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当时来青苗村前,顾承武除了给张翠兰的三十两,自己还有六十两。后来陆陆续续打猎加上镇上做工赚了八两,转头江云生病花了十两,加上成亲置办东西,兜里也只剩下五十两。
  五十两对于乡下的人来说是不小的一笔,顾承武却觉得远远不够,若以后要修个气派的砖瓦房,五十两也不过是眨眼就没。
  至于成亲用的桌子,是到村里老木匠家里租来的,一张桌子租一天五文钱,也算是个地道的价格。
  最后就是席面的考究,普通人家结婚八个菜一个汤,家境好点的五婚五素。找来的厨子原本也是这么制定,但顾家是打猎营生,不缺的就是肉。
  张翠兰想的长久,道:“这几日你和云哥儿遭受了非议,席面可不能马虎,得风风光光的,让那些人自己闭了嘴。”
  顾承武前几天一直在山上打猎,猎来的灰兔子和山鸡都没卖,全放了血用来做菜。
  “都听干娘的,”他是行伍出身,带兵打仗不再话下,院里这些活就一窍不通了,可也明白张翠兰说的有道理。
  最后定了十菜一汤,十菜是七荤三素,兔子鸡肉猪肉都有。就连素菜也是地里新鲜的青瓜叶子菜,绝对没有用野菜含糊。
  成亲当天,小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张翠兰约了徐大娘、张秀兰和其他五六个妇人夫郎在厨房里,忙的脚不沾地,切菜的烧火的炒菜的分工明确。
  前院里,男人们坐了九、十桌,各自找了相熟的坐在一起唠嗑,见了顾承武自然是先乐呵呵的恭喜。
  “成了,吉时已到,咱们赶紧套了马去接新夫郎去!”
  来的人都瞪大了眼睛,马可是个稀罕东西,没个十几两下不来。有的人一辈子只见过驴子,连马是什么样都没见过,这会儿都挤破了头要开开眼界。
  那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一拉出来,好家伙,威风凛凛,快赶上人的个头了。
  顾承武身量修长,一双腿矫健有力,稳稳夹住马腹。剑眉星目,目光褪去了平时一贯的冷厉淡漠,也若有若无浮出一丝笑意。
  打眼一看,这不就是话本子里英俊潇洒的少年将军吗?
  村里的人大多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惊艳,不知道如何夸。最后都拍起手掌,恭贺个不停。
  也有嫉妒看红了眼的,早知道这顾承武家底这么好,当初就该介绍给自家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各自羡慕嫉妒的只能憋在肚子里。
  出门前,还正好赶上李四来。
  “恭贺大哥!新婚快乐!”李四声如洪钟。
  为了给大哥撑场面,他是专门穿了崭新的衣服,带着手下好几个小弟来,大包小包的礼抬了一轮又一轮。
  “自己人,无需客气,快进来,”他和李四是过命的交情,从来不讲那些虚的,一个眼神彼此就明白了。
  李四乐呵呵拱手道:“该有的礼数可不能少,要不是刚被县太爷临时留下办事,小弟我还得多带着礼来才对得起大哥的席面。”
  来吃席的村民喧哗起来,没想到来的人连县太爷都认识,可是了不起。一旁的村长也默默点头,这小子前途不可限量。
  有了李四在前面开路,顾承武骑着小枣红,很快就来到徐家。
  徐家对面的江家却一片寂然,徐家顾家有多热闹。江家就有多冷清。江顺德自从那晚被顾承武撬断了门牙满口是血后,现在一听顾承武三个字都要做噩梦。
  被顾承武打断的腿恐怕这辈子都要落下病根,走路都是一瘸一瘸的,终日杵根木棍。
  他也想过给自己报仇,嚷嚷着说江墨不是认识镇上的人吗,非得有个关系把这仇报了。
  可刚要行动,就听到村里说,顾承武成亲就连县太爷手下的人都来了。他吓的不敢吱声,把自己缩在房里门都不敢出,只有刘桂花还在一口一个小野种小贱人地骂着,被江顺德抬起手作势要打才悻悻闭嘴。
  徐家门口挂了红布,竹哥儿在房里给江云拾掇好嫁衣,还请了个全福婶子来梳妆。
  这妇人是隔壁梁家村的,叫梁大婶,家里儿女双全全家和睦,人胖胖的笑眯眯,让人一看就喜庆。
  梁大婶一双巧手翻飞,很快就给江云梳好了头。小哥儿不像女子那样有那么多发型首饰可选,最多就是一根钗子配几朵小花。
  “新夫郎是个好福气的,这才刚成亲呢,夫家就给送来了银簪子,可没几个夫郎有这待遇呢。”梁婶将桃花簪往江云头上一戴,整个人竟都锦上添花般鲜活了起来。
  江云愣愣看着头上的银簪子,是新的,在日光下那么闪耀。他心里竟然酸酸的,眼眶也微红起来。
  原以为自己这辈子也配不上这么好的东西,这时候突然有了依靠的感觉。
  纵然心里还是畏惧顾承武的,但至少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了。
  竹哥儿一脸羡慕,看着江云的脸直愣愣道:“我娘说人靠衣装,云哥哥你这么稍微一打扮,把村里都比下去了,就是不打扮也让人移不开眼呢。”
  他说的是实话,江云以前被刘桂花磋磨着,总是一身灰扑扑的。如今头发梳起来了,银簪子一戴上,整个人都焕发出色彩。
  脱离了江家,江云一双微微睁大的杏眼也灵动清澈,神色柔和粉唇微启,眼底还有些局促,让人不由得一眼就被吸引住。
  迎亲的人在外头等着了,徐大娘进来一看,差点没认出来江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