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那种威风凛凛的霸气,把阴谋诡计都写在脸上,让人忌惮,让人恐慌的潇洒。
  庆顺帝看了不心动才怪。
  眼瞅着团长显然不会被皇宫内的阵法给“超度”。
  理所当然的把人留下来,想多交流交流,学上几分对方的气质。
  聊着聊着……
  发现对方对政务上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对于一些官场沉疴的问题,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想法……
  于是原本只是稍微聊两句,逐渐变得想把“人”留下来了。
  “妙啊!先生这一招,真的是妙不可言。”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倒并非是我的个人的想法。”
  团长当皇帝,头脑,心性,人格魅力的确是拉满的。
  但是要说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匠心独具的超凡能力……倒也没有。
  他真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
  周王室的落寞让人看到了诸侯分封制度弊端。
  秦朝的轰然崩塌,又让人看到了军功体系的弊端以及郡县制的缺陷。
  在推恩令之后,哪个皇帝不会用这一招,施恩宗室呢。
  诸如此类的前任教训,以及锦囊妙计,在整个华夏历史上更是数不胜数。
  这还是写在历史上能说的。
  其实翻一翻建国后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国家从建国后一穷二白,到反过来能卡列强脖子……只耗费了七十余年……
  这种逆天的成功,难道是因为我们善?
  勤劳勇敢是真的。
  谋算无双也是真的。
  团长在这样的历史背书之下,自然是能提供很多对于大明来说相当有建设性的妙计。
  庆顺帝立刻把团长的重要性排在了大圣的面前。
  大圣这样的高手,注定不会为一个国家停留。
  他的内心装着天下,装着正果,装着西方灵山。
  修行才是他此身唯一的目标。
  而且,需要大圣这个级别出手的妖魔鬼怪本来就不多。
  像黑山老妖这个靠寿命长才躲过搜捕的妖怪,那可是极其罕见的。
  所以庆顺帝把“国师”的待遇拉满,却没有进一步拉拢。
  一是知道这种高手更吃这一套。
  二是这样的高手留在大明,是好事,但是没那么必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想留下库洛洛,十分想。
  当大圣和陆小凤他们踏入殿中,就听到了庆顺帝一连串的赞美。
  “前人想法浩瀚如烟,把此妙计呈现在朕的面前,那真的是先生的功劳了。”
  陆小凤在旁边听了有点牙酸。
  谁说庆顺帝不懂人情世故,就喜欢瞎折腾的。
  瞧瞧这甜言蜜语,真的是张嘴就来啊。
  朝堂上觉得庆顺帝不近人情,口无遮拦的那些大臣……那是因为你们不是他心中的那个人。
  团长没有继续和庆顺帝聊起来。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大圣。
  脸上的喜悦和兴奋,就是对庆顺帝委婉的拒绝了。
  庆顺帝显然不甘心,立刻就对大圣展开了攻势。
  先是郑重的行礼,谢过大圣救了大明的统治,以及大明的百姓。
  随后不等大圣开口就开始许诺各种好处。
  这种好处可不是画饼,而是庆顺帝实实在在愿意拿出来的。
  首先就是顾洛的寻根。
  唐、宋、明三国,别看现在是三国鼎立的状态。
  但是他们都自认正统,传承于汉。
  这可不是空口白话的,他们三国除了继承了土地,还继承了大汉遗留下来的文脉。
  史书传承不断,这就是中原正统的自信。
  哪怕是大汉崩塌后,诸侯混战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起起落落,周边小国的政权变动,大家多少都是有些记录的了。
  想要找一个国姓为顾的国家……费点力气肯定能找到的。
  这种史书大翻阅的事情,还真的是只有皇帝才好下令。
  不仅仅是大明,还有另外两个国家呢。
  如今,三国之间的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不过庆顺帝开口问隔壁两国的皇帝询问这么一件小事。
  对方不会不给这点面子。
  “只要寻到根源,想必,先生也就能顺利往生了。哪怕是寻到后代,想要复国这样的愿望,我大明也是能扶持一二的。”
  虽然不知道顾洛的国家领土在哪儿。
  但是复国又不一定要在原地,你说对吧。
  小老头吴明在外面打下了不少江山呢。
  看他年纪也大了,到时候我们选个优秀的继承人,带着佛珠往那里一扔~
  唉,小老头死后,这个国家改个名字就成了。
  理所当然的,就算是复国成功了。
  什么?
  他们不愿意?
  啧,野蛮国度,也就换个国号,有什么不乐意的。
  “若是先生有复活的路子或者机缘,我大明更是愿意倾囊相助。”
  这年头死而复生已经很少见了。
  但是又不是完全没有。
  属于皇室的不少修士都坦言,顾洛这样的情况,有点特殊,不像是普通的死者。
  “另外……花家七童的眼睛拖不得,不如大圣先解决了这件事,再回来接先生?”
  庆顺帝这一套下来。
  可以说是相当的完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