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林平垂下面:“你爸爸他一步步怎么做起来的,过了多少坎,我最清楚。他当年不是不愿意回家,是因为……”他嘴唇微颤,欲言又止。
“唉,这个事不提了,那会你还小。你爸爸和我说过,他给不了你一个正常的家,但能拼命给你打一个业,将来给你好的生活。后来他干出名堂来了,还能瞧得上我们这些穷兄弟。我出事故没有了手臂,谁都不要我这残疾人,是你爸爸给了我饭碗的啊,我儿子现在都在公司里干呢。”
“对,小赫,我跟随他那么多年,知道他的艰苦,有一年他陪客户喝的酒,胃都穿孔了,是我送的医院,这做企业,这么一大帮子人跟着他后面吃饭,他有担当的嘛。这突然中风了,累得。”这赵叔叔也一声叹。
“你们这是,到底想表达什么?”赵霁赫一听过往那些就烦躁。
“我们没有别的用心。多少知道些你们的情况。我儿子说你现在想把公司全卖了,唉,我觉得可惜。好好照看他……他当年有苦难言。”
“你们这说的什么话,现在照看他的不是我吗?还有,当年我们这个家,最苦的,绝对不是他!不送了,两位慢走!”
赵霁赫说完为他们按了电梯,自己扭头就走。
他应了张权下午来公司里露个面。张权在公司楼下迎上他。
“赵总,您多回公司露露面,我这和大家做思想工作可就有抓手了。”
“有什么用,虚把式。”赵霁赫手一脸不屑。
张权倒是习惯了他这副样,也不生气。
赵霁赫一进公司大门,这些个员工面上若无其事地干手头上的活,等人走过,远的,近的,双双眼睛从各个角落聚拢到他的身上。
张权直接指引他进了赵良伟的办公室。
这是他第二次进赵良伟的公司。第一次进,还是三年前他回国那会,赵良伟要求他来公司看看,聊聊他接手公司的事。结果父子俩在办公室大吵了一架,他出门时猛摔了这扇门,赵良伟怒骂一声“逆子”,外面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张权你先去忙你的,我在这坐坐。”
“行,有事您喊我。”
赵霁赫扫了眼这间不算大的办公室,视线落在办公台后面书架上摆放的两张照片上。
他走近拿起其中一张,那会他才三、四岁吧,在珠海海边,赵良伟抱着他,父子俩头挨头,笑得幸福灿烂。
另一张也是父子俩的合照,他十九岁那年,赵良伟送他去美国,机场上他被赵良伟硬拉着拍的,他一脸淡漠,不情不愿,头偏向另一边,保持着距离,赵良伟却神采奕奕,一脸骄傲。
两张照片隔着的这十几年,是他痛恨的十几年。
李茉和赵良伟离婚前的那几年,赵良伟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李茉在他面前没完没了地抱怨,长期情绪崩溃,哭泣。
他便跟着她恨。
两人离异后,李茉二婚,再生子,那年他才刚上小学四年级,小小年纪,被安排去读寄宿学校。后来初中,高中,再到美国,一直在寄宿。
他认为他拥有的是寄宿人生,没有家,至今。
许久后,他把手上的照片扣放在这办公台,坐在办公椅上,仰面闭眼,随椅子打着转。
上午那个林平的话里,似乎悬着些过往是非。可又如何,他屏蔽过往,那些过去的是是非非,他是丝毫都不想进入。
张权敲门进来。
“赵总,需不需要我带您公司里走一圈?”
“去项目吧,我去看看你们的项目,先看看养老中心。”
“什么时候?”
“现在。”
“好!我马上安排。”张权自是高兴。
“纪幸多”在珠三角几个城市里有好几个高端养老机构,都品牌和规模化了,张权带他来的是他们公司在花城做得最好的一个。
负责养老机构这块业务的总经理陈劲陪着他俩走了一圈。
“赵总,咱们这个的床位是非常紧俏的,今年有不少人等房,养老市场未来可期啊。”陈劲介绍。
“你们现在做这个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赵霁赫问。
“硬件和服务都有优势,特别在医疗资源引入上,我们有那么多的医院物管项目,有医疗资源接入。而且咱们有团餐业务板块,饮食资源共享,运营成本也就能控制得很好。做养老机构嘛,最核心的不就是医疗和伙食嘛!”
“痛点呢?”赵霁赫又问。
“最大的痛点还是人吧,优秀护理人员短缺,人员成本也大。”
“有应用ai技术吗?”
“这个没有。有需要用ai吗?这个成本更大吧?”
“ai还可以应用在养老中心?”张权很感兴趣。
赵霁赫笑笑没再吭声。
当年他差半年就毕业,从mit任性自主退学,跟着一周姓美籍华人创业,在美国做了十多年的ai开发,应用领域侧重医院和养护机构,拿了不少专利,也拿下了美国和欧洲很多医院和各类养护机构的单子,几年前狠赚了一大笔美金。这是赵良伟不知道的。
第十三章 那么大的公司,怎么会有问题
明天一早又出差,夏挽澜在房间收拾起行李。
今天她给张权打了电话,约上了赵霁赫几天后碰合同核心条款,这趟去上海,那边的标的基本上能敲定合约内容了,一切进度如她计划,圆圆跑到房间找她,她心情不错,能多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