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总有一天,我要在清醒的时候牵起你的手,认认真真地,把碰触的一瞬牢牢记在心里。这样,再梦到时就能更真实一点吧?
主考官的声音把她拉了回来。简短地宣读过注意事项以后,考题公布出来:倘若我能记得。
很快,身边的人陆续低下头,奋笔疾书起来。许千也跟着低下头,握着笔,闭上眼睛思考。脑海中开始浮现过去十几年生活的片段。她写东西一向如此。学不会凭空编造故事的本事,只好先从经验中汲取灵感,再做加工。
倘若我能记得,倘若我能记得。
脑海中猛地亮起一片火红。跳跃的颜色中,脸庞的轮廓若隐若现。
她当然记得这幅画面。这是她人生中最初的震撼。
提起笔,磅礴的情感汹涌而至。成竹在胸,脉络已然明朗。她要做的就是控制住笔下的文字,赋予它们冷静和锐利。
这是一个末世的故事。
童年移居外星的男孩,与地球一并在极热中转瞬消亡的母亲。过往模糊不清,唯一的凭证只有记忆中那半真半假的一次回眸。
少年时期,一个女孩多次向他表明心意。每当他想要回应,母亲的侧影就会出现在眼前,像是一道翻不过去的围墙。他觉得自己无法走出母亲的影子,没办法给女孩丰沛的爱,于是不断回避,直到女孩在意外中丧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故事结尾,当年的孩子已至中年。危机再度发生,他主动请求担任新项目的实验者。探测途中,设备失灵,他在生命的最后把测量数据发回地面,静静地等待毁灭降临。那个困扰了他一生的侧影再次出现,仍旧是火一样的红,看不清容貌,在漫无边际地黑暗里发出炽热的光。
感受到生命的消逝,男人望着影子微笑着说:“倘若我能记得,你也该是她的模样。”
写完最后一个标点,许千放下笔,举起手提交了稿纸。
这个故事,她不忍心再看第二遍。文章永远是作者内心的投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男孩是谁,母亲和女孩又是谁。
对于路帆扮演的角色,她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这样坦诚地剖开自己的内心。只有躲在人物的外壳之下,她才有勇气承认,她对路帆的感情有多复杂、多模糊、多矛盾。这是不愿意放在阳光下的情愫。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她才敢正视。
走出考场,把手机打开。距离正式结束还有一些时间。李炳然没来消息,看样子还没写完。她走出大厅,去街对面的kfc坐下,给他发了消息,随后又点开最上面的头像。
“写完了。”
“这么快?”
“也快到时间了。”
“写的什么?”
“命题,倘若我能记得。”
“写了个小说?”
“嗯,有点科幻。”
“满意吗?”
“比赛用的话,挺满意。”
“自己满意就行。下午好好玩,回来了就没机会了。”
许千回了个呲牙的笑脸。
没过几分钟,李炳然也写完了,收到消息直奔过来。
“写什么了?”
“科幻。”
“我去,不是吧?我也写的科幻!”
李炳然明显是写高兴了,声音都提高了不少,引得旁边的客人都投来目光。
“小点声。你写的什么内容?”
“人工智能。”
“猜到了。”
“你呢?你不是不乐意写科幻吗?”
“批个皮而已。主旨还是感情。”
“怎么?人机情缘?”
“我对机器人可不感兴趣。算是简单探讨了一下俄狄浦斯情结。”
“嚯,你这,现身说法啊。”
“滚蛋,你才现身说法。”
许千懒得再理他,径自走到柜台点餐。李炳然也跟过来,点了好几样,心满意足地端回去了。
“吃得了吗?”
“吃不了我打包,就图个乐呵。”
“下次有机会,我照着你写一个。”
“照着我写?照我你能写什么啊?”
“人、人工智能、汉堡精,昏天黑地,虐恋情深。”
李炳然把番茄酱往纸盒上“噗”地一挤,微笑地看着许千,“您能做个人吗?”
第36章 三五、光荣(下)
许千听到自己的名字,错愕地看着李炳然。没过几秒,他们又听见了李炳然的名字。
“我艹我艹我艹!”
一瞬间,许千特别想用力抱一下他来发泄喜悦,伸出手又觉得不合适,就换成拳头在他胳膊上狠狠捶了几下。
“请获奖选手上台领奖!”
台下人头攒动,同样获得一等奖的选手陆续走上舞台。他们俩坐在一排中间,在座椅之间艰难地移动。
音响开得巨大,台上的灯光照来照去,台下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也是忙得团团转。许千有些目眩。这是她头一回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出席这么大的场合,走在红毯上,甚至有些梦幻。
这是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她所热爱的东西,第一次,给了她回应,如同奖励这些年来的坚持一样,慷慨而隆重。
李炳然走在前面,大步向前,头也不回。许千紧紧跟着走上了台,站到工作人员安排的位置。
证书、奖杯一一接过,对着颁奖嘉宾轻轻鞠躬。相机架在面前,所有人都盯着镜头,定格下兴奋的瞬间。转身,离场,坐回到刚才的座位,等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