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苏慕嘉往前走了两步,凑到人跟前说,“殿下想听真话?”
李祁没应,只是静静望着他,看他准备怎么说。
“因为殿下在这儿。”苏慕嘉面不改色的说,“殿下天人之姿,见上一面不容易,自然想要多看几眼。”
李祁没想到苏慕嘉敢和他说这样的浑话,愣了一瞬。
“你来金陵后都同些什么人混在一起?”李祁问,“谁教你说的这些浑话?”
“殿下不爱听吗?”苏慕嘉满脸天真,似是不解,又朝人靠近了些,“可我这次说的都是实话啊。”
两人离得太近了些,李祁刚觉得对方未免过分僭越,想出声斥责,苏慕嘉却已先他退离了两步。
苏慕嘉站在那里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抬头看了看头顶黑沉沉的天,“夜已深了,殿下准备去哪里?还是让臣陪着您一起吧。”
苏慕嘉又摆出一副知进退,懂礼数的样子。
本来也没多大事情,李祁也懒得再与人计较。于是开口与人说了地方,“毓秀坊。”
“殿下也觉得毓秀坊有问题吗?”两人静默的走了一段路,苏慕嘉突然开口问道。
李祁听出了人的意思,问,“你瞧出什么了?”
“按老板娘的说法,宋声是夜里丑时到辰时偷跑掉的。可宋声若真的想跑,大可以大大方方从正门走出去就是,何必绕这些圈子。”苏慕嘉说。“老板娘也不对劲,按理说她应该最不想和这些事情扯上半分关系,巴不得早点摘清楚免得影响她的生意。若我是她,大可以说宋声当晚从未回去过,其余的话实在画蛇添足。”
“而且那个方向是朝着城外,那个时辰城门守卫最是森严,他没法子出去。”李祁补充道,“老板娘说的那些话,倒像是在特意告知我们,宋声是从毓秀坊逃走了。也正因如此,当时子安并没有搜毓秀坊。”
“殿下是怀疑宋声躲在毓秀坊里?”
“你不也想到了吗?”李祁问,“为何不说?”
“我也是后知后觉。”苏慕嘉解释道,“想着既然成安王都已经下了诏狱,宋声找不找到似乎也没什么用处了。更何况或许人早已躲去了别的地方,说出来反而徒生事端。”
“你真觉得事情已经了结了吗?”李祁问。
苏慕嘉偏头看了李祁一眼。
李祁眼神微喑的说,“我见过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并没有多少人在乎到底是谁的做的。只要有一个人被推出来担上罪责,众人心中的怒火得以平息,那便算是了结了。”
就如当年的白袍军一案。
大晋早年间战无不胜,与永梁那一站是几十年来唯一一场败仗。一时间上至天子之尊,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心中都升起了一股无名之火。这把火在常胜将军叛变,与敌军战前私通信件的消息传来之后,烧的越发旺盛。
流言传了两日,再传来的,就是常胜将军自刎谢罪的消息。
人人心满意足,连战败之后满大晋的低沉气氛都不复存在,打了一场胜仗一般。
可常胜将军最初的罪名也仅仅只是因为一封连真假都不能断定的信件而已。
那时候他曾问过皇爷爷将军府满门到底因何要杀?皇爷爷并没有说是叛乱之罪,只是说“因为大局。”
成安王罪认的太轻易了,只是揽过,事情却交代的含糊不清。
可他并未拆穿,依旧将人关进了诏狱。因为他也正需要一个罪名来将成安王送出金陵,需要推一个人出来稳住惶惶人心。
因为大局。
东安大街靠湖岸一带夜里依旧热闹,弦乐歌声飘了出来。苏慕嘉和李祁二人才走上主街就已经听到了几分。
李祁没有接着刚才的话说下去了,而是忽然问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我这些日子是否太过急功近利了些?”
“陈疴需用重药。”苏慕嘉说,“大晋旧疾已深,殿下做的很好。”
第32章
苏慕嘉跟在李祁的后面,两人一进毓秀坊的门,迎面过来一个醉鬼。
那人浑身的酒气,脚步虚浮,眼看着就要扑到李祁的身上。苏慕嘉眼疾手快一手挡在李祁的面前,自己接过了人。
毓秀坊里常有一些达官贵人,一个个都是不好惹的主,来这些地方再不济身边总会带上一两个奴仆。苏慕嘉提着对方一边胳膊,余光看到不远处有人朝这边过来,看了看面前的人好像勉强还能站住,便松了手。
那人一抬头,看到苏慕嘉后眼前一亮,似乎有些惊讶。一时间酒都醒了大半。
“贤弟?”
苏慕嘉听到这声才正眼瞧了对方一眼,很快便认出了人。
“王爷。”苏慕嘉笑着,“好巧。”
“你来金陵多长时日了,怎么都没知会我一声?我正想给你写书信叫你到金陵来呢。”端王看的出来是真的高兴,一边说着一边还伸手往一旁招呼,“阳阳,快过来!快来看看这是谁?”
周阳阳?
他正想找人呢,却没想到人已经自己出现在他跟前了。
他心中有疑问,却并没有着急询问。看着周阳阳的一张臭脸,依旧好脾气的叫了声,“大哥。”
一会儿的时间撞上了几个熟人,场面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不如去楼上慢慢细说。”李祁等了一会儿,而后提议道。
端王李游这才注意到苏慕嘉旁边还站着一个人,他瞧了人一会儿,脑子突然又混沌了起来。“太子?你还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