是棉布,但看着布料不多估计不会太贵,颜色也算经脏,和自已身上这套灰不拉几的换着穿来干活还不错。
  他手刚放上去想摸摸面料,那还在跟两个姑娘说话的老板娘就跟后脑勺长了眼睛似的,幽幽飞来一句“不买别摸,摸脏了卖不出去哈。”
  秋南亭赶紧收回手,跟老板娘道了句歉。
  “哎,是你呀。”冯欣回过头来看见他,拉了拉熊元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