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当初刚坐上皇后之位,郭家根基还不稳,家中送了个妹妹进宫来,随郭皇后一起侍奉圣上。
  转眼间,妹妹怀上了龙嗣,郭皇后却小产落空。好在终究是郭家姐妹肚子里出来的孩子,为郭家稳固了地位。
  可在妹妹生产当天,却血崩而死,只留下了可怜的儿子。圣上心善,怕外人照管不好皇子,于是过继给了郭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子殿下。
  至于究竟是因生产导致的血崩而亡,还是另有谋算现在也无从追究了。
  郭皇后深呼吸一口气,冷冷一笑。
  “难得进宫一次,姐姐还是去看看圣上吧。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还不知道呢。”
  她开始赶人了。
  昭阳起身:“本宫也坐乏了,正好出去走走。皇后,你这宫殿里素日无事,可以多点些熏香。”
  “为何?”
  “本宫闻着你身上的味儿,有点犯恶心。”
  昭阳毫不避讳的丢下这句话离开。
  华氏迫不及待站起身想要顶罪回去,不料被郭皇后一瞪。
  “你什么身份?她什么身份?难道还想骂回去不成?”
  华氏弱弱的坐下,声音小若蚊蝇:“倒也不是不可以。”
  “你说什么?”
  “没!民妇什么也没说!”
  华氏赶紧闭嘴,不敢在她气头上惹一遭。
  殿内静默几秒后,华氏忽才想起夫君从边疆快马加鞭寄回来一封书信,还嘱咐要亲手交给皇后。
  华氏脑子里一团浆糊,什么也看不懂,于是将信取出来递给郭皇后。
  郭皇后冷冷接过一扫。
  片刻后,眉子一皱,面容更加严峻。
  “这是……”
  “皇后娘娘,上面都写了什么?”华氏问。
  郭皇后有些失神道:“无非是一些询问亲友的信件罢了。”
  华氏纳了闷:“可夫君怎么还要皇后娘娘亲启?民妇以为有什么大事呢!”
  郭皇后眉心一跳,借口身子乏了,将华氏送出坤宁宫。
  随后又才将信纸取出来仔细的看。
  没错。
  信纸上加了密语,解过以后会成呈现出一句话。
  【朝代更迭,郭氏可立。】
  郭皇后手握信纸半晌,然后将其投入了火炉中。
  从坤宁宫出来,由专人领路,来到了紫金宫。
  宫门大敞着,前前后后许多宫人进出走动,手上都呈着不少佳肴。
  “圣上午时一直歇息着,现在刚才醒,正用膳呢。”公公禀道。
  昭阳问:“圣上近来状态怎么样?”
  “还不错,精神了许多,甚至还能下榻走路,用不着宫人搀扶。”
  “之前缠绵病榻,如今倒还能下地走路了,不错。”昭阳想起圣上康健时,疆场驰骋,千里狩猎,毫不逊色与年轻二郎。如今因这病将人害倒了两三年,最近才方有好转。
  公公见四下无人,大着胆子对昭阳低声道了句:“长公主不知道,是因为停了药,圣上才有好转的,否则现在是何光景没人知道呢!”
  “停药?究竟是怎么回事?”
  “长公主有所不知,圣上自被查出病症,便开始积年累月服用皇后娘娘给的药物。前些日子,太子殿下找了一位云游道士进宫面圣,道士让圣上停药,又念了几句法术。加上太子近日时常差人送参汤来,圣上喝了果然容光焕发,跑跑跳跳不在话下。”
  昭阳竟也奇了:“是什么参汤?”
  公公附耳悄悄说了句。
  “人血?”
  “正是,太子将这事瞒着呢,可阖宫上下,有什么消息是不透风的墙?”
  走在后面的苏荷内心微动。
  她明明只是让道士胡编乱造,没想到阴差阳错竟找了位有真功夫的!
  阿弥陀佛。
  她可不是存心害人的。
  全都是前世的债罢了。
  进入紫金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味。
  老皇帝斜靠在镶金的紫金圈椅上,静静用膳。
  他的手颤抖的厉害,所以喂饭喝汤都是由宫人们伺候。
  昭阳一见到他精神不错,确实跟以往的颓废样子不成对比,对人血参汤倒也有几分相信。
  “皇弟,好久没见了,看来你身子恢复到不错。”
  在亲弟弟面前,昭阳并不拘于礼节,跟在后面的苏荷忙欠了欠身,嘴里喊了句参见圣上。
  “皇姐,你怎么来了?”
  老皇帝将面前的汤碗推了推,宫人们立即递来锦帕擦嘴,桌上的菜肴也紧跟着被端了下去,一应动作行云流水。
  撤菜过程中甚至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连脚步声都悄无声息。
  苏荷偷偷感叹宫里的规矩过于苛严。
  “这位是淮鹤的新妇吧?”
  老皇帝脸上堆着一抹微笑,提起淮鹤时格外亲近。
  “民妇苏荷,参见圣上。”
  “不必拘礼,瞧瞧你母亲,将紫金宫当成自己的家了。”他略带说笑的语气让苏荷紧绷的情绪松了一松。
  再看昭阳,进入内殿后扫视了一圈,将值守的宫人们看了个遍,最后走到老皇帝面前问:“你换人了?”
  “嗯。”
  “之前的药也停了?”
  “对。”
  苏荷静静听着他们姐弟俩一来一往的问答,不敢插一句话。
  有宫人呈着新做的藕酥进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