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顾承武拿出镇上买的月饼,是少见的火腿馅和果子馅,油纸一打开就能勾人食欲。
  “这做的可真巧,是点心铺子买的?”张翠兰仔细端详。
  江云也小小咬了口,馅料十足,果子馅的甜而不腻,比他做的好吃。
  顾承武摇头:“镇上小贩自己的摊子。”
  看着就不便宜,不过镇上人日子大多都比乡下人过的好,不会计较几文钱,买的人也不少。
  江云吃了小口顿了一下,心里有个想法,看了看顾承武,有些不敢说。
  顾承武第一时间注意到江云,见小夫郎若有所思,问道:“怎么了?”
  相公神色温和,江云松了口气,才道:“我想、去镇上卖菌子油,可以吗?”菌子油在村里都受欢迎,镇上便更好卖了,过了这个秋也没菌子可摘,他卖了换些钱攒着,也是一笔积累。
  原来是这样,顾承武了然,方才见夫郎一副怯怯的模样,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他点点头:“既如此,明日便一起去镇上。”
  三种口味的菌油炸了不少坛子,江云一个人也搬不动,张翠兰道:“明儿我和云哥儿一起,两个人也卖的快些。”
  江云扬唇浅笑,他说话不流利,有张翠兰在安心许多呢。
  第37章
  菌子油不比点心果子一类能用油纸包着, 装不好漏一点都是可惜,怎么装怎么卖又让张翠兰犯难了。
  尤其是拿到镇上卖,在村里家家户户离的近, 拿着盆就来了,镇上总不能指望人家出门都带盆吧。
  江云在后院喂三只老母鸡,给母鸡装食的是半截劈开的竹筒,他便灵机一动想到用竹筒装, 江云比划道:“从这里切、切成一截一截,也不费事、不花钱。”
  张翠兰一拍手:“还是云哥儿有办法, ”转头问顾承武:“我记得后山有那种手臂粗的大毛竹?”
  顾承武对后山熟悉,略一想了下点头:“有,不远,我去砍两根。”小夫郎难得有自己的营生,他自然该是支持的,砍竹子来回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
  “我……我跟你一起, ”江云见顾承武拿了柴刀,自己也小步跟在后面, 轻轻攥住顾承武衣袖。
  顾承武微顿一下, 眼里便全是笑意,任由夫郎拉着。眼下天微亮,离上工的时间还有两时辰, 进山一趟完全够了。
  顾家原先那片竹林都是小毛竹, 想要大青竹只有这里才有。顾承武挑了较大的两根,询问江云意见:“可能用?”
  江云用自己手臂量了下,是小臂的两倍粗,点点头:“嗯……就、就它了。”
  砍竹子的声音贯彻山林,竹叶也跟着簌簌作响。江云做不来这样的力气活, 便在周边逛逛,一眼瞥见前面长了大片绿油油的野麻,叶子背面发白。
  这东西山间常见,乡下都会收了拿来搓麻绳,山下的野麻大多被村里人割完了,也就后山还有。江云扯了大片用草藤绑起来,手心都被勒出红痕。
  顾承武力气大,一刻钟就砍完两根,手轻轻一推,竹子朝另外一边倒去,只需扛在肩上往回拖就是。
  砍完才发现,刚才乖乖坐在一边的夫郎不见了,他正要找人,就看见夫郎小小身板抱着大捆野麻。
  顾承武无奈一笑,心道还真是闲不住,他问:“采这个做什么?”
  江云解释:“在竹筒上、打孔,用麻绳穿在孔里,方便拿,”这不是他首创,镇上卖冰引也是这样做的。
  趁着太阳快出来,夫夫俩前后脚下山。到家后顾承武拿了锯子锯竹筒,将竹子放在木墩上用脚踩住更好受力,锯下来的竹筒往水里一泡,清洗干净内里就成。
  江云打了一桶水,把野麻全部浸泡进去,再压上一块大石头,泡一天一夜就能分离根茎搓麻,眼下先用家里剩的麻绳。
  “这么快回来?正好,做完洗洗手吃饭,”张翠兰把粥菜端到堂屋桌子上,又切了两个咸鸭蛋,馒头饼子都吃完了,昨天月团还剩几个,于是拿来下饭。
  咸菜疙瘩切成丝拌了辣菌油,吃的人精神十足。江云小口喝粥,想的都是一会儿卖菌油的事。好在他也不是第一次卖东西,又有干娘在,不紧张不紧张。
  “我、我洗了碗就走。”
  “先泡锅里回来再洗,得早点去,占个好位置,一会儿日头上来便不好卖了。”张翠兰说。
  江云一想也是,道:“那我去装油。”
  张翠兰找村长家借了板车,往顾承武那匹枣红马身上套上。一车东西不算多,就三大坛子,马拉着也不会累。
  张翠兰锁好卧房灶房门,又给院门上了锁,钥匙放在兜里留大黑看家才放心出门。走在河边宽阔小道上,正好迎着刚出山的晨光。
  青苗村离镇上不远,小半个时辰就能到,顾承武道:“干娘若累,便坐在马上。”
  张翠兰摆摆手:“我这胳膊腿正精神,再走一时辰都不是事,”她今年也才四十岁,精神力气有的是。更多的是,马匹金贵,她生怕累坏了。
  顾承武与江云并肩而行,一侧首就是夫郎光滑莹润的小脸,他凑近道:“累了没,离镇子还有一会儿。”
  江云抬头与顾承武目光相对,那马比他都高大,他不敢坐上去,便抿唇一笑:“我想走走。”
  顾承武哪看不出夫郎害怕,他也不强求,走在江云身旁道:“到了镇上我不能陪你,箭场在北边榕树街。你进了镇跟着干娘,别走丢,”江云不常去,很容易迷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