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王云凤左右看了一下,凑到张秀兰耳边低声说了什么。
  张秀兰瞬间跳脚:“什么?你没听错吧?”
  王云凤撇了撇嘴,不乐意道:“我娘家哥哥给那镇上李府送菜,听门房下人说的清清楚楚的,哪还能有假。”
  村里的人大多一辈子都很难在镇上立足,更别说接触大户人家的人了。
  王云凤的哥哥只是给有钱人家送菜,能和人家管家说几句话,在村里就让人高看一等了。她的话,张秀兰当然是信的。
  还没缓过神,张秀兰就看见江云朝田里走来,她眼睛瞬间一亮,挥手招呼:“云哥儿,快来这儿。”
  江云是看见他们耳语的,一猜就知道是在说别家的事。他从小沉默寡言,很少去掺和这些事,别人聊天也懒得带他。
  但是贺三叔家的婶子不一样,总对他热情。
  江云不会拒绝,只能局促地走过去,听两个婶子闲聊。
  王云凤看着远处走来的江云,偷偷凑在张秀兰耳边道:“我说你对这云哥儿这么热情,别是打他主意吧。”
  张秀兰露出牙齿,道:“这就叫你看出来了?”
  王云凤猜对了,立马道:“要说江家,江墨才是个好的,又在镇上读书会识字又会打算盘,我听说做饭绣活都不在话下,嘴巴又甜又会说话。这不比那个结巴哥儿强吗,我看你是眼瞎了。”
  张秀兰一声“切”,“我看眼瞎的是你才对,江墨那是个什么狐媚货色,也敢往家里招?”
  王云凤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咦?我记得你几年前是很喜欢墨哥儿,怎的变这么快。”
  那时候张秀兰和大家一样,也是对江墨的欣赏大过江云。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一次给儿子看病的时候,他大儿子两年前得了风寒,怎么也治不好,就只能去镇上拿药。
  还没走到药铺,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在街角隐秘处和一个男人拉拉扯扯。
  张秀兰本以为是镇上哪家寻花问柳的公子和花楼里的小哥儿。结果那小哥儿一开口,声音竟然熟悉的很。
  她凑近偷偷一看,这才发现是江墨。
  从那以后,张秀兰就对江墨嗤之以鼻。反注意到江云,虽然是个面黄肌瘦不怎么开口的,但是做事实在,也没怎么见他在背后编排过谁。
  满意的儿夫郎人选越走越近,张秀兰拍了拍王云凤的手:“行了,别说了。”
  王云凤不理解好姐妹的想法,但支持。
  江云也很腼腆,小声对两个婶子打了招呼,就默默坐在一边。
  三人坐在田埂上,张秀兰又继续拉着王云凤聊起上一个话题。
  王云凤差点忘了,被这么一提醒,才猛拍膝盖道:“之前赵香不总说给自己女儿贺巧巧说了一个镇上的亲事,我们都以为她在痴心妄想,结果还真说成了,我哥哥亲口告诉我的不会有假。”
  贺巧巧?江云记得,她是贺二叔家的女儿,上次他家吵得厉害,柳玉非拉着他去看热闹。
  张秀兰撇撇嘴:“哪户人家?竟能看的上她?那眼光比天还高,还和她娘一样是个黑心肝的”。
  王云凤道:“镇上西边孙府的,听说定亲的是孙府的二公子。那二公子命格特殊,寻常女子八字配不上。你说可巧?就贺巧巧的八字合适。人家这才不情不愿带着聘礼上门。”
  这件事大概太奇葩,张秀兰还在震惊中,道:“还真让这妮子捡便宜了?”
  王云凤说:“可不是,这人的命难说的很呐。有人看着命好其实特别苦,有人看着苦其实最后苦尽甘来了。”
  贺巧巧和她娘赵香一个德行,如今听说是嫁给了镇上公子,张秀兰啧了啧嘴巴,眼神里都是鄙夷。
  俩人都不大喜欢贺老二家的,说着说着就没说了。
  但是张秀兰看到江云,琢磨问道:“云哥儿你今年也有十五,是该给你说人家了。你爹和刘桂花都没给你相看相看?”
  话音落下,江云抿了抿唇摇头,不敢想自己的婚事。
  张秀兰本意是想打听江云许了人家没有,但是刚说出口就后悔了。她是知道江云后娘不是个东西的,这么问不是故意往人伤口上撒盐嘛。
  只得叹口气,道:“别担心,会好起来的。”
  江云道:“多谢婶子,”他是真心实意感谢的,这村里肯站在他身边说句话的人不多,张婶子是一个,江云不是不记恩的人。
  话说完就到晌午,张秀兰和王云凤眼看日头当空,都搬起板凳要回家做一家人的饭了。
  耳边没了妇人的聊天,江云又回到只有自己的小世界中,看着青黄交接的麦浪,心情短暂沉淀了一下。
  “云哥儿?”
  有人在叫他。
  江云回头,一看是柳家兄妹,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柳谨言今天也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盒子,那盒子看着就昂贵。
  有外男在,江云局促站起来,没敢抬头看柳谨言,只能把目光放到玉哥儿身上。
  玉哥儿接过兄长手上的盒子,塞到江云怀里:“上次我崴了脚,是你帮我的。我之后忘了来谢你,正好前几日去镇上,看到一些好看的小首饰,觉得适合你就买来了,算是我的谢礼。”
  江云睁大了眼睛,小心翼翼拿着手中的木匣子。这个木匣子虽然小小的,却有很好看的牡丹雕花,甚至比江墨的那个首饰匣子好看很多。
  柳玉和兄长对视了一眼,催促江云道:“你快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