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周侍郎在夔州孤身揪出一连串的贪赃枉法之徒,真是大快人心!”
  “不错,侍郎身清气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真是可敬可佩,如今又是朝中的中流砥柱,今后在吏部我们便随侍郎差遣了!”
  一堆阿谀之辞听得周词头疼,他没说什么,只是笑着指指桌上:“再不动筷,菜都要凉了。”
  四人点头称是,陈秉元案后,他从夔州一路调回京城,又经通政司转至吏部升迁做侍郎,几人心里自然有数,便各献殷勤,给周词添酒加菜。
  最后,一肚子的奉承话说得差不多了,杯盘狼藉,四人都有些微醺,好在没忘记来意。
  卓鹤沣使了个眼色,一旁侍奉的小厮迅速阖上临街的窗户,从雅间侧门内捧出几个大小不一样的盒子来。
  三人官场混迹已久,懂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于是各备了厚礼来见。
  卓鹤沣知他是个读书人,便特意拿了方名贵的端砚来,他见周词不动声色,暗想他到底是吃这一套的,于是亲自打开盒盖呈至他眼前:“小小心意,还请侍郎……”
  周词一看盒子里的东西,不由抬了下眉毛,嘴角牵起一丝开怀的笑容,卓鹤沣见他反应有些奇怪,忙拉回盒子。
  他看了眼,登时大惊,扣上盖子连拍了自己脑门儿几下:“我真是老糊涂了,这、这是我给小女带的桂花糕,竟给弄错了!”
  他慌忙换了另一个锦盒,正要打开,周词伸手按在盒盖上,冷然说道:“方才你们还说我身清气正,现下却要给我送礼行贿,未免太不尊重人了吧。”
  四人互望一眼,正待继续试探,周词敛容正色,颇有些不留情面道:“今日的席面我已付了账,只当是同僚间的小聚,谁出的定金自会由店家退回府上。东西也都拿回去,我不会看,更不会收,若你们执意如此,那我现在就走人。”
  “诶别别别,侍郎果真不同凡响,是我们俗了,自叹弗如,自叹弗如啊!”
  四人心下不由汗颜,周词眼神在他们脸上扫了一圈,也不再多说。
  气氛一时冷了下来,卓鹤沣正要打圆场,周词带来的仆从突然叩门进来,同他耳语几句,手里还提着一个长匣子,说是楼外有人执意要将这个交到他手里。
  周词过去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形,有官场巴结之人认出了他的马车,便携礼来求见的。
  周词皱了皱眉,问道:“认得是谁么?”
  仆从说:“不认得,是个年轻女子。”
  年轻女子?
  周词放在匣盖上的手犹豫了。
  卓鹤沣两眼悄悄瞟过来,见周词眼神变了又变,竟有些莫名的哀伤之色。
  他深吸了口气,还是下定决心将匣子打开,里面横卧着一卷画轴,周词迫不及待地展开来。
  春花烂漫时,画上却是一副梅花图,准确来说,是冬日里供人提笔消遣的消寒图……
  卓鹤沣微微倾身,向看个仔细,不料周词突然从座中站起,把四人都吓了一跳,他跑到窗口推开窗奋力探出身,墙边的树影挡住了楼下之人的半边身影,看不清容貌。
  他丢下画轴,失魂落魄,卓鹤沣小心翼翼地发问:“侍郎,您这是……”
  周词一把拿起他放到一旁的盒子,激动道:“桂花糕,这个我收下了!”
  说罢他抓起盒子“噔噔噔”冲出去,四清吏司齐刷刷挤到窗口张望。
  周词出了酒楼,果真有一女子站在外头,百无聊赖地踢着脚下的石子。
  天边行云流过,她忽一转身,迎面扬起一阵风,墙内桃花满树盈盈,飞如红雨。
  她在树下,人间春色正好,小满冲含泪的他笑道:“人海茫茫我找了你好久,都饿了。”
  (正文完)
  番外
  秋风悠悠入窗,吹动起一帘轻纱软帐,屋前树影摇曳,影下,一阵匆忙的脚步踏着落叶渐近,笃笃两下叩开了房门。
  来人低声嘱咐道:“等少夫人醒了把这个交给她,别耽搁。”
  才说完,窗格一响,卧室门缓缓向内打开,传来一声悦耳的嗓音:“阿七,什么事?”
  “回少夫人,收到份请柬,永宁侯府来的。”
  “永宁侯府?”
  过了半晌,里头的女主人严严实实裹了身薄被踏屐而出,嘴里说道:“等周词晚上放值了给他吧。”
  “可侯府派来送信的人说是给你们俩的。”
  “我们俩?”
  她拿过阿七手里的信笺三两下拆了,乌发垂下,轻扫过请柬上的墨色字迹,小满抬手一拂,两眼不由睁得老大。
  八月十五,永宁侯世子夫妇做东,华阳苑内中秋宴,凡有家室者务必双双同往。
  金翠曜日,都城风华,曲池清波蜿蜒绕城,碧水粼粼,明玉湖上一艘画舫船正停靠岸边。午时过了三刻,陆续有妙龄妇人相携登船,湖光宜人,言笑晏晏。
  画舫内布置清雅,每张小桌上均已摆放好玛瑙葡萄、翡翠蜜瓜、桂花酥酪等一应时令瓜果点心。
  说来奇怪,侯府此次宴席邀的多是年轻夫妇,但自午后起直至晚宴时分,男女竟分开置席,男宾于华阳苑内品茗叙话,女宾则乘坐画舫,游湖赏玩。
  先到的几位女宾三三两两入内,落座后少不得寒暄一番,京中王公贵胄多半相熟,一来二去便谈论起各家私事,从平德郡主产下双生子,至抚远大将军续弦、国公府嫁女,再到吏部周侍郎家的那位夫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