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没有活动的生物,牛羊圈是空的,拴马桩那里没有马。他走到车边,从车里翻出相机和镜头,拿了段青深的哈苏和135定焦,装上镜头,开机。
他没有因为段青深不在身边而恐慌,多半是跟阿依达娜姐弟去放牧了。再者说,这辽远的地界,他留在这里不乱跑才是正确的。
想了想,脚架没有拿。他先把羽绒服的帽子戴好,前脸那儿扣上,再裹上围巾。
他拿着相机背对毛毡房向前走,孤独的青年在积雪牧场上踩出一排脚印,他的脚印混杂在有蹄类动物们的脚印之中。
这片大地是厚重的,梁愿醒能感觉到每一脚都踩在真正的大地上,不是铺设的水泥沥青或砖石。走出足够远之后,他先停下,看了看前方,寂静的世界没有给他的视线任何回应。
于是他转身,端起相机,135的焦段拍下布拉娜依家的毛毡房和远处的雪山。
“公路”主题套片的第十张,无人之境的家。
不多时,随着身后摩托车引擎声渐渐靠近,他转头,是段青深骑着阿合力的摩托车回来了。他朝那儿笑笑:“你也去放牧了?”
“没,跟了半途,用无人机拍牛羊群的。”段青深停在他旁边,“我给你留字条了,没看见吗?”
“没呀,你放哪儿了?”
“你脑袋边上。”段青深说。
“没看见。”梁愿醒笑笑,“没事,没找见你也没着急,你又不会把我扔这。”
段青深摸摸他头发,夸他:“真乖,知道戴着围巾了,上车吧。”
梁愿醒坐到摩托后座,抱住段青深的腰,说:“你拍了多长的视频?能不能凑个视频出来?”
“不长,应该是跟网上很多旅游博主的重复素材,但这种画面还是要自己拍一点的。”段青深说。
骑车回到房子附近,下车的过程有点艰难,腿打颤。
段青深起先有些不解,随后才反应过来:“骑马颠的吗?大腿内侧肌肉酸痛?”
“啊……?”梁愿醒迷茫了一下,“应该是吧,但不痛,就是觉得使不上劲。”
段青深看看他腿:“还没到酸痛的时候。”
段青深把摩托车锁上,钥匙放回房子里的小桌子上,说:“走吧,刚刚跟阿依达娜说过了,我们休息好就要离开了。”
“嗯。”梁愿醒点点头,又向周围看了看,“我们拍点东西吧。”
两个人支三脚架,段青深拿了车里的尼康,装上镜头。梁愿醒还是在懊悔早上的事情,日出、抓羊什么都没拍到,扶在三脚架上叹气。
旁边段青深找到了一柱很不错的光线,阳光打在雪中小泥坑的一汪水上。他定了长曝光,心中跟着倒数,在最后一秒之前手动拧了一下变焦环。
正俯视的镜头方向挡住了阳光,让这汪水耀眼了起来。拍完,他说:“没事,你早上骑马把我帅得说不出话了。”
“是吗?”梁愿醒看看他。
“放心,都烙脑子里了,等科技发达了,你往我脑袋里戳根线,肯定能读出来。”
“哇那你要记这画面多少年啊?”
段青深放下相机,看看他:“我要是说‘记一辈子’是不是有点土?”
“还行。”
“但我觉得我能做到。”段青深认真地说。
“好。”梁愿醒笑得发梢一扬,“到时候读你大脑。”
段青深看着他眼睛:“行,一个人偷偷看啊,会有很多关于你的不健康内容。”
“我靠。”
第45章
毛毡房里空无一人。阿合力在牧场找出逃的羊, 阿依达娜和弟弟在放牧,布拉娜依上学去了。于是两个人就向空房子辞行,留下些车里的零食汽水, 最后跟它说了声再见。
“其实不会再见了。”梁愿醒站在车边, 看向房子。
大概率来讲, 他们再也不会尝到那饥肠辘辘夜晚里的一盘手抓羊肉和哈萨克油饼, 再也不会见到布拉娜依一家, 他们甚至没有拍张照片。
“嗯。”段青深走到车头, 摸了摸引擎盖, 和他一起看着毛毡房, 说, “旅行就是这样, 和一些此生都不会见面的人们见一面。”
梁愿醒回过头, 恰好草原奔来一阵风,翻弄地上的植被。他想了下, 说:“把这句话放在组图简介里吧。”
段青深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提议,很意外:“放…简介?”
“是啊。”梁愿醒说, “不然简介写小作文吗?谁写?我不写啊。”
“那就这句吧。”
到今天,距离他们这套风光组图的截止日还有四天。上车出发之前, 段青深想看看他拍的房子,跟他要来了相机。
段青深翻看照片,问:“怎么想起来拍房子?”
梁愿醒耸耸肩:“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挺好的。”段青深说。
“我拍的时候光不太好。”梁愿醒手揣在口袋里, 忽然问他,“你说, 风光摄影的调色到底是‘调整到摄影师肉眼所见’还是‘调整到摄影师希望达到’的画面效果?”
段青深的视线从相机屏幕移到他眼睛,说:“这是个很多摄影师都纠结过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千辛万苦到了一个地方, 可能是一座要豁出性命去爬的山,或者是我们来的时候那样,可能会困在半路……并且大自然不是自定义游戏,我们跋山涉水到这里,老天不晴,光线不好,自然色温数值不够,如果你觉得后期大幅度调色是一种欺骗,但这里总会艳阳高照的日子。”