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太后原是一句感慨的话,可说完后,她却还是上了心。
  这些年,她私心是想着把外孙女嫁到李家去的。有自己在,有他那表舅宠着,安国公夫人也不是什么不好相与的,就没比这更好的婚配了。
  可今日看外孙女陡然发作安国公夫人,她却得好好想想了。这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的,外孙女又是这样的性子,安国公府的男人又经常出征在外,外孙女若是嫁过去,这小夫妻两经常分离,这也不妥的。
  姜妧却不知外祖母在想什么,此刻,她紧紧抱着外祖母,却是润湿、了眼角。
  外祖母这样宠着自己,她这一世断不能让外祖母含恨而终的。
  而眼前,便有一桩大事急需解决。
  这件事便出在五日后,皇舅舅的寿宴上。可以说是外祖母第一次那般颜面扫地。
  那日皇舅舅瞧着脸色有些不好。
  可皇舅舅为何脸色不好,明里暗里的人都清楚的。他这些年沉迷美、色,沉迷丹、药,两年前更是出宫住在了颐春园,愈发肆无忌惮起来。
  说句不好听的,身子都被美、色和丹、药掏空了。
  可那日寿宴上,他竟说自己连日里梦到了自己的生母。
  皇舅舅并非外祖母亲生,生母当年不过是外祖母宫里的一个宫女,这宫女更是生下他就去了。
  所以皇舅舅的玉蝶自幼就记在外祖母名下。
  当年若没有外祖母的支持,没有安国公府的支持,他也难以顺利荣登大宝的。
  而等到他登基,没等他开口,外祖母便做主让他封了他已故的生母,给了她端惠皇太后的谥号,还大封了他的母族为信安侯府。
  可偏偏,他竟不知感恩。寿辰上说什么连日梦到生母,夜不能寐,信安侯还有那些揣摩圣心行事的朝臣们,竟在寿宴上逼着外祖母允端惠皇太后搬进帝陵,和百年后的外祖母同伴先帝左右。
  第3章 谋划 可若是把谢家收为己用呢?这个变……
  想到上一世外祖母便是因着这件事情郁结于心,身子愈发变得不好。皇舅舅见状,也愈发得寸进尺,姜妧便忍不住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这一世,她既重生归来,那绝对不会让皇舅舅得逞的。
  可到底该怎么才能拦了皇舅舅呢?没等姜妧想出主意,却见宫女进来回禀:“娘娘,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过来给您请安了。”
  陈皇后是承乾帝的嫡妻,只那个时候承乾帝虽记在外祖母名下养着,却因着到底是宫女所出,不得先帝爷喜欢,所以当年给尚是皇子的承乾帝选妃时,选了平阳侯府的嫡女陈皇后。
  承乾帝还未登基时,待陈皇后倒也不差。可等到他荣登大宝,陈皇后虽入主中宫,他却偏宠起了自己母家的表妹淑贵妃,等到淑贵妃诞下三皇子后,承乾帝更是动了心思想加封淑贵妃为皇贵妃,陈皇后不敢拦着承乾帝,暗地里却在外祖母跟前哭哭啼啼的,最终还是外祖母发话,说皇家未有封皇贵妃的先例,所以此事才不了了之的。
  也因着此事,淑贵妃和外祖母之间的嫌隙是愈发深了。
  而承乾帝想必也对此事耿耿于怀,否则也不会想借着这次寿辰,挪了他那生母往帝陵去,和百年后的外祖母同享荣宠。
  思绪回转间,陈皇后和太子已经走了进来。
  或许是重生一世的缘故,此刻的姜妧见着陈皇后时,她在外祖母面前的恭顺和端庄不过是假象罢了。实际上,她的阴狠歹毒,心思之深沉,绝对是姜妧难以想象的。
  陈皇后并不知姜妧的异常,等她给太后恭敬的请过安后,她便笑着对姜妧友善的开口道:“妧姐儿出落的是愈发出众了,这放眼整个京城的贵女们,可没一个能比得上妧姐儿的。”
  这些年,陈皇后一直有心思想让姜妧嫁给太子。
  她一直想拉拢外祖母,拉拢安国公府,依着她的心思,若让安国公府真的支持太子,那淑贵妃哪里还有得意的份儿。
  可她也知道,安国公府功高震主,又因着一桩桩事情皇上早就和太后生了嫌隙,便是说句母子离心也不差的。
  所以,她便转而把主意打到了姜妧的身上。
  甚至在她看来,姜妧比起安国公府的姑娘才是更好的选择。
  毕竟,太后更加偏宠她,只冲着这点,她便可以捉了太后的软肋。
  可偏偏,她不管怎么旁敲侧击,明里暗里的示好,太后娘娘都装作不懂的样子。
  这让她可没少发愁。
  所以她左思右想,便只能让儿子时常在姜妧面前晃悠了,这两人是自幼的情分,若儿子能得了姜妧的眼,太后便是再不愿意姜妧留在宫里,也只能点头了。
  听着陈皇后的意有所指,姜妧却觉着恶心极了。
  太后这个时候适时转开话题对着陈皇后道:“几日后便是皇帝的生辰,诸位藩王也已入京数日,颐春园那边,禁军和护卫,断不可出什么岔子。”
  李太后虽说和承乾帝母子离心,可面儿上也得表现出些母子情深的。
  陈皇后忙道:“太后娘娘无需担心,禁军和守卫一定会护着皇上安全的。而且,安国公和世子三日后该也赶回京城了,娘娘您就更无需担心了。”
  安国公和世子李珣已在北方征战两年,此番终于战事平息,借着承乾帝的寿辰回京,李太后心里也是颇为激动的。
  可一旁的姜妧,却是陡然想到了什么,上一世若她没有记错,表舅舅和表哥并未在寿辰当日赶回京城,听说是在驿站时饮了不干净的东西,也因着未能及时回京,承乾帝才敢那样逼外祖母,才敢那样有恃无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